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300年,推行“扬文抑武”,文人光彩夺目,耀照千古,武将却因政策的打压,受尽憋屈,故很难出头。
虽然难出头,但毕竟也出了不少名将。
两宋间真正能打,有勇有谋的武将(不包括范仲淹、虞允文这种有战绩自己却不能打的儒将),北宋出了曹彬、李继隆、狄青、种世衡、种谔等名将,南宋出了岳飞、刘锜、韩世忠、吴玠、吴璘、辛弃疾、孟珙等名将。
在这些名将之中,真正组织过、领导过、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且在大兵团作战中战胜强敌、威震敌胆者,环顾两宋300年间,唯岳飞一人而已!
一、枕戈励志,誓清中原
两宋将领,家国意识、民族自信心最强者,理想抱负最大者,无疑是岳飞。
岳飞从军开始,报效国家,恢复故土,就成了他的毕生理想。
1130年夏,他率部驻扎于宜兴时,曾题词于屏上表达自己的理想说:“今且修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
所以,“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就是他北伐杀敌、恢复故土理想的具体目标。
岳飞死后80年的宝庆元年(1225),在南宋理宗颁布的《赐谥告词》中也评价岳飞:“结发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之义为必伸,谓忠愤之气为难遏。”充分展示了岳飞的勇敢和理想。
岳飞《满江红》一词,更是震聋发聩:“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与其说是一篇充满豪情的励志之作,不如说是一篇充满悲愤的杀敌檄文,誓死北伐、誓与金人不两立的志向,在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正因岳飞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抱负,因此在抗金战场上,能够身先士卒,勇于进取,一往无前。
二、以德训士,士皆效死
岳飞,生于1103年,父岳和,母姚氏,世代为农,家境贫寒。
岳飞从小对母亲十分敬重,“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了青少年时期岳飞最经典的写照。
还有一伯小事,反映岳飞对母亲的至爱深情。
岳飞任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时,有个进士叫姚岳,陕西西安人,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出逃,岳飞遇到姚岳后,因自己姓岳,母亲姓姚,一见姚岳便大喜,马上辟为幕僚,引为亲信。
既敬父母,可见岳飞德性很好。
一个德性好的将军,治军必会以德训士,以德服人。
岳飞带兵,以德为先,与将士一起交流,“必勉之以忠孝,教之以节义。”
在“德”的基础上,他训士还继以“严”字。
岳飞治军之术,可总结为六点:重搜选、勤训习、明号令、严纪律、公赏罚、同甘苦。这六占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严”字。
在治军过程中,岳飞用铁的手段维护军纪。行军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亲自带领亲兵巡视,发现违纪现象,严惩不贷。
岳家军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虏!”
曾经有一名士兵,因为顺手牵羊,拿了老百姓的一缕麻,捆扎草料,岳飞知道后,下令将士兵斩首。
这种严格到要命的铁纪,训练出来的必然是一支铁军。加上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从而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所以,岳飞的身上写满了战斗传奇,岳家军几乎逢战必胜,屡破金兵,打得金兵闻风丧胆,私底下叫他“岳爷爷”,金兀术被他打得哭天喊地,哀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三、从士兵到将军
岳飞出身于普通农民,更出身于普通士兵,最早于1122年参加了北宋的军队。
1127年,北宋灭亡时,赵构以河北大元帅身份召兵救援开封,因而没有被俘,幸免于难,随后自立为帝,是为宋高宗。
赵构为大元帅时,岳飞正在其麾下当骑兵,以“勇猛”和“敢死”出名。虽然赵构此时还不认识、也不可能认识岳飞,但岳飞却已经以战绩而驰名军中。岳飞先受河北招抚使张所知遇,后得宗泽赏识,再受杜充器重,被称为“将材”,在开封保卫战和滑州争夺战中,多次打败金兵,慢慢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了一名统制武官。
可以说,岳飞是在抗金战斗中,以骄人的战绩崭露头角的,是在抗金战斗中,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将帅将军的。
之后,岳飞在北方沦陷之地,一边保持自己的兵力,一边吸收溃兵游勇和金军中回归的汉兵,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部众,且保持严明的纪律,坚持敌后抗战,在抗金战斗的不断胜利中,慢慢形成了自己威名赫赫的“岳家军”。
四、南征北战,血洒疆场
岳飞自从被赵构赏识之后,就立刻成为了南宋新皇帝手中的王牌,南征北战,跃马疆场。
岳飞一生组织和参加战斗百余场,几乎逢战必胜。
岳飞一生组织和主导的战役,大都集中在宋高宗建炎三年至绍兴十一年间,即1129年到1141年这12年之间,这12年间,岳飞帮助赵构平定国内叛乱,阻击金兵南侵,北伐金兵,恢复中原,可以说对于宋高宗有求必应,有召必来,南征北战,血洒疆场。
岳飞帮助赵构,先后曾平定七次国内叛乱,包括破王善、张用叛军,逼降戚方,进攻李成,招降张用,攻破曹成,吉州平叛,平定杨么。
这七场叛乱,场场是鲜血铺就的道路,次次是鲜血铸就的成功。
而在抗金战斗中,岳飞更是身先士卒,勇敢冲锋,带领岳家军与金兵,尤其是与金兵兀术部,朝廷了殊死搏斗,用鲜血换来了骄人的战绩:
1、收复建康。
建康就是今天江苏南京。北宋灭亡后,本来金兵已经北撤,但听说赵构称帝,又率兵南侵,追杀赵构,从黄河流域,一直追杀到淮河和长江流域,陏后将一路抢劫的东西打包回去,并将建康作为了军事据点,成为插在南宋新朝廷头上的一把利剑。
而此时,岳飞正好开始脱离杜充,自立门户,开始独立成军,全面抗金。
这种情况下,岳飞率领他的岳家军,从1130年4月25日开始,直捣建康,打响了收复建康之战,前后16天,与金人拼杀数十次,杀敌3000多人,将兀术之兵赶出了建康,为南宋炎足江南,提供了安全保障。
2、第一次北伐。
因兀术和叛军李成占领了襄阳、邓州、随州、郢州等地,造成长江防线的巨大空虚,如果金兵沿江东下,临安岌岌可危,于是,赵构派已积八年军功的岳飞,去夺取襄阳等地。
因牛皋、董先、李道的加入,此时的“岳家军”壮大到28000人,其他暂时划归岳飞节制的10000人,合计38000多人。
此时,驻襄阳等地,基本是伪齐的李成部和金兵联军,岳飞自1134年5月开始,先后克服郢州、襄阳、随州、邓州、唐州、信阳,收复襄汉六重镇,为确保东南安全立下了大功。
3、第二次北伐。
1136年秋,岳飞率部出襄阳,先后荡平镇汝军、商州、虢州、伊阳、长水等地,此时,“岳家军”打到了洛河北岸的福昌,与洛阳相距很近了,捷报五传,中外称快!
岳飞这次北伐,是宋金开战12年来,宋朝建制军队第一次堂堂正正的大规模进攻战,故李纲写信给岳飞,大赞这次北伐为“十余年来所未曾有!”
因粮食供给不济,岳飞被迫班师。
4、第三次北伐。
1138年,在赵构的反复“争取”下,也是在岳飞等将不断取得抗金胜利的情况下,宋金订立和约,宋朝称臣,金国归还黄河以南土地。
然而,1140年夏,兀术就撕毁和约,再次南侵,迅速占领河南。
当时,整个抗金前线,东线韩世忠,西线吴璘,中线岳飞、刘锜、张俊三军,直接对垒兀术大军。然而,张俊取得宿州、亳州胜利后,已经班师。刘锜自顺昌胜利后,无意立刻进取,造成岳飞部孤军面对兀术十多万大军。
七月,岳飞挺进中原,分驻郾城、颍昌,兀术找准时机,发动反攻。七月八日,岳飞以背嵬军一万多人,在郾城县,与兀术一万多精锐骑兵作战,首战金兵败。
后来,兀术十多万军队陆续加入,岳飞十万军队,包括王贵、张宪所部,都在郾城和颍昌之间,与金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战斗,二十多万大军相互撕杀,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岳飞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士皆效死,舍命拼杀,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无一人退缩。最后,岳飞以少胜多,大败兀术主力。
此战杀死杀死兀术女婿、金军统军使,杀死金军千夫长5人,消灭金兵5000多人,俘虏金兵首领78人,金兵2000多人,缴获战马3000多匹,其他器甲不计其数,史称“郾昌大捷”。
然而,就在同仇敌忾,“岳家军”要继续北伐,进军只有几乎近在眼前的北宋故都开封时,“忽一日,诏书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
期间,岳飞曾向赵构上过“言词激切”的奏章,反对“措置班师”,要继续北伐,“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但12道金字牌,急令班师,再勇的将也不敢不听,故岳飞只得“赴阙”,然而,赴阙之后,就再也没回他曾为之流泪流血的战场了,而是在杭州一间阴暗的监狱,流下了自己最后一滴血。
有人统计,岳飞戎马一生,亲自参加和指挥过126次战斗,很少有败绩,几乎百战百胜,给我们民族战争史留下了异常光辉的一笔。
岳飞,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时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名将,是在民族危亡之时能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典范,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舍生忘死的杰出代表,是历代人们最敬佩的民族英雄!
然而,这样一个民族英雄,他的血没有洒在疆场之上,而是洒在了自己人所设的监狱里,这是岳飞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哀。
所以,我们在佩服岳飞的同时,也要总结岳飞的不足。
岳飞最大的不足,就是不懂权力,不懂得宋朝的皇帝始终对武将掌权视若洪水猛兽,始终对掌了权的武将视若“眼中钉”,必在有“坐大”的危机时除之而后快,前有狄青死于此,后有李纲、宗泽败于此,岳飞只懂理想,不懂官箴,只知北伐,不知皇帝要的不是北伐,因此注定一死,在收掉兵权后,遭受诬陷,惨死狱中。
一代英雄,死于一旦,抗金大业,毁于一旦。
因此,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在《宋史通俗演义》一书中详细记载岳飞所历大战和对他一生进行概括总结后,又评价说:
岳飞奉诏班师,而中原无恢复之期,人皆惜之,至有以不能达权病飞者,是实不然。飞若孤军深入,内外乏援,亦安能长保必胜?知难而退,实飞之不得已耳。惟飞既明知秦桧专政,势无可为,何不效韩蕲王(韩世忠)之乘时谢职,口不谈兵,免致奸党侧目?且年甫强壮,来日方长,或者天意祚宋,炀蔽无人,再出而图恢复,亦未为晚。乃见机不早,坐堕奸谋,忠有余而智未足,此则不能不为岳武穆惜也。若夫凶狡如秦桧,党恶如张俊、万俟卨等,皆不足诛,而高宗构固识飞忠,固不欲妄加追证者,胡飞死而并未闻诘及贼臣,为飞诛贼也?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不禁长太息矣!
是啊“见机不早,坐堕奸谋,忠有余而智未足”,正是岳飞值得总结的地方,蔡东藩可谓一语中的。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9109521396518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