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看电影看多了,难免会突发奇想,如果穿越回到古代,我们大概也能考取个“举人”吧?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红袖舔香,不亦乐乎?有人问,为什么最好是“举人”呢?因为到了“举人”,就具备做官资格了,这隐含着我们不方便明说的当官之梦。
研究一下怎么考。当举人必须通过“乡试”,所谓“乡试”不是在乡里考试,而是省级考试。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乡里考试,起步就是“县试”。流程为:县试→府试(童生)→院试→乡试(举人)→会试→ 殿试。这是一场时间漫长的竞赛,比过五关斩六将还要难很多。
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最终殿试第一称状元。别说状元,能得到解元就非常了不起了,全省第一。例如唐伯虎就是解元。
乡试非常非常难考,在参加者全部都是秀才的情况下,录取率只有1%左右,淘汰率高,历史上很多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跨过“乡试”门槛。一些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依然在考“乡试”。而数十年持续学习与进省赴考,需要家庭财力支持,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极大的负担,家里难免怨声载道。《范进中举》就是典型描写,他参加的是广东乡试。范进虽然可笑,他还是幸运的,现实中多数人是耗费人生,白忙一场。
有的县一个举人也没有。如果县里能诞生一个举人,那已经算是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作地方官员政绩的。这就像彩票中奖一样,我们看见的都是狂喜,谁能注意到留下的一地碎纸,万般无奈。正是因为中举太难了,所有古代官方也给秀才们一点优惠。秀才是高级童生,一般有免除个人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特权”,实际上一辈子能见到几回县太爷?秀才选择的职业通常是回乡教书等。经济上并不富裕,统称为“穷秀才”。
我们必须要说,科举制度从诞生之初,就是一项公平公正的先进选拔制度,原因在于它彻底“平等”,打破了封建年代门第出身对人的限制。从贫穷农户到贵族家庭,书生们都一样要参加考试。而隋唐年间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与题目也比较现实,士子们能够凭借个人才华畅所欲言。
朱元璋规定科举考试的内容必须固定在四书五经之内,出题不许越出雷池一步。答卷要仿照宋人经义,要用古人口气说话,只能根据指定的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文体必须规划统一,分为八股,格式必须完全符合。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几个部分,其中四个部分是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这种写法非常古板,然而最大的毛病不是在难度方面。宋词填词也难,古代文人还不是佳句频出?八股文最大的弊病是要按照朱熹一人的思维去写文章,就是是固定思维,固定模式,这就完全违背写作本身的意义了。
最终,八股文选拔出的是文字游戏高手,而不是有观点的文人。举个例子,这就像考博写论文,只是他不要你的成果,不要你的观点。统一要求牛顿语气,牛顿观点。听上去简单,实际上由于竞争者众多,所以对格式平仄等要求惊人的高,细微到每句每字。另外文章不是数理化,没有标准答案,就算完全符合,还要判卷老师看对眼才行。最主要的是,这些文章毫无意义,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这种情况下,爱因斯坦永远无法出头。其本质就是一场高难度的文字游戏,历史上的那些状元,大多没有什么文化著作传世,这并非偶然。
不得不说:要在明清时代,别说什么秀才举人,我连童生都考不上,还可能被他们抓起来。这就是科举考试的真相。写文章当然是要表达自己观点,但是在科举八股文考试中根本行不通。吟诗作赋,红袖舔香?还是省省吧。科举制度的八股文,实际造成了文化思想的停滞不前。在近现代世界风云变幻之下,停滞意味着落后,落后带来的是挨打,这不能不说是惨痛教训啊。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705981640904332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