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曾诞生过多少位帝王呢?其实我们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这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导致很难真正做到精准统计。像魏武帝曹操、晋宣帝司马懿在生前均未称帝,但他们是王朝实际上的开创者,所以都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帝,那么这样人是否列入统计呢?西汉惠帝刘盈和文帝刘恒之间有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之间昌邑王刘贺当了27天皇帝;东汉末年汉少帝刘辩在位不满一年就被董卓给废黜了。那么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是否列入统计呢?
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昌邑王刘贺、汉少帝刘辩等人在汉朝的皇帝世系表上是查不到的。传统正史一般不将他们列入帝王专属的本纪中,不过有些现代史学家认为他们好歹还是当过皇帝的。除了正统王朝之外还有在王朝更迭的乱世中趁势而起的各路群雄中也不乏称王称帝者:隋末的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元末的陈友谅、张士诚;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又该不该列入到统计之中呢?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6年“洪宪皇帝”袁世凯消帝制止的2137年间中国一共经历了83个王朝。
这83个王朝一共诞生了559个帝王(包含后世追封)。如果把秦始皇称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的君主以及春秋、战国时代的王、公、侯加进去则有829位。如果再将朝代更迭时期的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陈友谅、张士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统计在内应当会有1000人左右。这些帝王之中谁得天下的难度是最大的呢?这里我们先确定两条标准:一定要是生前称帝的;要开创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局面。这两条标准实际上就把上面提到的1000多人中大部分排除在外了。
首先像魏武帝曹操、晋宣帝司马懿这种死后追封的皇帝就不满足第一条标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陈友谅、张士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不符合第二条标准:他们多是在王朝更迭时期割据一方,可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天下的使命,然后没几年自己就被别人给灭掉了。事实上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们也不满足第二条标准:他们实际上大多也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而并不是全天下的最高主宰。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虽多,然而真正实现统一局面的却并不多。
自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以来中国历史上只诞生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九个大一统王朝。我们只需要比较这九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各自得天下的难度即可。这其中汉朝实际上分为西汉和东汉,所以刘邦和刘秀实际上都是开国皇帝。这样九个王朝就有十位开国皇帝可以进行比较。也许有人会说晋也分为西晋、东晋,宋也分为北宋、南宋。可问题是晋和宋的后半段都已丢掉了半壁江山,所以这两个王朝的后半段其实已算不上是大一统王朝了。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嬴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在嬴政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实际上是诸侯分封制的王朝,秦的统一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的统一:嬴政废除了之前历代传承的分封制,转而推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嬴政统一了帝国的货币、文字、度量衡,实现了帝国范围内的“车同轨、书同文”。中国由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实现文字、货币、交通等经济文化各方面全方位统一的国家。
相比之下波斯、罗马等帝国主要是靠强大的国家军事机器维系统一。用国家军事机器维系的统一要求统治者必须始终掌握强有力的军事机器,所以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旦衰弱之后就走向了分裂瓦解。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国家军事机器衰弱的情况,所以才会有魏晋南北朝这样的分裂状态。然而中国的统一并非单纯依赖国家军事机器来维系。中国的统一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统一。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旦解体就成为了无法复原的碎片化状态。
相比之下中国历史呈现的是一种分分合合的状态,而且每次分开之后再合一定比前一阶段的合在程度上更高、在力度上更强、持续更为稳固。即使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实也在孕育下次大一统的种子。秦汉以后的中国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时间的分裂动荡时期,然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南方地区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也是在这一时期汉民族与匈奴、鲜卑以及西域、南方等地的民族加深了融合。中国之所以比起欧洲、印度等地更能保持自身的统一在相当程度有赖于秦始皇嬴政。
嬴政以其历史功绩而言足以被视为开天辟地第一人。秦始皇嬴政真正最为伟大之处不在于打下了帝国的江山,而在于他为统一的帝国所构建的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实际上嬴政打天下的过程可能并没后世那些开国皇帝那么难: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已日渐强盛;秦惠文王用连横之策瓦解六国合纵联盟,又为秦国取得了巴蜀这块稳固的后方基地;秦宣太后设计攻灭了义渠国,从而一举解除了秦国东进时侧翼所面临的威胁;秦昭襄王为秦国规划了远交近攻的军事与外交策略。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发动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基本消灭了魏、韩、赵、楚的主要精锐,而东方大国齐国在五国伐齐之后也已不再构成威胁。至此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其实已不可逆转。汉代的贾谊因此在《过秦论》中写道:“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嬴政统一天下当然不是无所作为的坐享其成,但的确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嬴政在打天下这方面的难度的确并不比后世那些开国皇帝更难。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比起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嬴政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刘邦在得天下后曾回忆自己的生平经历说道:“朕本布衣,未有尺寸之分封,起于田垄之间,三年而亡秦,五年而有天下”。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身布衣平民的皇帝:刘邦在起兵创业之初几乎是没任何资源可以依赖的。当时天下的各路反秦义军中不乏六国的王族后裔以及项羽这种贵族世家出身的人。这些人在起兵之时都有家族势力的支持,然而刘邦的家族是没这种实力的。
刘邦起兵三年后就把秦朝给覆灭了。这倒不是说刘邦有多厉害,只能说这时的秦朝已不是秦始皇那个时候了。经过秦二世和赵高的祸害之后秦朝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了。刘邦真正最强大的对手其实并不是行将覆灭的秦朝,而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超级战神西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率领五万楚军以少胜多战胜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的四十万秦军。项羽的军事才能在此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刘邦与项羽的较量中一开始刘邦其实处于不利的地位。
秦末乱世中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然而这其中只有项羽是刘邦真正的对手。其他割据一方的枭雄们在刘邦眼中不过就是一群杂鱼:刘邦把一部分部队分给韩信,让韩信带兵去打那些杂鱼。刘邦自己则在正面硬抗项羽。在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中项羽在半日之内就以3万之师击溃刘邦56万之众,刘邦自己也险些差点把老命丢在战场上。刘邦在这样的逆境下并没被击倒。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中击垮了项羽这个自己平生最大的对手。
刘邦得天下后曾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识别人才、使用人才、驾驭人才。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才换来秦朝14年江山;刘邦三年灭秦、五年而有天下,开创了两汉四百余年的统治。刘邦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行更张损益,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根基。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其实和刘邦一样也是出身草根布衣。尽管刘秀是西汉皇族后裔,但当时西汉已被王莽所灭,刘秀说白了不过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刘秀打天下比刘邦唯一多出来的资源就是他头上顶着西汉皇族后裔的头衔,但实际上刘秀打天下的人马也都是自己白手起家拉来的。刘秀在用人上并不比老祖宗刘邦差:他帐下也有云台二十八将,但在个人军事能力上刘秀比刘邦更强。在昆阳大战中刘秀身先士卒率部冲锋,这要换刘邦打不打得赢可就不好说了。
刘邦打天下正如他自己所说主要是靠自己麾下的谋臣武将。相比之下刘秀打天下的过程中他自己就是一名杰出的统帅:在收河北灭赤眉的过程中刘秀曾多次亲率大军平定各方势力。无论是制定夺取天下的战略能力还是具体指挥战役的战术能力在刘秀身上都得到了绝佳的体现。从刘秀多次身先士卒率部冲锋这点可以看出刘秀的指挥才能和个人武功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应当的比较强的。也许正因为刘秀主要是靠自己亲自指挥打仗夺取天下的,所以他夺取天下之后也不像其他开国皇帝那样热衷于杀功臣。
刘秀既有用人的能力,自身实力也相对突出,而且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运气也相当不错。刘秀运气之好以致于如今的网友们送了他一个”天选之人、位面之子”的称号。刘秀从起兵到称帝仅用了三年,从称帝到统一用了十二年。当时西汉末年的分裂程度不亚于东汉末年的诸侯割据,更何况刘秀一开始并不是起义军的首领,然而似乎老天对他一路开绿灯让他完成了统一。刘秀起兵的第二年就在昆阳之战中一战而闻名天下,这为他此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当时刘秀一边只有2万兵马,而王莽则派出了足足40万大军来剿灭他们。这样的局面按说刘秀一方应当是打不过的。正常情况下刘秀应当主动避免与王莽大军正面交锋,然后设计偷袭王莽大军防备薄弱之处——正如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迂回到袁绍后方烧毁其粮草一样。然而关键时刻老天爷帮了刘秀一把:就在双方交战之时突然下起了暴雨,王莽的军队瞬间被淹死数万。与此同时天上还不断掉下陨石砸向王莽的军队。刘秀在占据天时的情况下又发挥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带领骑兵突围搬来了救兵。
刘秀就这样赢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很多人说刘秀就像是老天爷的”私生子”。这么悬殊的战场上老天还降下陨石帮他,难怪众人都要称他是”位面之子”。刘秀打仗有老天爷帮,连皇位都有人主动搬给他坐。刘秀和哥哥刘演实力尚不强大时曾与绿林军合伙,而绿林军当时推选了另一位西汉皇族后裔刘玄当皇帝。刘玄对能力很强的刘演、刘秀两兄弟很是猜疑:他杀了刘演,又打发刘秀去河北。当时河北的局势很混乱,所以刘玄让刘秀去河北其实是想借刀杀人。
谁知河北的英豪们听说刘秀来了都开始主动带着兵马和粮草去投奔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刘秀就一跃成为河北的新贵。随着刘秀的势力越来越大之后终于成功在河北称帝。刘秀登基后无论多么难打的仗只要他御驾亲征就会战无不胜。刘秀的一生尽管也吃过一定的苦,但更多时候是顺风顺水的。尤其是在一些大事件上就感觉是老天爷都偏帮着他:天时地利人和都主动找上他,从而让他得以占据一切先机。刘秀打天下的过程中运气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晋武帝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发动灭吴之战实现了全国统一。司马炎得天下其实比嬴政、刘邦、刘秀都要容易:刘邦、刘秀是在几乎没任何资源的背景下白手起家,然而司马炎却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能坐上皇位的。早在司马懿那会儿就已把曹魏政权架空了,在经历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的经营之后司马氏取代曹魏已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司马氏家族篡夺曹魏政权的所有准备工作几乎没一件是在司马炎手中完成的。
司马炎登上皇位时蜀汉已不复存在,他所面临的唯一对手就是东吴。相比之下当年秦始皇嬴政所面临的形势可要比他复杂得多:秦始皇尽管是奋六世之余烈,然而秦始皇登基时东方尚六国。尽管东方六国在秦国历代先王的打击下早已一蹶不振,然而如果他们能联合起来仍拥有比秦国更大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秦始皇仍必须小心翼翼地用远交近攻之策将其各个击破,而司马炎所面临的形势可要比这简单得多:司马炎登基时东吴的实力显然和西晋不在同一水平上。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不仅为司马炎铺平了取代曹魏的道路,而且消灭了占据西南地区的蜀汉政权。这样一来司马炎只需要专心消灭东吴即可,而不必担心会处于两线作战的境地。西晋灭吴前夕已占据着天下大部分州郡府县,而东吴则仅占据着荆、扬、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西晋的土地、人口、兵力、经济全都遥遥领先于东吴。可以说晋吴之间的博弈结果在这时实际上就早已注定了。司马炎的所作所为不过是顺应时势而已。
司马炎不仅打天下有赖于爷爷、大伯、父亲打下的基础,那么他治理天下的水平又如何呢?司马炎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灭吴之后随着天下的统一也曾一度出现过被称为“太康之治”的繁荣盛世景象,然而与此同时司马炎日益开始骄奢腐化。上行下效的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司马炎分封诸王的行为终于在他死后引发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三十余年的短暂统一就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冲击下迅速走向了崩溃。
隋文帝杨坚
如果要评选历代皇帝中的幸运儿,那么隋文帝杨坚的运气无疑是好到爆炸了。就连李世民和他手下一帮文臣武将也对杨坚得天下之容易颇多感慨。李世民时期的宰相房玄龄在早年就曾评价杨坚说:“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这番语气里透露着浓浓的醋味。杨坚运气好的确是客观事实,然而如果说杨坚一统天下完全是靠运气也不尽然。杨坚能一统天下的确有赖于前人打下的基础,可如果换成别人坐在杨坚的位置上也未必就能做得比他更好。
从西魏权臣宇文泰执政时期起就形成了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核心的关陇贵族集团。杨坚之父杨忠就是这其中的十二大将军之一。文武兼备、胡汉结合的关陇贵族集团中大量人才的涌现为北周统一北方乃至之后的隋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自于这一贵族世家集团的杨坚本身就拥有充足的政治资源。公元577年正月北周武帝宇文邕一举攻灭北齐,从而统一了中国北方半壁江山。一年后宇文邕亲率五路大军进攻突厥,从而消除了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
就在宇文邕出征凯旋之际却因病意外辞世。这实际上是为杨坚提供了上位的天赐良机。汉末三国时期曹氏打下的江山被司马氏篡夺,而在杨坚之后周世宗柴荣的一番文治武功最终却是为赵匡胤上位做了铺垫。与之类似的是宇文邕的所作所为其实在客观上也为杨坚的上位做好了铺垫:宇文邕死后继承皇位的是昏庸好色的宇文赟,而宇文赟恰恰正是杨坚的女婿。酒色过度的宇文赟在位不满3年就暴毙了。宇文邕、宇文赟父子相继英年早逝,皇位由年幼的周静帝宇文阐继承。
这时年幼的宇文阐根本无法实际履行治国理政的职责。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国家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了国丈、隋国公杨坚的手中。这时北周宇文皇族中已没任何人足以与杨坚对抗,所以改朝换代已成为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杨坚登基称帝后所面临的形势是相当有利的:杨坚的隋朝继承的是北周的政治资源。北周在灭掉北齐后实际上就已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至于南方的陈朝在昏君陈叔宝的统治下早已腐朽不堪。就在北周“将统而未统”之时杨坚以隋代周,从而得以攫取统一天下的胜利果实。
其实杨坚和嬴政颇为相似:两人的基业都有赖于前人打下的基础。他们真正最大的功绩不是用武力统一了天下,而是为帝国的统一构建了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体系。杨坚所开创的隋朝和秦朝一样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秦朝为后世留下了统一的货币、文字、度量衡以及郡县制、驰道、长城等等;隋朝为后世留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留下了大运河……直到我们现代的南水北调工程还利用了大运河的河道,而隋朝的科举制则成为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最早的雏形。
唐高祖李渊
《三国演义》使很多人得以了解汉末三国时期的复杂局面,《隋唐演义》使很多人得以了解隋末唐初的复杂局面。尽管《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都有演绎的成分,但历史上真实的汉末三国时期、隋末唐初时期确实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复杂形势。实际战争中的难度其实并不比小说里小。隋末唐初号称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这其中实力较强的有李渊、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薛举、李轨、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徐圆朗、辅公祏、高开道、宇文化及、刘黑闼等人。
在秦末汉初群雄割据时期刘邦所面临的主要对手就是项羽,其他各路割据势力其实都不足以与刘邦、项羽抗衡。相比之下李渊所面临的对手中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李渊刚进入关中时北面是突厥人支持的刘武周、梁师都;东面是窦建德和李密;南面是王世充;西面是薛举。这种形势下进入关中的李渊实际上是进入了群狼环伺的四战之地。这就像传说中的苗疆养蛊:一个罐子里放入一堆毒虫,最后揭开盖子时就活一个。在此期间的淘汰过程自然残酷万分。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秦王李世民攻打据有今甘肃兰州等地的薛举、薛仁果父子,九月薛举战死,十一月俘杀薛仁果,唐军平定了西北广大地区。武德二年(619年)唐朝用反间计使李轨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从而得以俘杀李轨、平定了河西走廊。同年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攻入河东占领太原。奉命出讨河东的秦王李世民收复了太原并消灭了刘武周势力。至此黄河流域形成了窦建德的夏政权、王世充的郑政权与唐朝三足鼎立之势。
在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用1000玄甲精兵斩杀俘虏王世充6000余人。王世充在这种形势下只好向割据河北的夏王窦建德求救。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就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洛阳城中的王世充见到夏王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都被消灭了,于是只好率领文武百官向李世民投降。虎牢之战中李世民一举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在虎牢之战前隋末群雄逐鹿尚不知鹿死谁手,虎牢之战后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趋势就明显了。
李渊从公元618年太原起兵到公元907年用了不到九年时间就基本统一了全国,但李渊和杨坚一样本身就出自当时的关陇贵族集团:李渊的祖父官封陇西郡公、追封唐国公,曾担任过西魏的太尉。李渊的父亲袭封唐国公,担任北周柱国大将军。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后辅佐杨坚建立隋朝,参与灭陈之战。隋炀帝时期李渊负责镇守太原,后趁隋末农民起义之机起兵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尽管李渊的对手们实力比较强劲,不过李渊开局的基础还是不错的:作为太原留守的他本就有着几万人马。
李渊打天下是有难度系数的,但应当算不上是历代开国之君中最难的。李渊作为关陇贵族子弟不仅继承有前人打下的基础,而且他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几个如龙似虎的儿子相助。李世民登上皇位后对李渊作为开国皇帝的功绩有所贬低,不过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在唐朝打天下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确是事实。在消灭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几次关键性战役中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出色发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时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义兄弟,所以他们在得知兵变的消息后都打开城门接应赵匡胤。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然而还没等他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给杀死了。赵匡胤麾下的军队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开封。赵匡胤所发动的这场兵变为何会如此顺利就成功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周世宗柴荣刚驾崩,刚即位的小皇帝和摄政的太后在朝臣和军队中尚无威信可言。赵匡胤本就是禁军统帅之一,所以京城禁军得知兵变的消息后大多没进行抵抗。后周皇室和以宰相为首的朝臣们也迅速默认了兵变成功的既成事实:赵匡胤通过对后周皇室和大臣的优待换取了政局的稳定。由此可见赵匡胤在兵变夺权的过程中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对赵匡胤而言最难的也许并不是夺权,而是如何巩固政权进而统一天下。
在这方面赵匡胤需要感谢自己的老领导柴荣: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把禁军系统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两大核心系统。经过柴荣的改革之后整个中央禁军约有近20万人,从而对地方军形成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同时禁军中的殿前司有士兵约3万人,侍卫司有士兵约6万人。这两支最精锐的部队在禁军系统中又占据压倒性优势。柴荣的这番改革本意是为了通过侍卫司和殿前司两大系统互相牵制降低兵变发生的可能性,然而任何改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巩固的。
柴荣没能见到自己的改革成果就死了,结果他的所作所为在无形中为赵匡胤提供了便利。赵匡胤先是利用自己在禁军中长期积累的人脉篡夺了禁军的兵权,然后以占据绝对优势的禁军镇压了两个不听命的地方节度使。等赵匡胤上位后就接着柴荣尚未完全完成的军事改革进一步削武将的兵权。在以“杯酒释兵权”的形式消除来自武将的威胁之后赵匡胤按“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了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从而得以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
赵匡胤能较为顺利地削平群雄同样需要感谢柴荣:柴荣在位时期后周禁军已成为一支威震邻国的军队。公元955年后周大军从割据巴蜀地区的后蜀政权手中夺取了秦、成、阶、凤四州。从公元955年起柴荣三次出征南唐夺取了淮南地区的十四个州六十个县。公元959年柴荣北伐辽国的军事行动夺取了三关三州十七县。柴荣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使后蜀、南唐这两个南方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遭到重创,同时北方的辽国也在受到打击后一时不敢再找麻烦。这无疑为赵匡胤后来削平群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的开国皇帝其实存在两种说法:最早开机创业的元太祖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然而按中原汉制建立元朝的却是元世祖忽必烈。考虑到我们要比较的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之君,那么只有等到蒙古人灭夏、灭金、灭宋、创立元朝后才算是大一统王朝,否则秦始皇嬴政也不是秦国最早开机创业的君主啊。13世纪蒙古的崛起扩张是当时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蒙古人打下了东起太平洋、西至多瑙河、南达曾母暗沙、北抵北冰洋的3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
然而这辽阔的疆域并不全都属于元朝。蒙古帝国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帝国,而是由中国元朝和四大汗国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共同组成的联盟体系。这其中只有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其他四大汗国的历史则并不属于中国史。这也是把忽必烈算作元朝开国之君的原因。公元1264年忽必烈汗将蒙古帝国的首都从和林迁到燕京(今北京,原金朝中都,金亡后改称燕京),后又改名大都,从此大都正式替代和林成为元朝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271年11月忽必烈接受汉族幕僚的建议按《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大元”。忽必烈用称皇帝、建国号这样的行为表明自己作为正统王朝统治者身份。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继续推行汉法、任用汉族官吏、确立行省制。这加深了他与那些主张维持蒙古旧俗的保守贵族之间的矛盾。忽必烈取得天下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对手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弟弟阿里不哥为代表的主张维持蒙古旧俗的保守派贵族;二是占据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繁荣的南宋王朝。
公元1259年8月11日大汗蒙哥在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战斗过程中身亡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为争夺汗位开始明争暗斗。当时正在与南宋作战前线的忽必烈暗中做好了两手准备:一边调兵遣将继续进攻威胁南宋,一边暗中准备撤兵返回蒙古争夺大汗之位。当时的南宋朝廷已被忽必烈的兵锋所震慑,于是迅速与其达成火线协议:双方约定以长江为界,宋朝每年向蒙古方面提供白银20万两、绢20万匹。当忽必烈完成这一切后率兵北上时阿里不哥也没闲着。
阿里不哥以维护蒙古旧俗的名义攻击忽必烈起用汉人的政策,因此团结了一大批蒙古保守贵族。阿里不哥派出霍鲁海、刘太平等亲信赴陕甘等地任职,然而忽必烈派出的廉希宪等人先到一步并杀死了霍鲁海、刘太平等人,忽必烈取得了与阿里不哥第一轮交锋的胜利。阿里不哥得知自己派出的人被杀后派兵南下燕京和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忽必烈则派出宗王合丹和汉族将领汪良臣等人率领的蒙、汉联军,最终忽必烈的部队凭借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击败了阿里不哥的军队。
1260年底忽必烈率军进入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阿里不哥闻讯逃往杭爱山以西之地,一时间漠北、辽东原来支持阿里不哥的蒙古贵族们纷纷向忽必烈称臣。这时忽必烈以为阿里不哥已不足为惧,于是在留下少量部队驻守哈拉和林后返回了开平府。1261年卷土重来的阿里不哥打败了忽必烈驻扎在哈拉和林的军队,随后与忽必烈派来的援军进行正面交战。一番战斗下来忽必烈得以险胜,然而他并没乘胜追击,得到喘息之机的阿里不哥在十几天后再次卷土重来。
这次双方实力相当,所以一时间难分胜负。最终忽必烈利用漠北连年干旱、缺少粮草而自己的军队却能从中原汉地获得源源不断的供给这一巨大优势对漠北实行战略封锁。1262年末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阿鲁忽倒向了忽必烈,由此引起了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1264年黔驴技穷的阿里不哥终于投降,至此忽必烈已掌握了蒙古国内大部分势力。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
忽必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祖先身上的尚武之风,不过他取得天下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前人打下的基础:忽必烈建立元朝时蒙古人已征服西夏和金国,南宋也已完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相比之下以阿里不哥为代表的保守贵族势力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更为强劲的对手,然而忽必烈从1259年到1264年用了五年时间就打败了阿里不哥,在此之后他用了15年时间才得以完全征服南宋(这还不算之前窝阔台时代、蒙哥时代蒙古人对南宋的打击)。最不被看好的南宋却给蒙古人的征服制造了最大的阻力。
明太祖朱元璋
要说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是显赫一时的外戚;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后周禁军将领;元、清两代则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嬴政、司马炎、杨坚、李渊、赵匡胤、忽必烈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都继承了一定的前人留下的政治资源。
相比之下朱元璋和刘邦、刘秀一样是白手起家的草根布衣。如果非要拿朱元璋同刘邦、刘秀比,那么无疑是朱元璋的起点更低: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长;刘秀头上好歹顶着西汉皇族后裔的头衔;朱元璋在最落魄时甚至当过乞丐。当然我们比的是谁打天下更艰难,而不是比谁的出身更惨。刘邦作为泗水亭长在早年的生活境遇上确实比朱元璋要好,可泗水亭长这个职位并没为刘邦打天下带来什么政治资源。朱元璋在早年生活比刘邦、刘秀更惨是事实。
不过如果单纯只从打天下这点来说刘邦、刘秀和朱元璋一样都没什么政治资源可言。这几个人在起兵创业时基本上处于统一起跑线。朱元璋打天下除了没政治资源之外还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从南到北实现统一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是从北往南打的。朱元璋因此创造了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中绝无仅有的奇迹: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乞丐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从南方统一全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两点上确实是无人可比的。
朱元璋所面临的对手中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骑兵,也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等割据一方的枭雄。1353年陈友谅趁朱元璋出兵安丰之际率兵围攻(今江西南昌)。这次军事行动陈友谅号称出动了60万大军,刚一开战就将洪都抚州门的城墙破坏了30多丈。负责坚守抚州门的将领邓愈迅速集结部队用火铳对汉军进行连续射击,同时在崩坏的城墙上架设木栅工事。最终在朱文正、邓愈将领的顽强抵抗下陈友谅在围攻洪都85天后被迫撤围。
解了洪都之围后朱元璋同陈友谅决战的时刻也到来了:1363年8月朱元璋乘陈友谅进攻洪都受挫之际分兵据守鄱阳湖口以阻断其后路,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生死对决由此揭开帷幕,与此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炮舰对攻。据《国初事迹》记载:陈友谅率大船进鄱阳湖来侵,徐达弃围援之。与此同时朱元璋本人也亲领舟师往征。此战中陈友谅的舰船均是上下三层甲板能跑马的超大型舰船,这已与日后明成祖朱棣以一个大一统王朝打造出来的郑和船队相差无几了。
实在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割据政权的武装力量。在这样强大的敌人面前朱元璋最后能获得胜利实在有些让人意想不到。朱元璋能打败元顺帝、张士诚,陈友谅等人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同时他能从一个乞丐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也证明他有识人用人的政治才能。在那个时代出身比朱元璋好的人有很多,然而最终这个昔日的小乞丐却坐上了皇位。这样的难度系数恐怕在历代开国之君中是无出其右的,更何况从南往北打的朱元璋在地理形势上也不占优势。
清世祖顺治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作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代统治者,然而在此之前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俩已在东北关外经营多年。清朝能入关夺取天下其实和顺治本人没太大关系:顺治即位时只有六岁。事实上是摄政王多尔衮招降了山海关守将吴三桂才使清朝得以顺利入关。顺治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入关后恢复生产、重用汉官、沟通蒙藏、澄清吏治等政治作为,然而在清朝入关打天下的过程中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还能有什么作为不成?顺治能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说是坐享其成并不为过。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i697614607200352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