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互相成全的十对君臣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想有作为的人,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走不远,要象刘邦一样善于发挥手下各种人才之长。“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同样人才也在寻找能让自己充分发挥出来的明主,苏秦不是游走多国而遇到燕文公的赏识,能佩六国相印而出人投地吗?明主与能臣相遇必能有一番作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有明主,才能有能臣。下面就说说中国历史上互相成全的十对君臣。

一、周文王与姜尚

文王拉车的典故让周文王求贤的美名代代传诵,钓鱼的姜尚也没有让文王白拉车,一部《六韬》兴周灭商。周朝建立后,姜尚被封于齐,为天子守边,有征伐之权。

二、齐桓公与管仲

齐桓公重用与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足见其胸怀之宽大。管仲也不负众望,“叁其国而伍其鄙”地改革,使齐国国力迅速走向;“尊王攘夷”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这对君臣相处41年而没有传出彼此不愉快的事情,堪称君臣关系之典范。

三、秦孝公与商鞅

在魏国不被重用的卫国人商鞅来到秦国,以其霸道之术说服了秦孝公,前356年左庶长商鞅实行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爵制,一下把秦国百姓调动了起来。秦国国力大增,军队成为虎狼之师。前341年商鞅因战功获封为商君。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当年商鞅就被继位的太子所杀。秦孝公是正常而逝,没有为商鞅安排好生后的事,是不是有点不够朋友?

四、刘邦与萧何

刘邦曾经的上级萧何,主动成为刘邦的助手。平定三秦后,萧何坐镇长安,把关中变成汉军可靠的大后方,要兵给兵,要粮给粮,助刘邦打赢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萧何的功劳不象韩信一样轰轰烈烈,但刘邦力排众议封其为第一功臣。其后刘邦与萧何之间虽有猜疑,可萧何还是当相国一直到死。

五、刘备与孔明

刘备三顾茅庐得孔明,孔明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得其一。刘备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而逝;孔明鞠躬尽瘁辅佐太子刘禅。这要不是有故事成份在里面的嫌疑,这样的君臣关系胜过尧舜禅让了。

六、符坚与王猛

357年隐居华山多年的王猛出山,与东海王苻坚一见如故。当年苻坚诛灭堂弟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从县令起步,以治绩五迁,苻坚让他裁夺一切军国之事。王猛也没有辜负苻坚的信任,整顿史治、兴邦强国。376年四面受敌的前秦竟然统一了北方,不过王猛却在前一年去逝了。苻坚对王猛的信任,让王猛有点士为知己而死地买力干活,两人互相成全,一个成为乱世枭雄,一个成为治世能臣。

七、宇文泰与苏绰

西魏权臣宇文泰无意中发现小官苏绰博识多知,宇文泰对他委以重任,巡游时把预先签字的空白纸张交给苏绰,让苏绰决断。544年苏绰拟《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宇文泰规定不通计帐法及六条者,不得为官。苏绰的治国措施让西魏在与东魏的对抗中逐渐走强。只可惜苏绰活的太短。

八、萧太后与韩德让

982年12岁的耶律隆绪为辽圣宗,皇太后萧绰摄政,韩德让辅佐。韩德让推广科举考试,提升了汉官的地位,鼓励生产。在辽宋战争中韩德让屡建功勋,999年拜大丞相位极人臣。1009.12月萧绰去世,辽圣宗亲政,韩德让获得“皇兄”身份。萧太后与韩德让传出是情人关系,真假不论,反正她俩使辽朝进入全盛期是假不了的。

九、成吉思汗与耶律楚材

1215年蒙古军攻占大金的燕京,成吉思汗喜得辽人耶律楚材并加以重用。耶律楚材把儒家治国的思想与制度移植到了落后的蒙古政权中,尊孔重教,设立州郡长官,建立赋税制度,使蒙古政权得以稳固。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又倡立朝仪,让粗狂的蒙古人也会行君臣之礼了。窝阔台汗逝后,明主不在,耶律楚材被挤出决策圈,1244年悲愤而死。成吉思汗的识才惠及子孙。

十、朱棣与姚广孝

1382年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天界寺僧人姚广孝到北平任庆寿寺住持,成为燕王朱棣的谋士。1399年姚广孝以天道说服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中姚广孝的计策屡屡见效,功为可没。朱棣称帝后,姚广孝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穿上朝服,退朝后换回僧衣。与世无争,安心辅佐太子监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姚广孝只付出不索取,真是奇人。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899101490264526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