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朱元璋驾崩之后,将皇位传位孙子朱允炆,是为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立即着手削藩,激起燕王朱棣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最终朱棣打进南京,取代朱允炆做了皇帝。

那么,当年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而不是朱棣,究竟打的什么算盘?难道以朱元璋的谋略,预料不到儿子会造孙子的反吗?

其实,朱元璋的算盘打的啪啪响,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而已。

朱元璋传位给孙子朱允炆的理由有三个:符合礼法,符合情感,符合大局。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符合礼法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在礼法上嫡长孙的继承顺位排在嫡长子之后,其他嫡子之前。

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嫡长孙,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嫡长孙就是嫡长子的嫡长子。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不需讨论。

而朱允炆是不是朱标的嫡长子,情况就复杂一些。

朱标的原配元妃常氏,是常遇春长女。洪武四年(1371年)册封为皇太子妃,洪武七年生子朱雄英, 洪武十一年(1378年)生子朱允熥。

但在生下朱允熥之后仅12天便去世了,时年仅二十四岁,史书未载其死因,但据推断大概率是难产而死。

常氏去世之后,朱标将次妃吕氏扶正,被册封为太子妃。《明史》和《明实录》没有记载吕氏被册封为太子妃的具体时间,只有《胜朝彤史拾遗记》称时间在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常氏去世的同一年。

在此之前一年,即洪武十年(1377年),吕氏已经为朱标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朱允炆。

从时间来算,朱标长子是朱雄英,次子是朱允炆,第三子是朱允熥。其中,朱雄英、朱允熥是朱标原配所生,自然是嫡子无疑。而朱允炆是朱标继室所生,算不算嫡子呢?

在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嫡子指的是正妻所生的儿子。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是次妃,应该是庶子,但当吕氏被册封为太子妃之后,成了朱标的正妻,此时朱允炆的身份,当然也就从庶子变成了嫡子。

确定了朱允炆的嫡子身份之后,咱们再来看朱允炆是不是朱标的嫡长子。

洪武十五年(1382年),8岁的朱雄英因病夭折,次子朱允炆即成为朱标的长子,由此确立朱允炆成为朱标的嫡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孙了。

因此,从礼法上来说,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是完全符合礼法的。尽管,在历史上的皇位继承中,嫡长子去世后,嫡长孙继位的情况并不多,但原因多出于维护朝政稳定等原因,这个我们以后再说。但从皇家往下,无论是王公贵族的爵位继承,还是普通富贵之家的家业继承,都严格遵循嫡长孙优先于嫡次子的原则。

朱元璋太爱朱标,符合情感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龙凤元年(1355年)出生于太平府。此时的朱元璋还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明太祖,只是元末起义军中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军阀而已。

1355年3月,朱元璋的上级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仅为左副元帅,名义是“三把手”,但这支军队是朱元璋一手带起来的,在军中威望极高,所以实际指挥权仍在朱元璋手中。

9月,朱元璋设计除掉了郭天叙和张天佑,彻底从名义和实际上掌握了军队,正式成为一方军阀。10月,朱标出生。

双喜临门的朱元璋极为高兴,当时正在率军攻打集庆,得到长子朱标出生的消息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半年后,朱元璋第三次攻打集庆终于得手,改名为应天府,此地成为他日后一统全国的根据地,为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第一个儿子出生已经足以令朱元璋兴奋,而在朱标出生前,朱元璋除掉了政敌,扫平了障碍,在朱标出生后,朱元璋又拿下了集庆,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好事连连,朱元璋认为是朱标为自己带来了好运,自然对这个儿子极为喜爱。

朱标六岁时,朱元璋就让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

朱标十岁时,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同时立朱标为世子,此时就已经确定了朱标未来接班人的地位。这一年,朱棣才4岁。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登基称帝,朱标被立为皇太子。这一年,朱棣8岁。

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冯胜兼右詹事,其他如胡美、廖永忠、邓愈、汤和、刘伯温等等,都在太子东宫中兼职。

毫不夸张的说,朱元璋给朱标配备了一套跟自己差不多的班底,可以说对朱标百分之百的信任,完全不设防。说得难听点,如果朱元璋有个三长两短,朱标可以马上继位,掌控全局。

朱元璋对朱标是如此的喜爱,以至于当朱标病逝的时候,65岁的朱元璋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几乎哭晕在灵柩前。事业上,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成为九五之尊,但人生上,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生三大不幸,朱元璋尝了个遍。

悲痛之余,朱元璋唯有将哀思寄托在朱标的儿子们身上。朱标四月病逝,八月祔葬,九月朱元璋即宣布册封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钦定其为皇位接班人。

从感情上来说,朱元璋也更偏向朱标一脉,自己最喜爱的儿子英年早逝,走在了自己前面,没能当上皇帝,那么这个遗憾就让朱标的儿子来弥补吧,把皇位传给朱允炆,也算朱元璋的一点私心吧。

尚有外敌环伺,符合大局

王朝皇位的更迭,不仅要考虑礼法和情感,更需要考虑的是大局。

朱标病逝后,朱元璋并非没有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曾召群臣于东阁门议立太子,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百官谁都不敢多言,只有八十岁的翰林学士刘三吾说道,“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朱元璋听后不答,大哭而入。

这里有三个问题,百官为何都不敢多言?立燕王为何不行?朱元璋为何大哭?

首先,按照朱元璋当年的安排,他的二十四个儿子都被封到各地为王,其中的九个塞王拥有重兵,尤其是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威名大振”,众大臣生怕说错了话,得罪了朱棣,或者其他塞王。万一自己推选的,不是将来的皇帝,岂不是自找麻烦。

其次,刘三吾说,如果立朱棣为太子,那么在朱棣之上,还有建藩西安府的秦王朱樉,建藩太原府的晋王朱棡,这俩分别为朱元璋第二子、第三子,是朱棣的哥哥。按照宗法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怎么能跳过哥哥,立弟弟为太子呢?

最后,朱元璋大哭是因为他实在太为难了!按礼法,应该传位给朱允炆;按能力,应该传位给朱棣,但无论怎么做,都难以兼顾。如果朱标还活着多好啊!所以,朱元璋在听到刘三吾的话后,触动心情,悲痛难抑,才会“大哭而入”。

最终,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并最终设计了一个自以为完美的方案:朱允炆继位当皇帝,众多儿子为藩王,如果发生外敌入侵,诸王可以抵御。而如果发生内乱,诸王则可以相互牵制。

所以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虏不靖,诸王御之!”而朱允炆反问:“诸王不靖,孰御之?”这个问题时,朱元璋没有回答。儿孙们自相残杀的事他当然不希望发生,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如果燕王朱棣造反,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牵制,也兴不起什么大浪来。只是这话不能明说而已。

可是,令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三年之后,有着杰出军事才能的秦王朱樉病逝,六年之后,曾多次出征北元的晋王朱棡病逝,史载“太祖震悼,哀恸不已。”

两个能够牵制朱棣的藩王相继病逝,令朱元璋精心安排的局势出现了失衡。

但这个时候,朱元璋已经71岁了,生命已然走到了尽头,他再也没有能力和时间来进行重新安排了,只能聊胜于无的做了两件事。

一是在晋王朱棡死后一个多月,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显然此举为安抚,希望朱棣能尽心辅佐朱允炆。

二是临死时留下遗诏:“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此举是为了帮朱允炆最后一把,保证皇位顺利交接。

但这两个措施,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朱棣要造反,朱元璋挡不住了!

只能说,人算不如天算,纵然朱元璋机关算尽,但他算不到朱标会早逝,算不到朱樉、朱棡也走在了他前面,算不到朱允炆登基后会如此急于削藩,算不到自己只能活71岁!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元璋死后仅一年,朱棣在燕京造反,以为国“靖难”之名,誓师出征。建文四年(1402年)攻入燕京,拜谒孝陵(朱元璋墓),然后在奉天殿即皇帝位,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皇帝生涯。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4973144416797224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