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临死前,大喊6字被后世耻笑千年,如今却成为现代人的口头禅

董卓被称作“东汉掘墓人”。东汉王朝虽然摇摇欲坠,但是再坚持个几十年还是没问题的。然而经过董卓的一番折腾,东汉王朝彻底玩完。

不过董卓也没落得好下场,他在临死之时喊出的六个字,让他彻底沦为笑柄。

很多人只是将这六个字当做笑话,其实这六个字背后隐藏了很多东西。看懂了这六个字,才能看懂董卓为何失败,才能看懂人生。

董卓也有落魄时,他差点就被汉灵帝处死,也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

很多人喜欢从董卓出生开始扯,确实让人无语。其实扯不是问题,但是也要扯出点水平不是?不仅要扯出些新意,还要能够和最后的主题有所联系。

所以,这里我们从董卓差点被汉灵帝处死这事说起。因为这件事情颠覆了董卓的人生观,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董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地方上打转。虽然也积累了一些军功,但是不足以入朝为官。

在地方上做官是有天花板的,董卓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想办法进入朝堂。但是这需要一个契机,因此董卓只能等待。

公元184年,随着张角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轰轰烈烈的黄巾之乱爆发了。别人都觉得这是危机,唯独董卓从中间看到了机会,一个登堂入室的机会。

当时,北中郎将卢植因为得罪了监军宦官,被罢官打入大牢。当时卢植正在指挥朝廷大军围攻张角。张角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换谁去接替卢植都能立下大功。

于是董卓散尽家财,给宦官送去一份大礼,换来了一纸诏书,得以接替卢植。

董卓本以为可以轻松击败张角,到时候凭借军功封侯拜相。但是他疏忽了一点,那就是他的才能远不如卢植。

人家卢植不仅是当世大儒,同时还知兵法,擅战阵,可谓是文武全才。董卓大概也就战场上的功夫比卢植高一些,但是为帅者,又不用上阵杀敌,功夫再高又有何用?

于是,不出意外,董卓败下阵来,久攻不下张角。他看情况不对劲,害怕汉灵帝怪罪,又掉头攻打张宝。张宝号称“地公将军”,部队和张角的一样,乃是黄巾军精锐。结果董卓再次铩羽而归。

几个月下来,董卓劳而无功,反而还损兵折将。汉灵帝很愤怒,后果很严重。

于是,董卓也被打入大牢,和卢植做了邻居。

汉灵帝原本打算把董卓秋后问斩的,如果他真的把董卓斩了,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麻烦事了,也就不会有三国。

事实上,还没到秋天,汉灵帝就下旨大赦天下。至于原因,无外乎发生天灾人祸。汉灵帝每年都要大赦天下,人们都见怪不怪了。

可问题是,董卓竟然因此被放了出来,这就离谱了。说好的十恶不赦呢?董卓打了这么大的败仗,怎么还能被放出来?

很显然,背后有高人帮他。而这个高人,应该是汝南袁氏中的某人。在当时,能有这能量的,不是袁逢就是袁隗。此二人,一个是司空,一个是司徒,皆位列三公。

汝南袁氏门生故旧无数,而董卓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他们才会出手相救。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董卓还有利用价值。

而经过此事,董卓也顿悟了一个道理:靠自己是行不通的,想要成事,还要靠别人。而这也是他此后的行事准则。

靠着袁家翻身,董卓反客为主,把持朝政

董卓虽然从大牢里放了出来,但是被一撸到底,成了一介白衣。

当然,袁家既然把他弄出来,自然不会就这么不管他了。于是,在袁家的帮助下,董卓以中郎将的身份,随同皇甫嵩前去平定凉州的叛乱。

后来皇甫嵩因为宦官的谗言被罢官,新任主帅乃是司空张温。这张温显然与袁家不对付,因此处处限制董卓,不给他立功的机会。

可惜张温不是打仗的料,他派出六路大军,结果五路大败。只有董卓这边略有小胜,得以全身而退。

这原本算不上啥功绩,但是在袁家的帮助下,董卓依然被册封为斄乡侯,食邑一千户。

凉州的战事前前后后打了五年,在此期间,董卓不断招兵买马,重用当地人士。加上招降、俘获的叛军,最终他组建出一支忠于自己的西凉铁骑。

而这支军队,便是董卓的根基所在。

此后,朝廷两次调动官职,让董卓交出兵权,都被他以各种理由给搪塞过去了。

再然后,东汉朝堂上,外戚与宦官的争斗愈演愈烈。大将军何进便采纳袁绍的建议,召各路兵马入朝。想借助地方势力来对付宦官。

有意思的是,这主意是袁绍出的,这人选也是袁绍建议的。当时得到征召的几路兵马,皆是与袁家有关联之人。袁绍到底想做什么,就很耐人寻味了。

董卓是靠袁家翻身的,袁家有令,他不敢不从。于是日夜兼程赶往洛阳城。

谁知何进中途变卦了,他派出种劭,要求董卓撤军,然而却被董卓拒绝了。笑话,董卓是袁家的人,他听命于袁家,而不是何进,更不是朝廷。袁家没要他退兵,他自然不会退。

这也就是为什么董卓在实力不济的时候,还敢无视朝廷命令。

但是城中情况不明,他也不敢贸然进城,于是选择了屯兵城外,观望一番。

结果,让他看了一场“十常侍之乱”的好戏。董卓诛宦官,护送少帝回宫。他突然发现,城中群龙无首,自己竟然有执掌朝政的机会。

他先是吞并了何进、何苗的部曲,后来又通过威逼利诱,认了吕布为义子,吞并了丁原的部曲,一跃成为洛阳城中实力最强的人。所有人的生死都在他一念之间。

残暴不仁,倒行逆施,最终身首异处

说实话,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出乎董卓预料的。他原本只是想借助袁家的力量,混个封侯拜相就行了。然而,此时的他已经凌驾于整个朝堂之上。

这就好比一个人原本只打算混个经理当当,突然有一天,让他去做董事长。做经理,他知道该做些什么,考虑些什么。但是做董事长,该做些什么、考虑些什么,他是一脸茫然的。

董卓的才能,指挥一场几万人的战斗就是极限了。他连十几万人的大军都指挥不好,更没可能治理一个几千万人口的国家。

他连朝堂是如何运作的都不知道,因此他出于思考惯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依靠袁家。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旧无数。只有得到袁家相助,他才能彻底在朝廷站稳阵脚。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董卓决定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的时候,特意找来袁绍商量。

因为袁绍手里有兵,是袁家当时在朝堂上的实权派。董卓毕竟是个武将,在他的观念里,谁的兵多谁才说了算。

可惜董卓和袁绍没谈拢,董卓当时气得都拔剑了,但硬是不敢动袁绍。毕竟他不想撕破脸,他还想依靠袁家。

结果袁绍连夜逃离洛阳城,然后在老家招兵买马,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这下怒了:我顾念交情,放你一马,结果你却想要我的性命?既然如此,那就一拍两散得了。

于是他下令处死在洛阳城的袁氏族人,自此。董卓与袁家彻底决裂。

然而,董卓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他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驾驭朝廷,只能凡事硬来。他允许士兵肆意劫掠百姓,同时在朝堂上大开杀戒。反对他的人,全都被处死。一时间,人人自危,没人再敢反对董卓。

他不知道的是,此时,一张针对他的大网已经布下。

公元192年,董卓前往未央宫。当他刚经过宫门的时候,李肃等人冲了出来,用长枪刺向董卓。董卓大惊失色,急忙高呼:“吾儿奉先何在?”

原来,董卓自从得到吕布后。就长期将其留在身边,以为护卫。谁知,吕布却举起方天画戟,用力刺向董卓。口中大喝道:“奉旨讨贼,董卓纳命来。”

看懂了董卓,也就看懂了人生

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一生。董卓到死都不敢相信,他最看重的吕布会背叛他。

其实,董卓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盖是因为他一开始就错了。

他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因此老想着借助外力来取得成功。但是他没想过,别人为何要帮他,只可能是因为他有利用价值。说白了,还是他本身有些实力。

袁家如此,吕布亦是如此。吕布为何投靠董卓?因为当时董卓强势。至少看上去强势。

后来王允让吕布意识到,风向变了,董卓这棵大树要倒了。他自然会选择背叛董卓。

事实上,董卓从未成为过大树。他也从未想过要成为大树,他满脑子只知道去依靠他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指望依靠吕布。

外力可以借助,但不能依靠。如果董卓当初多提升自己的能力、结交权贵,掌握朝堂自然轻而易举,也不至于四面树敌。他如果勤于磨炼武艺,那么在关键时刻,也就不需要依赖吕布。

他也许打不赢吕布,但是当时的情况,只要逃出城门就是胜利。长安城中尽是他的人马,到时候诛灭吕布也是轻而易举。

一些人之所以人生一塌糊涂,正是因为他抱着和董卓一样的想法,凡事都指望别人。人,唯一可以依靠的,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再然后就没有了。

事事依靠父母,等父母撒手人寰了,又该依靠谁?所以,真正该依靠的,还是自己。不想努力,还想快意人生。那估计只能洗洗睡了,毕竟梦里啥都有。

一个人,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别人,结局就是董卓这样。最后他的项上人头成了吕布的收藏品。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741412856379856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