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见过一个老领导,退休前大权在握,谁涨工资,谁晋级,可以说是一手抓,不说他对手下是否公平,他退休后根本没几个人尊重他
他每次去他以前的科室办事情,都会遭受刁难,不是手续不够就是把他往外推,回回气个够呛,就这样他退休没有5年就死了,死前对自己的孩子说以后一定要移民到国外去。
反过头来我们再来聊聊吴三桂
清朝定都北京之后,吴三桂就显得地位比较特殊。
他在多尔衮没全面推行剃发令的之前,就已经剃发易服成为了清臣。一方面他在为清朝效力,另一方面他只接受追剿李自成余部的任务,并表示对南明弘光政权“不忍一矢相加遗”。
清初的降将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以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为首的三顺王,他们基本上是主动投降,而且属于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嫡系部队。
一种是洪承畴、祖大寿等这些投降的俘虏,虽然有嫡系部队,但也都打散了。
第三种就是吴三桂、姜瓖等这些迫于形势投降的明朝军官,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多尔衮也不放心让吴三桂单独行动,一定得给吴三桂找个搭档。像吴三桂这样的猛人,一般的搭档可看不住他。所以多尔衮早期给吴三桂配备的搭档,是清初亲贵王爷当中,性子最火爆的英亲王阿济格。
吴三桂的造反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明末武人的一种典型心态在行动特征上的反馈。
从李自成灭亡明朝开始到南明灭亡这段时间里,明朝武将基本上是望风而降,有马科、唐通这种人,手握军队,李自成来时投降李自成,多尔衮来时投降多尔衮;有王辅臣这种人,先为农民军,后来为明军,再后来为清军,再后来与吴三桂起兵,紧接着又投降清朝;有姜瓖这种人,先投李自成,再投满清,最后又反满清;还有李成栋、
这些武将的种种行为叠加到一起,不禁想问一句:他们有过家国观念吗?看他们的事迹是没有的,向谁投降都是靠着自己的利益行事,并不在乎儒家思想观念和道德规则,也就是黄宗羲所讲的:不识礼义,喜虏掠,轻去就,缓则受吾节制,指顾簿书之间,急则拥兵自重,节制之人自然随之上下。
吴三桂觉得他就是清朝的沐英,而且清廷不可能在云南大规模追杀八旗兵,肯定得依靠他来维持西南边陲的稳定。甚至吴三桂在昆明的平西王府也设在了前明黔国公府的旧址上。
吴三桂下定决心造反的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1673年,尚可喜上书奏请撤藩,吴三桂得按照套路也上书客气一下,也得要求撤藩。
哪知道十九岁的康熙帝不按套路出牌啊,当场就说“好的”。吴三桂的撤藩,在法理上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
不过真正让吴三桂下定决心造反的最后一根稻草,还真不是康熙帝下令撤藩,而是云南巡抚朱国治。一部叫《我孝庄》的神剧,里面把朱国治演绎成一个公忠体国的大忠臣。实际上呢,历史上的朱国治不是什么好鸟。按照汉唐的标准,朱国治就是个酷吏
从吴三桂的角度讲,这还没撤藩呢,工资就不如数发放,是不是很让人寒心?
个人野心与利益集团的推动
吴三桂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包括他的旧部、李自成和张献忠农民军的残部,以及对清廷不满的野心家等。这些人在云南地区生活多年,已经有了稳定的利益基础,他们不愿意放弃现有的权力和财富,因此极力反对康熙的削藩政策。
康熙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决定对三藩进行撤并,这直接威胁到了吴三桂的权力和地位。
康熙的削藩政策一步步剥夺了吴三桂的权力和军队,使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同时,清廷对吴三桂在云南的军费开支提出质疑,并指责他私自开采铜矿、银矿,进一步加剧了他与清廷之间的矛盾。
康熙在得知朱国治被杀后,一怒之下处死了吴三桂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和大孙子吴世霖等,这进一步激怒了吴三桂,使他下定决心反清。
虽然吴三桂在起兵时已经61岁高龄,但他可能仍然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应对这场战争。同时,他也可能认为此时不起兵反清,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后果。
吴三桂作为明朝旧将,可能对清朝的统治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他手下的将士中也不乏对明朝有深厚感情的人,这些因素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