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降宋之谜与杨门简史

公元979年,太原宫殿内,一个宦官携一卷诏书,领着一名北汉降将觐见太宗皇帝。宋太宗欣喜不已,不等班师回京便先封了他右领军卫大将军。赵光义能够预见的是,这位名将定能捍卫大宋边界,但他永远不会知道,他与他的族人,将历经大宋五代皇帝,为北宋疆土献上百年热血。

是的,他就是“杨家将”的灵魂人物——杨业。

降宋之谜

要说有宋一朝的忠臣名将与忠义之师,能和岳飞与岳家军相媲美的,恐怕就只有杨业与杨家将了。从杨业雁门关破辽到杨宗保大破天门阵,从评书到影视,千百年来,那些热血而又动人的故事,始终洗涤着炎黄子孙的灵魂,以忠诚、以仁义,以保家卫国。

但当我们翻开《宋史》一看,却发现杨业的身份是降将,这不免让人产生疑惑:杨业的忠义是否被高估了?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杨业为什么会投降北宋。

关于杨业降宋的真相,大多讲述杨业经历的人都是一笔带过,并不深究,因为这是个历史谜团,史书上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记载:

一是《宋史》:“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说是北汉只剩孤城坚守时,杨业劝国主刘继元投降,好保全百姓。

二是《续资治通鉴长编》:“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慟,释甲来见。”说是刘继元投降时,杨业(北汉时被赐名刘继业)仍在据城苦战,宋太宗不想他战死,便让刘继元传信给他,杨业这才悲痛解甲。

两部史书,一部说是杨业劝其主投降,另一部说是其主劝杨业投降,如此针尖对麦芒,显然是没有两种情况都发生的可能了。

当然,不需要细究,凭着大众对杨家将的喜爱,许多的人都会采用第二种说法,即便自以为尊重“史实”,采用《宋史》记载的评论家们,也是一语带过,怕“伤害”观众与读者。

《宋史》原文

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宋史》有着极高的可信度与参考价值,而且它是元代所修,并不需要刻意去抹黑北宋曾经的敌国将领。

但我们要知道,《长编》也是研究宋、辽、西夏时期极其重要的史料,在史学界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它成书于南宋,成书年代近得多,综合来看,它甚至比《宋史》更具有参考价值,这是其一。

第二,说杨业劝其主投降的,在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史料中,只有《宋史》一面之词,并无其他的史料相印证,而《长编》不同。《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载的刘继业劝杨业投降之事,在《九国志》也有记载,而《九国志》又是新旧《五代史》所参考的重要史料,由宋初重臣路振所撰,早在北宋初年便已成书,只怕比三百年后的《宋史》更为可信。

当然,以上两点都是对比两部史书的可信度来做推测,那我们是否能从文字中找出蛛丝马迹呢?

我们翻开《新五代史》会发现,上面有一条明确记载,是一个叫马峰的枢密副使“流涕以兴亡谕之,继元乃降”,且只有他一人劝刘继元投降。而其他人当时是什么态度呢?很简单——“而并人犹欲坚守”,太原军民都想要坚守。

这不免让人疑惑,杨业作为归宋的重要人物之一,如果真的有劝刘继元投降的举动,五代史怎么会不记载?退一步讲,即便不记载,新五代史又何必要写这句“而并人犹欲坚守”,由此来说明只有马峰一人劝降呢?可见在修新五代史的人(欧阳修)眼里,是不存在杨业劝国主投降这件事的。

再者,赵光义是怎么见到杨业的呢?《宋史》说是:“帝遣中使召见业”,倘若杨业也劝刘继元投降,那他应该与刘继元、马峰一同出现才是,哪里还用得着单独派使者去召见他?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北汉国主劝杨业投降的可能性,远大于杨业主动请降的可能性,《宋史》所言恐为谬误。

而《新五代史》所说“并人犹欲坚守”,也恰好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刘继元已经投降而杨业却仍在据城苦战,除了将在外,君在内,信息可能不同步以外,杨业的坚守显然也是基于“群众的呼声”。

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我们普通百姓而言,和杨家祖孙三代捍卫边疆的功业与捐躯御辱的精神相比,他究竟是怎样降宋的,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当雁门关外的契丹亡魂对北宋边民忏悔的时候,杨业、杨延玉、杨延昭等一连串杨门虎将的名字,也注定将作为“北宋铁血”的代名词,永远地烙在汗简与碑文之中。

三代卫国

归宋后的杨业,立即奔赴北地与契丹交手,终于在第二年,契丹大军攻入雁门关时,杨业率军奇袭契丹背面,大破敌军,从此以后,那面绣着“杨”字的大纛,便成了驱逐契丹的法宝。

雍熙三年(986年),宋伐辽,杨业护送边民南迁,面对耶律汉宁等人率领的十万大军,自己又要保全百姓,显然应该暂避锋芒。但王诜却诬陷杨业怯懦畏缩、另有他图,无奈之下,杨业只能出击以明志,从朔州一路战至陈家谷,最终力战被擒,绝食而死,儿子杨延玉死于此战。

最为人所震撼的是,战败之后,当杨业劝麾下所余士兵逃走之时,一向听命的士兵此时竟无一人奉命,尽数战死在陈家谷,部将王贵更是在临死前杀了数十名契丹强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杨业所影响的,早已远不止他杨门一族,所有随他征战过的兵与将,都必是铮铮铁骨。

杨业与杨延玉死后,杨家诸子皆在皇宫守卫天子,杨延昭则代替其父,扛起了抗辽大旗。二十余年间,杨延昭三退辽兵,斩将俘馘(guó),比之其父犹有过之而无不及,直到澶渊之盟签订之后,才渐渐退出边塞。

薪火相传,继杨延昭之后,其子杨文广再度接下杨家大旗,披坚执锐,随范仲淹、狄青等人抵御西夏。

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辽人又遣使来议争代州,75岁的杨文广拖着行将就木的身体,画阵图、写策论,不但不愿让出代州之地,甚至想夺回幽燕等地,以回应先辈的夙愿。令人遗憾的是,杨文广还未得到神宗皇帝的回复便与世长辞。

杨家的故事至此于青史中完结,也从此兴起在勾栏瓦肆之中。在徽、钦被掳之后,岳飞上阵之前,那一叠叠关于杨家将的话本与戏曲,成了宋代男儿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补记:

一、杨业一生曾有三个名字,本名杨重贵,后被北汉皇帝赐名刘继业,入宋后恢复本姓,去除“继”字,改叫杨业。部分历史作者认为,评书演义中“杨继业”之名,是根据这三个名字改编而来,实则不然,“杨继业”之名确实见载于史书,并非编造。比如《辽史》对杨业的称呼多为“杨继业”,《续资治通鉴长编》也曾称杨业为“杨继业”。

二、关于杨延昭“杨六郎”之名的由来,也并非完全编造,史书中确有记载,《宋史》:“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但与民间故事不同,辽人人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克辽,而自己又被杨延昭数次击退,所以才称其为“六郎”,并非是因为排行第六。

事实上,史书中对杨业七子并无大小排序,只有《辽史》说杨延昭是杨业长子,其余诸子孰大孰小并无记载。而七子之中,走上战场的只有杨延玉与杨延昭,其余五子或为供奉官,或为殿直,都是皇帝的近臣(详见《宋史•列传•卷三十一》杨业传部分)。

三、杨延昭实际共有三子,而三子中只有杨文广的事迹见载于史书,其余两子既未载其事,亦未见其名。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983897799263902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