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如今的科技狠话是越来越多,就算不点外卖在店里吃饭也说不定也能吃出“小强!”
所以就有人幻想,如果能够回到古代人生活就好了,那时候没有任何添加剂,只有纯天然的菜。
但其实,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大错特错!
因为回到古代,就算你是一个达官贵族,也不一定能吃到多么好的东西,更别说你是一个普通人。
而如果真的将古代的饭菜放到你的面前,估计现代人是难以下咽!
要是说到现在吃什么就代表日子有点苦?
比如馒头和咸菜,再如水煮白菜。
而这些东西在古代,那可都是上好的佳肴,不过古代穷人根本没机会吃。
甚至就连吃粮食也有一些奢侈,因为古人本来生产力就落后。
再加上还有繁重的赋税,好不容易种点粮食全部卖了说不定也不够税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吃不上饭才是穷人的日常状态,所以在古代就会有所谓的丐帮在大街上乞讨。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能被人赏识,说不定几天的饭钱都有了着落。
而比穷人好一些的普通人,就能吃上一些五谷作为主食。
虽然一开始是大家都只能吃五谷,可即使出现了稻米,普通人也根本吃不上。
在蔬菜方面,宋代以前,是没有炒菜的,因为根本没有锅。
当时大部分百姓吃的蔬菜都是以野菜为主。
比如当时有“荇菜、葱、冬寒菜、藿菜”等,其实很多现在已经不再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之上。
并且当时这些菜的烹饪方法都是极其简单的,多是放在瓦罐中煮熟食用。
在调料方面最多也只放盐,而且最初的盐是由海盐提炼而成,与现代的精盐大不相同。
从商周时期以后就陆陆续续出现了花椒、糖、葱、姜、酱油、醋等现代调料。
但其实只是他们出现了,能够用上这些的普通人是少数的,所以大多数只有盐。
西汉以后虽然丝绸之路的开通,很多的蔬菜水果都来到了中国,但其实,能够真正吃上这些的人也比较少。
至少家中得有个做官的,不然不仅购买菜十分困难,就连调味料也是个问题。
肉出现在普通人的餐桌上,基本是要从汉朝开始,但是当时能够吃到的只有狗肉。
猪肉可是珍贵之物,只有皇帝才能吃上,而牛肉就更不用说了,在一些朝代,如果敢私自杀牛那可是要砍头的重罪。
但实际上,也根本没有人敢杀,毕竟种地都是需要靠牛的。
而当来到隋唐后,他们的饮食就相比现在的粗茶淡饭,甚至还有了面条这种主食。
不过当时的做法也是十分简单的,放点盐就能吃,并且这还不可能天天吃到,能偶尔吃一点已经十分不错了!
而不论朝代如何更替,食物的种类多么丰富,对于一般的平民来说,自己吃的东西基本上都大差不差。
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时不时地改善一下饮食,而条件不好的与之前的吃食并无两样。
并且在古代,很长时间都是一日两餐,只有早膳与晚膳。
这和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说一天吃两顿还是好的,一旦遇见灾年,两天吃一顿都是可能的。
在原始社会中,根本不分一天几顿,只要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
在商代的著作中就曾明确说明,一天都是两餐。
就餐时间主要是在上午的七点至九点,下午的三点至五点,就算是在经济繁荣的宋代,人们其实还是一天吃两顿饭。
比如南宋诗人就曾在自己的诗中写过:
“只把鱼虾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而这个情况在明清的时候其实也一直在延续,就连皇帝也是如此。
但并不是说在此期间没有出现过一日三餐。
在部分地区也出现过“加餐”现象,但是并没有得到普及。
毕竟一天只吃两顿饭根本不足以保持人们的体力。
后来在封建王朝正式结束后,在很多的地区人们其实还是习惯一天吃两顿。
直到民国时期人们的饮食习惯才慢慢地变成了一日三餐!
毕竟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能吃上饭已经是万幸,路上饿死的百姓不在少数!
但如果要是生活在明清时代,或许现代人也可以勉强接受!
回到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那时候的食物恐怕能够接受的人并不多。
主食少,吃野菜,并且还是没有什么味道的野菜。
但是当时的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不吃可能就不能活下去。
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汉朝相比来说好了许多。
虽然引进的蔬菜和水果都有,可是数量本来就少,哪里有百姓的事情呢?
宋朝经济发达,物种丰富,但是其烹饪方式和调味料还是有限,谈不上好吃。
明朝后,辣椒出现了,西红柿也出现了,也有了面条,一碗番茄鸡蛋面也可以吃到了。
有些百姓的家中也有了家禽,鸡肉鹅肉也可以吃到一些,而得益于这时候的环境,一些菜系也在这个时候形成。
最好的应该就是清朝,因为人们可以吃猪肉了。
并且“满汉全席”也出现了,也代表着一种民族的融合。
但不论哪个朝代,其饮食的好吃程度一定是比不上现代的!
整个世界上,中国的饮食文化要说是第二,那就没人敢说是第一。
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实也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
我们现在常吃的蔬菜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
而属于中国最初饮食的蔬菜,大部分都已经不是人们饭桌上的常客。
比如西红柿,洋葱、西葫芦等家常菜,其实都是外来食物。
一些调料也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才有了现在各式各样的调料,就算是肉类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但正是经历了如此曲折地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八大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