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来就看颜值

一直以来,似乎古代的人,是不看重颜值的,只看中个人实力。然而今天我们要说一下,历史从来就看颜值的。从古代我们就可以知道,世人非常看重颜值,但是也许这个对于颜值的评判标准和现在的标准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春秋战国的颜值标准是以男性雄壮作为标准,到了魏晋时期,是以这个阴性美,唐朝则是以丰满为美。就是到了科举时,我们可以看到科举有一条,就是要看一个人的长相来定名次。

历史从来就看颜值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许在我们当代人眼中,似乎他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形象。可我们如果读了相关记载,就会发现,历史和我们的想象,是有着极大的差别的。司马迁在修《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如果按照汉朝时期的度量衡来换算的话,孔子的身高可以说是比较高的,差不多有着接近两米的身高。其中对于孔子的武力值得描述,更是恐怖,无论是“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还是在《淮南子》中的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兔,力招城关,能亦多矣。”所以孔子说的,“以德服人”我们还是听听算了。所以孔子按照当时的审美标准是非常漂亮的,典型的山东大汉形象。

历史从来就看颜值

三国之时,益州别驾张松,是想把这个西川地图送给曹操的,结果因为曹操看中个人颜值,对于张松这个个子矮,长得丑的家伙,非常怠慢,甚至是看不起。张松不能受辱,就把西川地图送给了,重视他的刘备。也就是说,如果赤壁一战,是推迟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时间,那么这次的以貌取人,则是彻底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刘备借此机会彻底拥有了稳定的后方。也从此拥有了可以和曹操正面对抗的本钱,所以接下来才会有,刘备和曹操的汉中大战。

至于到了魏晋的时候,由于国家偏安,时代的动荡。当时的审美标准就成了阴柔美。所以就有了,看杀卫玠这个典故。卫阶是晋朝人,是当时著名的玄学家。本身学问不仅学问深,更是一个大帅哥。卫玠成年以后,更是相貌英俊,名声也越发响亮。不论他去到哪里,就会有非常多的大姑娘争相围观。由于这些围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常常像围墙一样将卫玠团团围住,所以每一次卫玠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冲出重围。卫玠虽然容貌俊俏,但是他的体质并不好,非常羸弱。他平日里喜爱看书,这本来就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再加之他经常要从围观的人群中奋力逃出,所以就耗费了更多精力和体力。时日一久,卫玠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卫玠还是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你看一个人的容貌过分美丽,竟然被人给活生生地看死了。

历史从来就看颜值

当年有一部戏说历史剧《宰相刘罗锅》,里面刘墉一出场就是一个驼背的形象。这个和历史是非常不相符的,刘墉本身属于官宦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是乾隆前期大名鼎鼎的刘统勋。是乾隆前期的重臣,官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又加之乾隆本身就非常的颜控,所以后期才会有和珅得发迹。和电视剧不同的是,和珅发迹的时候,刘墉已经在官场上十几年了。至于刘墉驼背的形象,则是嘉庆帝所说的,只不过当时刘墉的年纪已经到了八十岁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背有些驼是一件常事。而嘉庆对于刘墉的驼背的说法,也只是对一个国家重臣的另类关心罢了。

颜值主义由来已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提升自己的形象,但是也要注重个人的实力。颜值只是一个零,如果你没有实力,颜值不仅不能成全你,甚至还会拖累你。只有颜值加上实力,才是王炸。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3377522943083042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