本文创意及部分语句来源于好友@作家李清源,特此感谢。很难想象,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在四十八岁这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
李白被称为“诗仙”,豪放不羁,飘然若仙,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备受推崇。唐朝文坛大家韩愈赞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宋朝第一全才苏轼也赞道:“李太白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文|刘勃一百多年以后,范晔写《后汉书》,就用不着这么多忌讳了。他直接说曹操“屠邺城”,又说“袁氏妇子多见侵略”,但写到审配之死,却选择了比较有利于曹操的那个版本。范晔这人的史学水平有点争议,但文才却不在司马迁或班固之下。
明宪宗朱见深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奇怪的是,以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无德无能,甚至还患有严重"恋母癖"的昏君。但现在,又有很多人认为他功劳颇著,甚至超过了秦皇汉武。如此极端的评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从。
公元1127年,金人纵兵南下攻破了北宋都城汴京,面对金人的铁蹄,北宋的两位皇帝再无往日的高高在上,在金人的屠刀霍霍之下被迫卑躬屈膝的向金人求和,以此想要换得平安。
当日本借口进入朝鲜时,他们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一书认为李鸿章在战争爆发前错失了三个可以拯救局势的时机或者方法。首先,梁认为李鸿章在与日本交涉朝鲜一事时,两方各执一理,纠葛不清,酿成大衅,此为祸本,且谓外交遗策胎之,这是李失机第一事。
一个是“曲子词”,另外一个是“长短句”。分别从词的音乐属性和词的形式,谈了词的起源的问题。也曾经讲了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云谣集杂曲子》,这个集子中的两首民间词。
其实,每个朝代都会出一些溜须拍马之人,只捡皇帝爱听的哄得皇帝以他们的话为真,故而有了“奸臣”之称。毕竟,皇帝偏信一人之词,自会丧失判断的准确性。而历史上,所有昏庸的皇帝,都是毫无例外的极其信任某几个人,哪怕是唐玄宗,到了晚年一样只听小人之言。
公元1118年,宋朝派遣使者自山东渡海前往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同金国商议共同灭辽的方略。由于这一时期的金国只是蜷缩在东北一隅,所以宋金之间并不接壤,宋国的使臣要想抵达金国,只能横渡渤海,因此这种会盟也称“海上之盟”。
从庚子之变再到辛亥革命,这期间晚清政坛虽然风雨飘摇,但即使已经摇摇欲坠,也纵然没有倒下。这期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最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着众多谜题的事件,当属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