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到夏天,除了高温的烦扰,我想大多数人更讨厌的是蚊子。记得小时候每当晚上躺下时,便会有蚊子在耳边嗡嗡,每当打开灯去寻找时却又像隐形了一般,如此反复实在让人不堪其扰。我们作为现代人,对蚊子都如此厌恶,然而古代却将其当做一种刑罚即“蚊刑”,据说比容嬷嬷扎针还残忍。
关于“蚊刑”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一个盛夏的正午,齐桓公处理完政事后便准备歇息一会,然而刚躺下不久便被蚊子的嗡嗡声吵醒,他听着床头蚊帐外蚊子的嗡嗡声,突发奇想:“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可这些蚊子还在饿肚子。”
于是他便将胳膊伸出蚊帐,试图“喂养”这些蚊子。很快,蚊子便被人肉味吸引过来趴在了齐桓公的胳膊上,就这样齐桓公一边喂着蚊子血,一边观察着他们的行为。
最后他发现有些蚊子就像朝廷内部的贪官,贪婪而不知满足,吸饱之后也不离开。于是他便一巴掌拍死了这些蚊子,之后便起身唤来管仲,两人商议过后一种全新的刑罚由此而生——蚊刑。
第一个受到此刑的人没有明确记载,但却有记载具体实施方法:在晚上把犯人带去蚊虫密集的山林或是近山的水岸,衣物尽褪后将手脚束缚在树干上任由蚊虫叮咬一夜,天明不死者生。
无独有偶
17世纪,美国南部某种植园农场主将两名偷吃黑加仑的黑人奴隶绑在了树干上接受“蚊刑”。
两人被铁链和绳子死死捆绑在了树干上,经过一夜的煎熬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似乎已经没有了呼吸,头向一边深深垂了下去,而靠近镜头的这位奴隶胳膊和大腿上已经被蚊虫叮咬得破烂不堪。
致死原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显示,蚊子是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名动物,每年大概有七十万人因蚊子叮咬致死。
每只蚊子要吸血20-25滴才仅仅达到1毫升,就算是数千只蚊子一次性吸血也不超过百毫升,而在医学上标准是超过500毫升为大出血,所以说因吸血而死亡这一说法并不严谨。
因蚊子叮咬而死亡更大的原因是蚊子在吸血的同时,会将自身体内所携带的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到人体之中,导致人感染疾病从而死亡。而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等。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一场感冒都可能让人失去生命,所以在面对蚊虫传播的疾病时古人更加无力。
还有一种值得关注的可能致死原因,便是人体在面对蚊虫叮咬时会释放名叫“组胺”的成分,发挥免疫应答的保护作用,由于各人身体素质的差异,所以不同人在被蚊子叮咬后的表现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会起一个红包,有的人会肿起一大片,甚至有红斑、丘疹等表现。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人是不会像“蚊刑”一样一下接触大量蚊虫,所以应对日常蚊子的叮咬我们的免疫系统算得上处理的得心应手。然而,在“蚊刑”之下,人体突然接受大量“攻击”,免疫系统便会升级,产生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的最常见表现便是过敏,这个时候可能又有人要说了,过敏现在不也是很常见吗,只要注意点及时治疗就好了嘛。请注意,我们是在“蚊刑”的条件下展开,本身就是刑罚又怎么可能得到及时救治呢?
陈州贾知县
关于“蚊刑”的史料记载不多,但有一则民间故事却颇有意思令人深思。
福祸相依,陈州的火艾生意格外发达。而当地的贾知县借此发起了“民难财”,每当夏天他便一家独大做起火艾生意,更是禁止当地和外地人贩售火艾,为此不择手段最后整个陈州城百姓只能从他那里购买火艾。
但由于火艾生意利润的确颇丰,所以仍有商人和百姓偷偷制售,而每当贾知县将他们抓获,便会处以“蚊刑”,因此贾知县被百姓们私下里称为“花脚蚊子”。
虽然百姓和商人畏惧贾知县不敢得罪,但当地土匪却其恨得牙痒痒,放话道:“若有一天活捉贾知县,定要让他也尝尝蚊刑的滋味。”
果不其然,又年正夏,一伙土匪夜袭县城洗劫县衙过后绑走了贾知县。来到湖岸后一伙人登上了一艘大船,土匪头子一声令下,贾知县被剥去了衣服,众匪一见哈哈大笑,戏谑道:“真是白胖白胖的大肥猪。”
随后,贾知县便被送上一艘小船送去了蚊虫最多的水域,瞬间身上便落满了蚊虫。而土匪们便坐在帐子里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待众人玩乐一夜后,将小船拉回,此时贾知县已一动不动,于是土匪们欲将绳子解掉将其扔进河中,谁知刚一解开,贾知县却猛然而起,虽然全身肿胀但人仍是活生生的。这让土匪们格外惊讶,要知道之前被贾知县残害的兄弟们基本都没挺过一夜。
不待匪首发问,贾知县便“哼”了一声说道:“蚊子就是懒虫,吃饱喝足后虽不离去但也不会再吸血,你那些兄弟一批蚊子刚喝饱就忍不住扭身子把他们惊跑,这一批又一批,不死倒是稀奇事,蚊刑可规定天明不死者生,是他们自己耐不住,按刑我这可算是生了。”
匪首听后哑然,只得放贾知县一瘸一拐地离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