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宗室制度有多离谱?不农、不商、不仕,生来就是混吃等死

兜兜转转,今天终于要写明朝的宗室制度了,说起来,大家印象里的明朝宗室制度就是典型的“养猪”制度,所有的藩王生下来都是由朝廷供养,然后越积越多,最终活活拖死了大明。

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对,因为明朝宗室制度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甚至和朱元璋初衷背道而驰,当然更改这个制度的就是明成祖朱棣了。

这位老哥因靖难起家,自然得防着自家兄弟一把,最终演变成日后的不农、不商、不仕的三不宗室制度。

那么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宗室制度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承元制,藩王出镇制度

一般来说,前后承接的朝代在一些制度上总会一脉相承,而元朝的宗室制度就是典型的藩王出镇制度,即藩王镇守边疆,只负责武备,内政则交给朝廷派遣的官员治理。

虽然藩王手握军事,也有可能会谋反,但不管怎么闹,最终还是自家人继承皇位,肉也是烂在锅里,所以这个政策被朱元璋学了去,利用藩王出镇边疆,既能防备外敌,又可以震慑朝廷权臣,一举两得。

毕竟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淮西勋贵集团,虽然是自己建立大明的根基,但也是朱元璋最为不放心的一批人,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文官。

勋贵掌握兵权,文官掌握朝政

勋贵掌握兵权,文官掌握朝政,这两个成为明初政治的两大势力,为了防止他们联合,朱元璋硬生生制造了藩王势力,将一帮儿子都分封于边疆和内地,其中边疆的塞王实力较强,打破了以往武将守边的传统。

但不管如何分封,儿子就这么多,为了削弱和平衡,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蓝玉案大力打击勋贵,又利用空印案、郭桓案惩治贪官污吏。

但朱元璋总不能将他们彻底杀光,毕竟还要依靠他们维持政权呢,日后皇帝强硬开明还好,一旦昏庸,这两个势力必然会威胁皇权,为了避免皇权旁落,朱元璋又废除了几千年的丞相制度。

最终让文臣、勋贵以及藩王三股势力相互制衡,就可以确保皇权稳固。

当然,毕竟是自己儿子,朱元璋在俸禄方面,也是非常丰厚:

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缎匹岁给匠料,拨王府自造——《明史 · 食货志 · 卷五十八》

大头就是米和银了,一年禄米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而明初官员俸禄是多少呢?一品官一年禄米三百石,俸钞三百贯,至于从九品一年禄米只有七十石,俸钞三十贯,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然,这个钱不是白拿的,之所以给他们这种优厚的俸禄,是要防卫边疆,可不是让他们生孩子玩的。

明初藩王,黑色为塞王

比如宁王朱权,被分封于大宁,为了防备蒙古人,需要养八万带甲兵士和六千的战车,以及朵颜三卫的一万五千骑兵:

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而且宁王的土地也不是宁王一个人的,还需要将这些土地分封给底下的勋贵,勋贵又分封给千户和百户,最终形成了宁国的封国体系。

这些都需要宁王自己给钱,朝廷可不会出一两银子。

这就是朱元璋这种塞王的目的,让他们成为朝廷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责任重大。

因而塞王门为了切身的利益,不敢把朝廷的钱都拿去吃喝玩乐,需要拿出很大一笔钱用于巩固边疆的,这可比日后防卫边疆的总兵们好多了。

亲王守国门,远好于天子守国门

总兵们可以喝兵血、吃空饷,外敌入侵,打不过可以溜,反正就呆几年,留下一个烂摊子给下一任。

但藩王没办法,世代都在这里,没了啥都没了,为了鼓励士卒守卫,自然也不敢肆意压榨,甚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点小恩小惠也是必然的。

更重要的是,塞王需要世代镇守,世子们也必须从小学习军事,耳濡目染,哪怕再不行,总会冒出一两个懂军事的后代出来。

这么一看,亲王守国门,远比日后天子守国门要好很多:

岁出塞上,抚绥军士,以备将来与胡大战。即目世子长成,塞上调兵,令世子还国,父子更相轮替,往来塞上,帅大势军马,以练风霜。亦且父出,子守其国;子出,父守其国——《太祖皇帝钦录》

而在朱元璋时期,塞王出征记录屡见史书,比如第八次北伐是由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合作领军出征,第九次北伐由燕王朱棣单独领军,此后还有秦王朱樉出征甘肃,楚王朱桢征讨湖广诸蛮等等。

可以说,初期给这么多米禄很大一部分是抵扣了王府本身的军事行动的。

别看藩王权力很大,但和汉、晋的实封还有很大区别,藩王只居住在封地,封地内的地方事务和财政权力都是朝廷的,拥有的仅仅是一定的军事权力而已。

而到了后期,朱元璋也意识到藩王过多的危害,先定下了降爵和嫡长子继承制,后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进行改制。

朱元璋定下的降爵为嫡长子继承制

宗室爵位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

降爵何嫡长子继承制

皇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十岁立为世子,长孙立王世孙,其余子嗣则十岁后封为郡王。

郡王嫡长子为王长子,嫡长孙为王长孙,其冠服视为二品,其余儿子封为镇国将军,其余孙子封为辅国将军。

而后郡王曾孙授奉国将军、郡王四世孙为镇国中尉、郡王五世孙为辅国中尉、郡王六十以下皆授奉国中尉,而后不在降爵。

洪武二十八年改制

俸禄降低:亲王从五万石减至一万石、郡王从六千石减至二千石;

权力降低:藩王只有战时指挥权,平时军队的管理和人事任免权力交由朝廷;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实际上这只是纸面上的降低,实际降低更多,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刚刚改制,朱元璋下令给代、肃、庆、辽这边地五王府的岁禄仅有五百石,其他藩王也只有数千石而已。

降低后的宗室俸禄

朱元璋此举就是自己做恶人,提前削藩,就是为了给建文帝朱允炆减少一些压力,但没想到朱允炆还是玩崩了。

建文帝朱允炆时期:强力削藩,贬为庶人

说实话,朱元璋此前的削藩已经极大限制宗室权力了,朱允炆只要修修改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朱允炆继位后直接大刀阔斧的削藩,而且手段过于低劣,直接强行贬为庶人,步子迈的实在太大了。

先是将周王贬为庶人,迁徙到云南蒙化居住,而后削齐、湘、代三位亲王为庶人,期间湘王自焚以证清白,没多久,又削岷王为庶人。

短短一年,五位亲王被废为庶人,其他藩王更是人人自危,最终逼的燕王朱棣靖难了。

明成祖朱棣时期:削藩、不仕、不商、不农,宗室彻底沦为累赘

朱棣靖难,自然防备其他兄弟,更不会允许兄弟们手握兵权,因而稳定局势后,就开始着手削藩。

其手段就是恩威并施,骄纵的齐王和谷王被废为庶人,借机敲打其他宗室,一些识趣的宗室开始主动要求削弱。

要么如周王主动上书请求削去自己三卫,要么被朱棣迁到其他地方,比如辽王和宁王等等。

经过朱棣一系列削藩手段,朱元璋时期的藩王势力彻底被削弱了,并且朱棣制定了严苛的藩禁政策:

1、不仕、不商、不农;

2、王府不得朝命,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领一钱一物;

3、不得随意出入城池,即使省墓,也要申请许可后才行,更不允许随意出去游玩;

4、宗藩不得参政统兵,坐食岁禄即可;

5、王府之事涉及到地方衙门,必须上报朝廷;

6、禁止朝臣与外藩往来;

7、藩王不得进京,朝廷禁止诸王以奔丧、朝觐、请命等任何理由入朝。

在一系列严苛的藩禁政策下,这些藩王除了荣华富贵之外,其余一无所有,彻底成为朝廷的累赘。

宁王朱权日后成为艺术家

而且他们又不能经商、务农,更不能做官,直接导致宗室们想要活下去,只能指望岁禄了。

明成祖之后,越来越低的俸禄

而后,这些禁令越来越严苛,而且俸禄也越来越降低,毕竟朝廷也意识到,庞大的宗室会给朝廷带来沉重的禄米负担,因而从明宣宗之后,多次直接或者间接削减宗室的俸禄。

朱元璋和朱棣时期还是实物米的,到了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改为兑付的时候改实物米为四,折钞为六。

禄米的裁剪

要知道,米才是最值钱的,大明宝钞在弘治时期相当于废纸,换句话说,这些藩王能买的米远不如明初,也让宗室禄米发放直接减少一半。

大明宝钞

但这样还没结束,到了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的时候,又规定,宗室禄米直接全部折银发放,而各地折银的标准又不一样,但整体都是低于当地米价的。

但仅过几十年,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的时候,又设定《宗藩条例》,将宗室禄米折色标准进一步下调,其中亲王不变,郡王以下几乎降低一半左右,更远不如明初。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裁撤

比如郡王,明初禄米是一千石,到了弘治十四年(1501年)是五百石,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则降低三百石(注,大明宝钞基本就是废纸)。

而爵位最低的奉国中尉,禄米一年仅有八十石,几乎和从九品官员一样了。

毕竟省下来的钱可以修道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更大的坑还在后面。

不少宗室为了多赚钱口粮,拼命生孩子,导致需要的宗室禄米越来越多,为了遏制这种风气。

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朝廷宣布,藩王的宗禄永为定额,即不管宗室人数多少,宗禄额度是固定的,生多生少,获得的禄米都是一样的,反而人越多,吃的越少。

显然,如此庞大的宗室人数下,能够获得的宗禄更少了,不过当时仅限于河南、山西、陕西这三个藩王较多的省份。

永为定额后的发放

到了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下令所有藩王宗禄都为定额。

全部永为定额

当然,如果按时发放还好,但朝廷时不时拖欠,甚至折钞发放,其实根本就没多少。

根据《万历会计录》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的时候,当年宗禄发放实际额为713石,但根据实际统计,支付银两仅有一百万两左右。

《万历会计录》

数据来源:

根据黄宇嘉《明代“宗禄问题”之研究》,明朝宗室开支最高为156万两白银,其中嘉靖初年为61万6911两,万历初年为125万6276两,天启永为定额后为156万7524两

而且还时不时拖欠,亲王、郡王还好,家大业大,但奉国将军这些低级别的宗室就麻烦了,他们就靠着宗禄吃饭,一旦拖欠,日子比普通百姓还差,毕竟百姓还能务农,他们真的啥也没干,除非犯罪。

所以很多中下层的宗室为非作歹,毕竟只要不是谋反这样的大罪,又不会死,顶多被囚禁或者前往中都凤阳。

有人说,亲王肯定不一样,那得看是谁,和帝系血脉相近,日子肯定不错,比如福王朱常洵,老爹大手一挥,就是四万顷地,最后让步到二万顷。

但和帝系血脉太远,就不行了,比如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楚王一案,抄家后加上旁系,仅有十万两白银。

楚王是朱元璋第九个儿子朱桢一系,两百年了,和万历血脉太远了,楚王主家虽然过的滋润,但旁系日子早就困顿不堪,得知楚王送两万两银子给朝廷,当即劫掠,最终闹出了震惊大明的“楚宗劫杠案”。

当然,侧面也看出中下层宗室的困顿,不然也不会组团去劫掠了。

明思宗崇祯时期:宗室允许参加科举

即便每年支出只有一百多万两,但对于明末困顿的财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根据明末徐光启在的统计,到了明末,宗室人数已经有了二十万人居多(顾诚先生的推算)。

其中明朝灭亡前,亲王有28位,郡王有224位,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中下层宗室,而且很多都是生活困顿,甚至时常欠禄米,成为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

早在万历二十三年(1959年)的时候,万历就允许宗室子弟放弃宗室身份以儒士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做官,但未能真正实行。

到了天启年间,才有宗室参与科举,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这两朝参与宗室人数不少,但中举的仅有40人,考中进士的仅有13人,他们被称为宗室进士,且官职都不高,对于解决庞大的宗室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

因而到了崇祯八年(1635年)的时候,崇祯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即让宗人府举宗才,然后朝廷考核后授予官职,但刚提出,就遭到文官的反对。

毕竟宗人府掌握人事权,会让大量宗室进入官僚体系,形成新的势力,这不符合文官们的利益,因而极力反对:

宗室改授,适开侥幸之门,隳藩规,溷铨政——《明季北略 · 卷十一 · 宗秩改授》

这是当时礼部侍郎陈子壮的奏疏,而后几经波折,依旧未能得以实行。

毕竟科举,一帮吃喝玩乐或者困顿的宗室,如何竞争这些从小读书的士人,但如果直接举荐,那就不一样了。

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而后大明再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解决宗室问题了,最终在王朝覆灭下,成为一群待宰的羔羊。

所以,后人常说,大明是被宗室吃垮的,的确有失偏颇的,但不能说没有,只是没有后世夸张的那么大而已。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4729796158358068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