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太监,死后百官扶棺下葬,至今仍有人祭拜他

常年在宫廷之中生存且以侍奉皇族为主业的太监是封建社会的特殊衍生物,身体残缺的他们因为要常年卑 躬屈膝地侍奉主子、而且自己又失去了生育后代的能力,故而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太监都像王朝的寄生虫一样活着,犹如一条擅长倚仗“人势”的“走狗”。

实际在我国历史上,亦存在着不少秉性忠良厚正的太监倍受史官和世人的称颂。如唐朝中期的贤宦高力士、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大明朱棣一朝的远洋航海家郑和等享誉青史的太监都对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明神宗时期,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的宦官陈矩则是我国历史上名望最佳的太监。

他贤达善良、清明忠直,不但死后被皇帝亲赐了“清忠”二字,并得到了百官自发为其扶棺送葬的特殊礼遇。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景仰陈矩的人到他的祠堂里去特意凭吊并祭拜他。

榜样在前,陈矩因崇拜恩师高忠而誓要成为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宦官

公元1539年初春,陈矩出生在明朝北直隶安肃县麒麟店村一个祖辈务农的贫苦家庭之中。因为家中地薄人多、常年口粮不足,所以其父陈虎在百般无奈之下替长子陈矩找到了一条能吃饱饭的出路——净身之后入宫做太监。

公元1547年,未满9岁的陈矩历经“净身之礼”后便被父亲送进了大明后宫,随即就成一名在司礼监服役的小太监。

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后宫中,小太监被分配到宫中何处当职都是十分重要的“职场经历”,像陈矩这样刚进宫就被分配到掌管内廷宦官以及宫内事务的机构的确算是一桩幸事。

若是同那些被派往御马监、尚宝监、尚衣监、印绶监等内廷杂役部门去做负责清洁、保管、看守、打扫等粗活的小太监相比,司礼监里的太监主要负责协助大明皇帝处理日常事务,是宫中声名赫赫、权力极大的“一等”部门成员。明中期以后,司礼监的太监便因经常帮天子处理政务奏折而拥有处理国务的直接决定权,他们说话的分量越来越不容小觑,连一些朝廷官员都对司礼监的太监逢迎有加、不敢得罪。

彼时,很多出名的实权太监也出自于司礼监,他们也成了朝中一股不容轻视的势力集团。

由于陈矩年轻机敏、聪明伶俐,故而他很快就被司礼监的“二把手”、秉笔太监高忠看中,随后,陈矩就成了高忠的小徒弟。

整日跟在师傅高忠的身后,陈矩一边认真学习具体事务一边观察师傅为人处世之道,久而久之,陈矩发现师傅是个端方正直、德行忠厚的“业务标杆”。

他看事情的角度和观点皆令人十分钦佩,而且还能在京城受敌人侵扰时勇敢地上阵御敌、沉着应战,的确是人师中的榜样与楷模。

不得不说,任何人在职场中第一次跟从的师傅都极为重要,有了高忠这样正直忠义的师傅,陈矩也决心要效仿师傅的品格和德行,做到精于业务、扶持社稷、毕生都致力于报效国家、利国利民。

纵使手握大权、深得圣眷,可陈矩依然时时秉公办事、法正严明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年岁渐长的陈矩逐渐在师傅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如何在代君出巡的过程中与各地的官员打交道以及如何遵从律法秉公高效办事。

严师出高徒,跟随高忠历练多年的陈矩逐渐凭借端直守法、公正不阿的行事风格获得了明神宗朱翊钧的认可和信赖。

众所周知,明朝的太监可以说是封建王朝中权势最盛的一群宦官,他们只要获得了皇帝的信重便能够得到很多授信的专权。

像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汪直、明朝正德年间的宦官刘瑾、万历及天启年间在宫中呼风唤雨的“九千岁”魏忠贤,都是因为受到了皇帝的极度宠信而专断国政、乱用权力、排斥异己、广结党羽的奸佞之徒。

万历十年,一向低调行事、为人持重的陈矩在“师哥”张宏的力荐下正式进入了明神宗的“心腹圈层”。

据明史记载,陈矩自从万历十年便开始平步青云、连年升职——年纪尚轻的陈矩从司礼监典簿、司礼监监丞、司礼监太监、宫中骑马一路谨慎向前,最终成为了明神宗首肯的秉笔太监。

彼时,很多手握一定权力的太监都因害怕年老体衰时无人给自己照顾养老而处心积虑地四处敛财、贪财,一些胆子极大的太监甚至还会借着奉旨出宫当差的机会向地方官员勒索财物、受贿徇私。

而在这群明朝的宦官之中,陈矩可谓是一股难得的清流。他每次出宫办事时仅仅一心想着如何能将皇帝交办的任务尽快完成好,从不接受地方官员的宴请和贿赂。

而且外出只住条件简朴的官驿,从来不挑剔吃穿方面的好坏以及地方官府接待规格的高低。

成了权力在握的秉笔太监后,陈矩更是不负圣恩地尽忠谋事,总是将“宗祖法度,圣明道理”8个字奉为圭臬并努力去实行。

公元1605年,陈矩因奉旨到北疆御敌时荣立了头等战功而受到了神宗的深度认可,其后,受到褒奖的陈矩再度受到拔擢,登上了司礼监的最高职位——掌印太监,并且还兼任了东厂提督,可谓一时间风光无二、声名赫赫。

在旁人眼里,已然权倾朝野的陈矩尽管执掌大权,可他却依然秉公执法、从无偏私,既不滥用职权又能充分运用智慧帮朝廷和皇帝圆融事端、维稳政局。

如此有原则法度又清廉守正的掌印太监自然令朝中的文武官员皆对陈矩钦佩有加、敬服不已。同时,明神宗也深深地叹服于陈矩的人格理念与行事做派,遂放心大胆地将监察和纠政这两类权力一齐交到了陈矩的手上,惟望陈矩能恪守初心、查除时弊、为主分忧。

陈矩去世时万历赐其“清忠”二字,至今仍有人拜祭这个被称为“佛”的宦官。

尽忠敬业的陈矩在针砭时弊期间,曾发现民间的矿税成了老百姓头上的沉重负荷、令百姓苦不堪言。

对此,亦有很多贤明的朝臣曾向明神宗启奏上谏,希望能取消此项税赋,但明神宗不但一直没有废除矿税还总是重重地惩处了建议废除此税的大臣。

公元1605年,户部尚书赵世卿、大学士沈鲤向明神宗再度进谏,奏请神宗下令废止矿税事宜。彼时,陈矩也意识到了矿税的连年征缴将会引发百姓对这项虐民暴政的极力反抗,祸连朝政的安稳久泰。

于是,陈矩也顺着赵世卿和沈鲤的意思向明神宗提出废止征收矿税的建议,明神宗见陈矩都如此坚定地上奏进言,便在认真地思索了两日后下诏废止了天下矿税。

公元1607年,毕生力求救正纠除时弊的权阉陈矩因年迈体衰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因为他忠正执法,善于运用智慧保全君德、惜护忠良,所以明神宗特意书写了“清忠”二字并制成牌匾,将其挂在了专门为陈矩修建的祠堂之上。

朝中百官知道陈矩虽然手握重权却从不擅权专权,一生清廉为官,所以也纷纷自发参加了陈矩的丧仪并为他扶棺落葬,以示敬重和哀悼。

时至今日,很多喜欢读明史的人因为知晓权阉陈矩从来都不对百姓作威作福、经常向皇帝推举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政策而对其万分仰重,他们会到陈矩的祠堂中去上香祭拜,以缅怀这位曾被百姓称为“佛”的善良宦官。

纵览五千多年的中华历史,阉党宦官不计其数、贪官污吏数不胜数,可是像陈矩这样可以呼风唤雨的权阉却能在为官履职的过程中一直忠正守法、保护贤良、体恤百姓、维护君德,实在是史上稀少难得的忠义贤才,他的存在更是明朝社稷和百姓莫大的福气。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3408875809145344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