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有时候觉得挺讽刺的

北宋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宋钦宗最倚重的一支部队、兵油子郭京的六甲正兵出城作战惨败之后,开封被金兵攻陷。五天之后的闰十一月三十日,被逼上绝路的宋钦宗出城去金营和谈。

不知道粘罕在金营里施加了什么样的压力,宋钦宗答应了一笔到今天看起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的犒师费: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二亿五千万两,绢一千万匹。

这笔钱,国库是肯定无法完成支付的,回到城内的宋钦宗为了早日送走如狼似虎的金兵,把几乎自己能够动用的全部资金都填了进去,但是依然是杯水车薪。随后,根括的触角伸向了宗室、外戚、宦官、大臣、富户……最后一直落到了平民的头上。

为了避免臣子们偷奸耍滑,宋钦宗还给朝廷不同级别的官员们安排了各自需要缴纳的金银数量:执政、尚书级别的六人,每人黄金二十两、白银五百两、彩缎三十匹;侍郎、给事中级别的共三十三人,每人黄金十两、白银四百两;其下以此类推。

但是后来,宋钦宗发现这么摊牌下去实在是不够,干脆就不设定具体数字了,让所有人有多少钱就拿多少钱,尽快结清账目——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那就是真的没了。

对于不愿意爽快交钱的臣子,朝廷甚至拿出了绑匪的气质,将他们家中重要成员先行拘押,再逼迫家中出钱来赎人。

如此大肆搜刮一番之后,这个数字依然远远不够——除了宋钦宗,所有的正常人都能知道,这个数字是肯定凑不齐的。

为了逼迫宋钦宗尽早交完这笔钱,粘罕也拿出了绑匪的气质,于靖康二年正月十日逼迫宋钦宗再次出城去金营充当人质,给城里传递消息说:什么时候凑齐了这笔钱,什么时候就把宋钦宗放回来。

粘罕的这一招的确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开封军民拿出自己压箱底的钱财,络绎不绝地去开封府献纳。

其中,还包括了一个福田院的贫民,他也拿出了二两黄金和七十多两白银,为的就是想要皇帝早点回来。

福田院,是北宋朝廷在开封设置的一个福利机构,用于收留救助京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弱病残。但是这项制度一开始执行得并不好,在宋仁宗死的那一年只有东西两个院子,救助了二十四个人,基本上只剩一个象征意义。

宋英宗登基以后的当年,就下令扩建和增建,福田院变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每个福田院有五十间房子,每间房子住六个人,一共三百人。而四个福田院,一共能住一千二百人。皇帝用自己内藏库的钱来养他们,每年八千贯。

到这时候起,福田院才真正变成了一个皇家直接负责的福利院。

而宋英宗设置福田院的初衷也很凄苦。他的母亲任氏以前因为家贫,不得已卖身进了濮王府。宋英宗从这些乞讨者的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于是大动恻隐之心。

福田院设立以后,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一直运转了下去,不但对于那些贫苦者算是一张长期饭票,还能对突发灾难中的贫苦者进行临时救助。

到了哲宗元佑三年,在范祖禹的建议下,朝廷再扩建了福田院,废除了一千二百人的限额,尽可能收留更多的穷人。

逢年过节,朝廷要给这些人发一些小红包,遇到国家吉庆,也能给点福利。福田院的穷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但衣食无忧,还能存一点钱。

而这个捐献了二两黄金和七十多两白银的福田院贫民,就是这样把钱存下来的。他为了感恩皇家,不惜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私房钱,以求宋钦宗早点回来。

我为什么说觉得很讽刺呢?

因为那些“世受皇恩”的大户,反而没有这么高的觉悟。

比如宋徽宗的宠臣高俅家族,高俅的兄弟金吾卫大将军高杰和延康殿大学士高伸。开封府在去高伸家里收取金银时,发现高伸家的使女刘梅寿让下人刘均先后两次将金银送到哥哥高杰家里藏匿。开封府于是派差人将刘均捉拿归案,正要审问的时候,高杰和高伸竟然还敢穿着全套官服来到开封府施压。宋钦宗大怒,将高伸罢职、高杰降职,两家财产全部充公。

又比如宋徽宗郑皇后的父亲郑绅,因为女儿的缘故被封为太师,家财万贯,却在这场交钱救皇帝的捐献活动中隐瞒财产,直到开封府囚禁家人、掘地三尺才把钱拿出来。

再比如宋钦宗的郑夫人,她的娘家也同样隐瞒财产,直到宋钦宗将他祖父和父亲的封赏全部剥夺、一大批亲属革职以后,这才乖乖地拿出了家产。

不知道他们面对福田院的贫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多半是觉得他们傻吧?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7531408476324352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