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早年的刘邦游手好闲、不喜劳作,有无赖之嫌。后人在评价他时,往往觉得他没有什么真本事,全靠他的几个手下才能出众,才夺得了天下。刘邦自己也承认: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所以,后人往往轻视刘邦。
刘邦果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当然不是。你先看看他手下的这三个人,一个张良,一个萧何,一个韩信,哪一个不是才能出众、不同凡响的人物?这样的能人,竟然听从刘邦的号令,你不觉得奇怪吗?如果刘邦没有真本事,这三个人,无论哪一个,都不会尽心竭力地为他效命的。不仅如此,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取刘邦而代之。但是,他们没有,而是同时效命于刘邦,这本身就说明刘邦有非凡的才能,这些才能能够让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打心里服气,愿意追随他。就像刘邦说的,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可是,他却能够领导张良,这说明了什么?萧何、韩信以及其他文臣武将也是如此。
那么,刘邦有什么才能呢?他的过人之处有哪些呢?
一是,他知道怎么治国。刘邦生活的年代适逢乱世,秦末农民大起义正风起云涌。国家要往何处去?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刘邦本人肯定做过非常深入细致地思考。他知道,是秦朝的严刑峻罚、高压统治,造成了农民大起义,再采用单纯法家的治国方法是不行的。国家多年战乱,民心思平安思温饱,谁能给老百姓安稳日子过,谁能给老百姓安全感,谁能让老百姓吃上饭,谁就会得到天下的支持。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刘邦对未来国家的规划有了比较完整的方案。他把他的思考和方案说给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听,说给其他人听,得到了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这个方案就是刘邦团结其他人的旗帜。张良、萧何、韩信等人就是因为刘邦的治国安邦方案才投靠到他的手下。大家普遍觉得,跟在刘邦的后面,同刘邦一起去奋斗,人生才有奔头,百姓才有出路。如果刘邦没有这样一个令人信服的治国安邦方案,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中的豪杰是不会理会他的。
这个方案的第一步就是著名的“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更详细的内容则是汉初萧何奉命制定的《九章律》,该律以约法省禁、蠲削烦苛为原则,对一些定罪、刑罚有所减缓,删除了秦律中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但是,对于秦律的法律原则、指导思想及其科罪定刑的标准,萧何并未加以更改。被汉朝视为秦朝之苛法的挟书、参夷、妖言诽谤、收孥相坐等律令,是在汉朝建立以后的从汉高祖到文景时期逐渐废除或修改的。
二是,他知道怎么驭人。刘邦把旗帜一举,四方英雄豪杰纷至沓来。这么多的人才,脾气性格各异,如何驾驭?刘邦就有他过人的一面。他熟知人性,了解各色人等的脾气性格,知道如何使唤这些人。有人脾气急,有人脾气缓,有人易怒,有人能忍,有人比较听话,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人小肚鸡肠,有人胸怀宽广,等等等等,刘邦能做到了然于胸。对某一个人,应该使用什么办法调动他的积极性,如何让他忠于自己,如何让他出谋划策,如何让他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刘邦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他知道哪一个人想要什么,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给予某个人什么东西。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时,或者拿不准该怎么办时,他会向自己的手下问计问策。这一方面可以为自己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用人的风度和气魄。那些谋臣义士正期盼着刘邦向自己问计问策呢。刘邦正好把他们用起来了。试想,如果刘邦没有过人的驭人之术,那么多的文臣武将,那么多的脾气性格,他怎么使唤他们呢?这些人到时候把头一摇,不听招呼,刘邦可怎么办?别说驾驭别人,就是驾驭张良、萧何、韩信三个人,就够他受的。
而事实上,刘邦基本上能够成功驾驭他手下的各色人等。这就充分说明,他的驭人之术是非常高明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何驾驭韩信。当时,韩信在平定齐国之后,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那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非常危急。刘邦看了韩信的上书后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凑近刘邦的耳朵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你们看,刘邦多么会驾驭人,韩信讨要个齐王,就封他个齐王,这样就把韩信的心稳住了。至于以后,等战争打胜了再说。最后的结局大家也就知道了,刘邦是不会因小失大的。
三是,他知道怎么用人。各路英雄,各方谋臣,纷纷聚拢到刘邦周围。刘邦逐一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知道怎么驾驭了,接下来怎么办?就是如何使用他们。用人,讲究用人之长,防人之短。谁擅长什么,就让他去干什么。比如张良,他擅长计谋,擅长运筹帷幄,就应该使用他的擅长。如果让他去带兵,虽然他也学过兵法,但他却不如韩信。假如刘邦不会用人,让他去带兵打仗,很大可能会连连失败。反过来,对萧何、韩信等人的使用,也是如此。当然,知道怎么用人的前提是识人。
那么多的人,哪些是人才,哪些不是人才,需要清楚准确地辨明识别。哪些人才擅长哪些事,哪些人才不擅长哪些事,也要心知肚明。比较有名的例子,就是使用丽食其。丽食其这个人少年时家贫,性格有些孤傲不驯。刘邦攻打陈留时,他率众跟随,献计攻克陈留郡并贡献大批军粮,后来以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建立灭秦抗楚“统一战线”作出重大贡献,比如他出面劝降秦国守将,辅佐刘邦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楚汉相争时期,建议夺取荥阳,占据敖仓,夺取有利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基础。他还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刘邦对他的使用可以说是人尽其才。由此可以想像,刘邦得有多大的工作量,得有什么样的眼光。当他识别了丽食其之类的人才后,在安排任务时,他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从众多人才中挑出最擅长的人而加以使用。
四是,他知道如何作出重大决定。一般情况下,刘邦挑选出的人才就可以独立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不需要事事都向他请示。但是,重大问题出现时还是需要向刘邦请示的。此时的刘邦就会发挥他善于采纳意见的特长,向自己的手下问计问策。他手下人才济济,提出的建议常常五花八门,即使意见建议比较单一的时候,也往往会有两种选择,面临的问题就是,应该采纳谁的建议?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刘邦的战略洞察力。他必须准确地进行判断,迅速作出重大决定。如果决定出现失误,可能就会招致失败。这些事情,这些决定,谁也代替不了他。
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刘邦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了。由此可知,刘邦的战略洞察力有多么强。这里举一例进行说明:刘邦先入关灭亡秦朝后被封为汉王,他十分不满意,但是他却非常理智地采纳了张良的建议:“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下令烧绝栈道,使项王无西顾汉王之忧。于是,刘邦得以在汉中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扩充实力,后来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三秦一统天下。你们看,刘邦作出重大决定的能力有多么强。
五是,他知道怎么做人。刘邦作为一个领袖,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虽然也贪财也好色,但是,他能控制自己,在攻入秦朝都城后,做到一不取财二不取色,相当了不起。范增就曾告诉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表现得贪财好色,入关后却不取财物、女人,志向不小,应该趁早杀了他。由此可见刘邦做人的隐忍能力。你可以指责他说,他是为了取得民心,为了取得天下。是又怎么样?不管什么目的,他做到了,就争取到了民心。
刘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与手下争功。他放手让手下去干,成功了,是手下的功劳,失败了,勉励手下继续努力。他不显摆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去这个部门进行指导,不去那个部门作出指示,不去干外行指挥内行的事。其实,他这么做,是非常聪明的表现。放手让手下去干,出了成绩,最后还不是你的吗?何必要与手下争功呢?他对张良、萧何、韩信的评价都体现了这一点。这就是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几句刘邦说过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虽然承认不如这三个人,但是,他却能指挥任用这三个人,你说他的成绩有多大?
总而言之,汉高祖刘邦能够成就千古伟业,决不是靠忽悠,也不是仅靠运气,他的确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确有超出凡人的领导才能,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清人王正有诗云: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刘邦其人,很不简单。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662031172898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