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从“一日两餐”发展成“一日三餐”的?古代餐食演变史

引言: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文化的重要体现。而在饮食文化当中,每日几点吃,每餐吃什么,饮食有何讲究,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现代人一日三餐,早中晚都讲究营养搭配均衡,可在古代并不是这样。

古时候的人们最早是一日两餐,而从一日两餐变成一日三餐的过程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经历了一定的过渡。

一日两餐或一日三餐的时间点是什么?饮食习惯的过渡又是怎样的情况?今天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饮食文化的转变过程。

饮食习惯,适应生活

现代人非常讲究营养搭配均衡,也十分注意一日三餐的时间和结构。科学家提供的健康饮食图谱上,也对早餐、中餐和晚餐的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若不按时吃饭,可能会引发胃肠疾病。

但是在古时候,人们对于现代医疗和人体结构的认知并不深入,对于健康的生活理念也并不推崇。所以,他们的饮食习惯看起来似乎要随意很多。

《黄帝内经》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饥则求食,饱则弃余。”也就是说,古人会在觉得饥饿的时候才进食,而当他们感觉到了饱腹,便会立即停止进食。

由此可见,古人的一日三餐或一日两餐都是没有明确时间的,至少在原始社会是这样。人们对于进食时间的感知全部来源于自身的感受,饥饿或者饱腹感决定了人们一天当中的饮食搭配和时间。

这样的习惯看起来并不健康,但又确确实实与那个时代的实际生产发展相适应。毕竟在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不高,人们每天渴求的无非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生活来源,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够。

到了先秦时代,每天的饮食时间终于被固定了下来。这个时代的人们讲究一日两餐,分别是“朝食”和“餔食”。早上吃的那一顿,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每一日太阳升起的时候,就是普通老百姓起床劳作的时候,而这一时间段往往是在早上7点~9点。人们的朝食,便也是在这个时候进行的。

这一顿饭会为一天的劳作提供必要的能量来源,所以为了接下来的劳动活动能够顺利展开,人们都会在这顿饭上格外下功夫。不管是大米白面还是蔬菜蛋白,只要家里能提供上的,那么人们都会摆在餐桌上。

一家人会共同坐在餐桌旁边,共进朝食。虽然古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平民百姓家却没有那么多的束缚。所以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今天各自的安排,也会约定在下午共进晚餐。

这顿饭结束以后,家中的每一个人便各自投入到各自的生活安排当中。白天是劳动的时间,所以人们会抓紧时间进行劳作,中午12:00左右的进食对他们来说也是时间的浪费。

生产劳动会持续到下午3点~5点的时间,当天色慢慢昏暗时,人们一天的生产劳动也就此停止。趁着一日当中的最后一点光明,大家又会共进餔食,这就是一天中的最后一顿饭。

当餔食结束,天色也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遵循日落而息的观念的人们,并会在此时开始休息,为第二天的劳动而养精蓄锐。

所以,古人每一天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都是规律的。只不过由于社会固有饮食结构和习惯的影响,大家一天也只会吃两顿饭。

这一习惯的形成,其实跟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生产落后,时间严控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属于小农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在没有商品流通的社会环境中,经济发展因素是相当平稳的。经济不活跃,那么生产力发展水平也难以迎来关键性的突破。

所以,纵观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即使是在社会繁荣的唐朝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宋朝,我们的整体经济水平都是相对落后的。更不要说先秦时代,人民群众连自己的生活用度都无法保障。

在农业社会中,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与人类的饮食直接相关。可是由于古代农业科技尚不发达,农业种植技术也还未得到革新,甚至连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都极其稀缺,因此,我们的食物就是有限的。

在社会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除了开源,普通老百姓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节流。因此,每日控制饮食数量,一日只能进两餐,这也是节流的一种方式。

人们通过减少饮食数量和种类来减少对农业资源的消耗,只有这样,偌大的国度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有食可吃。

所以认真说起来,一日两餐,也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情况下作出的生活上的妥协。

另外,古时候的能源条件也不支持一日三餐的时间分配。

若按照我们今天的三餐规划时间来说,晚餐大约会在晚上6点~8点之间进行,有时候人们还会进一顿宵夜。可若是在冬天,6点左右的天已经完全昏黑,在没有能源照明的情况下,人们是无法正常视物的。

所以,在能源不支持的情况下,大家只能把晚餐时间提前到5点以前。而若是晚餐这么早就安排上,那么中午也就没有进食的必要了。

而且,封建时代对于时间的管控非常严格。统治者号召老百姓严格遵守日落而息的观念,所以在晚上,统治阶级设置了专门的宵禁时间。一旦听到街道上有人打更,那就说明宵禁时间已经到了。如果还有人想要擅自进行社会活动,那国家会以相关法律规定来对他做出惩处。

在朝廷对于时间的把控之下,晚间活动少之又少。人们也就逐渐养成了一日两餐的固定习惯,在天色逐渐昏暗时,他们就会上床休息。

当然,这只是针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情况。社会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自然不必担心能源的缺乏和粮食的紧缺,更可以凌驾到朝廷政策之上。他们若是想要进食,随时都会有下人为他们奉上。

所以不管是君王还是王公贵族,他们有时在中午感到饥饿,便会提前吃点点心。若是在晚上感到饥饿,也可以召唤伺候的人奉上点心。

一日两餐的固定规矩,只是平民百姓的妥协,并不是社会阶级分明情况下的上层阶级的妥协。而他们所吃的点心,其实也就是在为后来的一日三餐做铺垫。

当人们逐渐意识到一日两餐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个人劳动需求时,便会想要在可控的情况下增加进食数量。一日三餐,也就应时而生。

自上而下,发生改变

《汉书·淮南厉王传》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贵族被皇帝废除,他的吃穿用度自然也会降低标准。在旁边的人为他求情时,人们提出的要求是希望他能够按照过往的习惯,每天吃上三顿饭。只要能够满足这个基本的要求,这个求情也就算是成功了。

由此可见,对于汉代的王公贵族来说,一日三餐已经是固定标配了。封建社会本身就是人治社会,所以王公贵族完全可以凌驾到国家立法规则之上。别说一日三餐,只要他们想,他们随时都可以吃到东西。

这个时候,王公贵族的日常进食时间是这样的。早晨7点~9点,这是他们的早餐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2点,这是他们的午餐时间。而晚上的5~7点,晚餐则会为他们供应。

总的来说,他们一日三餐的固定时间已经跟我们今天的饮食习惯大差不差了。当然,王公贵族的饮食标准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多了。

这样的过渡和转变只是针对于一个特定的阶级来说的,下层普通百姓仍然无法享受到一日三餐的待遇。

在整个封建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质量都没有得到显著地提升。他们的食物往往会受到经济条件极大地制约,因此一日两餐的固定习惯,是没有办法轻易做出改变的。

不过,《汉书》中有提到过一样东西,寒具。翻译成今天的话来说,它指的就是我们吃的饼干面包等小点心。

寒具是平民百姓也可以享受到的食物,所以哪怕在一日两餐的标准之下,平民百姓在感到饥饿时也仍旧可以吃到一些小点心。相对于以前极度穷苦的生活状况来说,这已经算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提升了。

这是汉代的普遍现象,而随着时代的向后推移,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也就逐渐建立了起来。不过到了明清时期,一日两餐的搭配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结语:

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其实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经济相对发达的阶层,便有机会选择更多的进食时间。而始终处于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则延续了多年的一日两餐的习惯。现在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到一日三餐的搭配,当然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可以满足一日三餐的需求。因此,要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经济才是根本措施。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95820541977035279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