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后的荣光:嘉庆继位后力挽狂澜,将皇权推上巅峰

流转大员,稳固皇权

乾隆三十八年冬至,乾隆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将撰写好的遗诏封存于玉匣当中,并对着大清先帝的牌位起誓:所立皇十五子永琰,若其不贤,亦愿潜夺其算,令其短命而终,毋使他日贻误。

在乾隆眼中,倘若不是所立永琏、永琮早逝,平庸无奇的嘉庆根本不可能入围储君人选。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考虑,这才对着列祖列宗起誓,不惜以自己儿子性命来作赌咒。也许此时这位自命清高的十全老人已经在为这风雨飘摇的大清江山产生了深深忧虑。

转眼来到了嘉庆四年正月,89岁的乾隆帝因感染风寒骤然崩逝,被压制4年的嘉庆帝完成了权力交接,成为大清新一任君主。此时的大清虽无外患,但内忧不止,天理教起义军一路攻入紫禁城,白莲教起义如山呼海啸般涌来,席卷着大清的半壁江山。

此时,朝局动荡,至高无上的皇权日益衰微,就在众人以为嘉庆帝对此无力回天时,这位平庸无奇的帝王突然开启了雷厉风行的改革。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也就是乾隆崩的第六日,嘉庆帝不顾群臣非议,大封皇室成员,特别是自家兄弟及侄、孙辈。

仪亲王永璇著总理吏部事务,成亲王永瑆著总理户部并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睿亲王淳颖著管理理藩院事务,定亲王绵恩著管理步军统领事务,武备院事务著定亲王绵恩总理,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著肃亲王永锡兼理……《嘉庆朝上谕档》

不难看出,嘉庆帝通过大规模的册封,将用人、外交、军事悉数过渡到皇族成员手中,即利用宗法制中的血缘联系来巩固皇权。

嘉庆帝画像

如此一来,皇室诸王逐渐渗入中央部院等军政衙门和职能机构。纵观清代历史,自八旗入关之后,除了康熙帝大规模让宗室诸王参政以外,尚未有其它帝王倚重宗室理政。

对于康熙而言,允许皇子从政乃是沿袭满洲传统,以培养他们在政治中的应对能力。但轮到嘉庆执政时,大清入关已过百年,政治结构相当稳定,如果不是皇权如临大敌,断然不会提拔宗室成员入主核心机构。

事实证明,嘉庆帝的这番任命收获奇效。原先被乾隆姑息纵容的权臣,牢牢把控中枢机构,欺上瞒下,串联互通。待到宗室成员与之形成抗衡后,皇权便迎来了暂时的巩固。

整肃军机处,打破祖制

雍正七年,因西北战况紧急。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由此成立。

大清帝国的心脏——军机处

军机处成立后,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处置近乎全部的事务。和珅把权所依托的职务正是执掌军国政要的军机大臣,所以嘉庆帝若要亲政,就须先从制度上消除之军机处所遗留的弊政。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嘉庆帝宣泄三年的怒火,严厉申斥军机处存在的副封现象。所谓副封,乃是地方大员在向皇帝上奏时,会夹带一份文书送到军机处。

如此一来,军机处甚至会比皇帝提前知晓地方发生的军政大事,皇帝就成了军机大臣的玩偶。对此,嘉庆一阵见血地提出:“奏折俱应直达朕前,俱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除此之外,还以和珅为反面例子,做杀一儆百之用。

此皆和珅意图专擅,惟恐有人参劾举发,是以行知各省抄送折稿,前已降旨饬禁。 嗣后严行禁止, 毋许再用副 , 致干重咎。《清史稿》

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动用宗室力量,嘉庆不惜打破祖制,着成亲王永瑆在军机处行走,按照当时的名列排次来看,皇兄永瑆成为首辅军机,辅佐皇帝共襄国事。

本朝自设立军机处以来,向无诸王在军机处行走。 正月初间,因军机处事务较繁,是以暂令成亲王永瑆入直办事。《清仁宗实录》

有清一代,定制军机大臣需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内中挑选。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永瑆的入局,彻底打破了宗室与臣僚的平衡,通过分权来使皇权高枕无忧。

嘉庆读书像

在这之后,嘉庆将分权做到了极致,废除了军机大臣任意挑选的旧制,规定军机章京由内阁、六部从中书、理藩院、笔帖式中定额挑选,平衡各机构的权力分配。

可以说,嘉庆对军机处的改革,使得军机大臣得权力大为削弱,同时将军机处的集权一分为四,进而将皇权推上巅峰。

停止议罪银,清除乾隆朝积弊

乾隆朝后期,吏治腐败、朋党遍布朝野,流靡一气,犯罪官员皆通过议罪银制度逃脱罪责,致朝廷言路阻塞,法制失常。于是诏求直言,恢复法制也成了嘉庆帝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的举措。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也就是乾隆驾崩当日,在办理完一切丧葬事宜后,嘉庆就迫不及待地开辟言路,表达出改弦更张的决心。

求治之道,必期明目达聪,广为咨诬庶民隐得以周知;治天下之道,莫要于去奎蔽。古帝王达聪明目,兼听并观,是以庶绩咸熙,下情无不上达 。

这封谕旨无论是从发出时间还是内容来看,都似乎有所意指。倘若不是皇父乾隆晚年纵容官员,堵塞言路,就不会造成如今混沌的官场风气。

嘉庆帝求言纳谏的决心无可撼动。他迅速自己的谕旨付诸于实际行动,重新议定了乾隆晚年的尹壮图案。

乾隆晚年纵情享乐,纵容贪腐,公开将议罪银制度摆上台面。竟惹得礼部侍郎尹壮图几次直言上书,反对其用 “ 议罪银” 敛财,请永停此例,并在奏折中严厉批判当时的官场风气。

这篇奏折使好大喜功的乾隆勃然大怒,于是派尹壮图前往各省展开调查。但各省督抚知道尹状图前来,早已沆瀣一气,将账本篡改隐匿。

无功而返的尹壮图被交刑部议处,朝中大臣打算议以死刑,乾隆虽对其厌恶至极,但深知忠臣不可杀,于是法外开恩,批准其辞官归乡。

乾隆令贵妃与嘉庆帝幼年像

嘉庆早在皇子时期,就对于议罪银制度深恶痛绝,故认为似尹壮图如此直言敢谏之臣,应当重用,于是继位后立即平反,并召入京城授予官职。这不仅意味案件发生逆转,还预示议罪银制度彻底退出大清舞台,这对于风雨飘摇的皇权而言,无异是一次极大的强化。

结论:

乾隆在位六十年,拓疆四宇、六下江南、成就十全武功,大清的文治和武治于此时达到顶峰。但因为帝王个人的好大喜功,纵容姑息,大清朝迅速由巅峰走向衰落。待到嘉庆帝继位时,朝堂上权臣当道,国内农民起义也是层出不穷,别说安稳治国了,就连基本的皇权都无法保障。为了扭转皇权与国势的衰落,嘉庆雷厉风行的开展改革,虽没有遏制清王朝继续衰败的趋势,但却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从这一点来说,嘉庆这个守成之君已是勉尽其责了。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547728474592107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