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公认“得位不正”的四个朝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动荡。虽然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但并非所有的开国皇帝都能获得后世的认可和赞誉。有些皇帝的得位方式被质疑为"不正",他们的统治地位受到了质疑和争议。那么,究竟哪些朝代被公认为"得位不正"?他们是如何夺取皇位的?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权力斗争和阴谋?

一、北宋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一片混乱,战火不断。赵匡胤原本只是后周王朝的一名将领,地位并不显赫。然而,命运却为他开启了登基称帝的大门。

公元960年,后周幼主柴宗训刚刚继位,年仅七岁。赵匡胤看准时机,挥师北伐,实则是借机夺权。他率领大军驻扎陈桥,号召官兵推举自己为新君主。随后,赵匡胤亲自披上黄袍,象征即位成为皇帝。面对赵军的压境,柴宗训无可奈何,只得让出龙椅。

就这样,赵匡胤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兵变,结束了后周王朝的统治,自立为北宋开国皇帝。这一举动虽然平定了战乱,但手段却颇受争议。毕竟,他是通过武力胁迫和欺瞒手段,逼迫合法皇帝退位的。

不过,赵匡胤并非无的放矢。早在他加入后周之初,就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备受周世宗的赏识。周世宗不仅破格提拔他,还将重兵交予他掌管。可以说,正是周世宗的提携,为赵匡胤日后的兵变奠定了基础。

然而,赵匡胤并未就此止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对那些不服从的旧部展开了严厉的镇压。许多曾经的战友和亲信,都在这场政治清洗中遭到牵连。赵匡胤的做法无疑加深了他"得位不正"的嫌疑。

尽管如此,赵匡胤在位期间,还是为宋朝的兴盛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勤勉治理,使国力渐渐恢复;他重视人才,广纳贤士;他注重民生,减轻赋税。正是有了这些政绩,赵匡胤才得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开国英主的美名。

更有趣的是,赵匡胤对于曾经的恩主后周王室,似乎心怀愧疚。他不仅没有加害柴家子弟,反而格外优待有加。这或许是出于对当年提携自己的周世宗的一种报答吧。

二、隋朝王朝:杨坚借力女儿登基

大业年间,北周王朝的统治已经走向了终点。当时的皇帝宇文赟年纪尚幼,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他的皇后杨丽华手中。而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则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军阀。

杨坚出身北周世家,自幼饱读兵书,对统一天下虎视眈眈。他的女儿杨丽华,在年少时就被选入宫中,最终嫁给了宇文赟。借助这一亲缘关系,杨坚逐步介入朝政,成为宇文赟身边的重要谋臣。

然而,宇文赟对杨坚的野心心存戒备,曾多次想要除掉他。杨坚自然了解宇文赟的疑虑,于是暗中布局,先是借助女儿的权势,削弱了宇文家宗亲兵的实力。接着,他又挟私囚禁了宇文赟,独揽大权。

公元581年,宇文赟在狭小的监狱中病逝。杨坚趁机扶植了宇文赟的幼子登基,自己则成为实际的朝政掌控者。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几年后,他以女儿杨丽华的名义,发布了一纸诏书,将北周王朝的江山禅让给了自己。就这样,杨坚以一种极其离谱的方式,登基成为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杨坚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北周王朝的公开侮辱。他不仅囚禁了合法的皇帝,还借助女儿的名义,强行夺取了王位。这种做法在当时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引起了朝野上下的极大震惊和不满。

不过,杨坚并非完全没有资本称帝。在他登基之前,北周王朝已经陷入了极度腐朽的状态。宇文赟年幼无能,朝政一片混乱。而杨坚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统帅本领,多次为北周击退外族入侵,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出现,给了北周一线生机。

更重要的是,杨坚登基后,他果真用自己的政绩和能力,证明了自己可以称帝的资格。他勤勉治国,实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隋朝很快就走上了兴盛之路。他还亲自统帅大军,消灭了北周的宿敌北齐,完成了中国由南北朝到隋唐大一统的伟业。

所以,尽管杨坚的得位方式极其荒唐,但他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政绩和功勋,赢得了天下人的认可。如果说他的得位不正,那么他的统治和功绩,也足以弥补这一缺憾了。

不过,杨坚的做法确实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极其不好的先例。如果一个皇帝的女儿嫁给了另一个王朝的皇帝,那么这个女儿的父亲就可以借机夺取王位了吗?这无疑是对王朝更迭规则的一种极大挑战和冲击。

所以,后世的一些史学家在评价杨坚时,往往会持两种不同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杨坚的得位方式确实存在重大瑕疵,是一种篡夺;但也有人认为,杨坚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政绩和功勋,证明了自己可以称帝的资格。

三、南齐王朝:萧道成寒门子弟夺权

南朝宋明帝在位期间,朝政一度陷入混乱。宋明帝为了稳定朝纲,不得不提拔寒门子弟中的有才之士,作为自己的心腹重臣。其中,一个名叫萧道成的人就是这样被重用的。

萧道成原是一介寒门书生,家境贫寒。他自幼勤奋好学,曾在乡里私塾读书。后来凭借过人的才学被宋明帝赏识,被征召入朝为官。萧道成在朝中表现出色,很快就获得了宋明帝的器重。

宋明帝在位后期,朝中权臣林立,皇室内部也爆发了激烈的宗室斗争。萧道成凭借过人的谋略和勇气,多次为宋明帝化解了危机,扫清了政敌。宋明帝对他的忠心耿耿,信任有加。

随着年岁渐长,宋明帝的健康每况愈下。为了防止朝政陷入动荡,他将萧道成提拔为重臣,并将其列为托孤大臣之一,共同辅佐年幼的刘昱皇帝执政。

然而,刘昱登基后,并未按照宋明帝的嘱托好好治理朝政,反而纵情声色,荒淫无度。朝野上下对他的暴政怨声载道。萧道成看到国家日益衰微,人民遭殃,于是暗中开始策划夺权。

公元477年,萧道成趁朝中发生动乱之际,率领亲信突袭宫城,生擒了刘昱。随后,他迫使刘昱退位,拥立其弟刘准继位,自己则被封为齐王,掌控了朝政大权。

尽管如此,萧道成并未就此止步。两年后,他再次发动兵变,逼迫刘准禅让江山,自立为帝,建立了南齐王朝。从此,寒门子弟萧道成成为了一代帝王。

萧道成夺权的过程可谓曲折离奇,充满了阴谋和权力斗争的味道。他利用宋明帝的信任,逐步扩大自己的权力;他又借助朝中动乱的时机,生擒了刘昱;最后,他更是不惜背信弃义,逼迫刘准禅让江山。

不过,萧道成并非只是一个阴谋家。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努力修复国家的伤痕。他提倡勤俭节约,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他重视人才,广纳贤士;他还注重边防,维护了边境的安全。正是有了这些政绩,萧道成才得以在历史上留下了开国英主的美名。

更有趣的是,萧道成在夺权的过程中,还与另一位人物产生了一段恩怨纠葛。这个人就是袁粲,当时也是宋明帝的重臣之一。在萧道成逼迫刘昱退位时,袁粲曾率领亲信力图反抗,但最终被萧道成击溃。袁粲逃亡途中,还被萧道成的人所杀。

不过,袁粲的儿子袁绍之后来却成为了萧道成的重要谋臣。在萧道成建立南齐王朝后,袁绍曾多次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巩固了统治地位。这一幕,无疑让人感慨万千。

四、元朝王朝:蒙古人征服中原

13世纪初,一支来自亚洲草原的游牧民族开始了他们向中原腹地的进军。他们就是蒙古人,一支善于骑射、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蒙古人的崛起,始于成吉思汗的统一。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各部落团结一致,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成吉思汗先后征服了西夏、金朝和卡拉喇嗷,将疆域扩展到了中国北方。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子拖雷继位可汗。拖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决心向南方的宋朝发起进攻。1233年,蒙古大军攻陷汴京,宋朝的首都沦陷。从此,宋朝的命运就注定了。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蒙古人在拖雷和窝阔台的领导下,持续对宋朝发动进攻。他们采取了一种围而不攻的策略,逐步切断了宋朝的粮草供给线。最终,在1279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投降,结束了长达319年的统治。

就这样,蒙古人以一种彻底的武力征服方式,结束了中国长期的南北朝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元朝王朝。忽必烈被推举为元朝开国皇帝,从此掌控了整个中国的江山。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得位方式无疑是极其不正常的。他们没有任何合法的继承关系,更没有任何禅让的程序,纯粹是凭借武力征服了中原。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蒙古人并非只是一味地掠夺和杀戮。在征服中原之后,忽必烈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以巩固自己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他采纳了中国的科举制度,重用汉人官员;他推行了元代的新政,恢复了农业生产;他还下令修建了大运河,方便了全国的物资运输。

正是有了这些政策,蒙古人才得以在中国执政近百年之久。尽管他们的得位方式极其不正,但他们最终还是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成为了一代新的统治者。

当然,蒙古人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中原地区遭遇了汉人的强烈反抗,包括著名的红巾军起义和刘伯温领导的农民起义等。这些起义给蒙古人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动荡。

五、权力之争永无止境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动荡。无论是赵匡胤黄袍加身,还是杨坚借力女儿登基;无论是萧道成寒门子弟夺权,还是蒙古人征服中原,他们的得位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正"。

赵匡胤本是后周的重臣,凭借军事实力和人脉资源,他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后周幼帝退位,自立为宋朝开国皇帝。尽管他的做法被视为顺应天命和人心,但其暴力手段和后期的清洗镇压,也让他背上了"得位不正"的骂名。

杨坚则是借助女儿杨丽华的皇后身份,逐步介入朝政,最终囚禁北周皇帝,发布诏书将江山禅让给自己,建立了隋朝王朝。他的做法无疑是对北周王朝的公开侮辱,引起了朝野震惊。

萧道成更是一介寒门书生,凭借宋明帝的提拔成为重臣。在宋明帝去世后,他逼迫刘昱退位,拥立傀儡皇帝,最终自立为帝,建立南齐王朝。他的得位之路可谓曲折离奇,充满阴谋和权力斗争。

至于蒙古人,他们干脆是以武力征服的方式,结束了南北朝割据,建立了统一的元朝王朝。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得位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所未有。

这四个朝代的开国皇帝,虽然最终都用自己的政绩和功勋赢得了人心,但他们的得位方式却都存在着重大瑕疵,被后世质疑为"得位不正"。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皇帝的做法也许正是顺应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大势所趋。在那个时代,权力的争夺无处不在,阴谋和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他们只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已。

更有甚者,他们的做法甚至为后世的一些野心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比如石敬瑭,这个无耻之徒就是借助契丹军队的力量,推翻了后唐王朝,自立为帝,建立了后晋王朝。他的做法无疑是对传统王朝更迭规则的一种极大挑战和冲击。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得位不正"的皇帝们,其实只是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大潮中,顺水推舟而已。他们的做法虽然存在瑕疵,但也许正是这些瑕疵,才让他们得以在那个残酷的时代生存下来,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皇帝的得位之路都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先例。它们既挑战了传统的王朝更迭规则,又为后世的一些野心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这或许就是历史的残酷之处,它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为未来埋下隐患和祸根。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65483811179627059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