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杀人八百万”,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数百年的“大毒瘤”

黄巢起义:大唐盛世的余晖与门阀制度的衰亡公元884年,曾经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军走向覆灭,起义领袖黄巢兵败身亡,这段历史事件中,除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揭示了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下,门阀制度走向衰败的必然趋势

“冲天香阵透长安”:黄巢起义的社会根源

黄巢起义并非简单的农民起义,其根源在于唐朝中期以来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衰落,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而此时,曾经辉煌的科举制度也逐渐被门阀世家所垄断,寒门子弟上升通道被堵塞,社会阶层固化,“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比比皆是

黄巢本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自幼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因出身商贾之家,屡试不第,壮志难酬,“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这句诗句中,既有年少轻狂的豪情壮志,也蕴藏着对不公命运的愤懑和抗争

烈火焚城:黄巢起义军与长安豪门的血色碰撞

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聚集了大量的豪门贵族,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面对城中豪门贵族奢靡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起义军的蔑视和敌意,愤怒的火焰被彻底点燃

“满城尽带黄金甲”,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在起义军的怒火下化为灰烬,宫殿楼宇被焚毁,豪门宅邸被洗劫一空,无数的达官贵人、名门望族在这次动乱中丧生,他们精心保存的族谱牒文也被付之一炬

黄巢起义军的暴行固然应该谴责,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是长期以来社会矛盾积累到极点的一次总爆发,门阀制度的腐朽和没落,以及他们对底层百姓的残酷剥削,才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根源

红颜薄命:唐僖宗与黄巢姬妾的生死对决

黄巢兵败后,他的数十名姬妾被俘,唐僖宗为了重振皇室威严,决定拿这些女子开刀,以此来震慑那些“不忠”于朝廷的士族豪门,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女子中,很多都出身名门望族

“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一位黄巢姬妾的慷慨陈词,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唐僖宗的脸上,也揭露了唐朝统治阶层腐败无能的本质

最终,这些女子被唐僖宗下令处死,她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挽歌,也预示着腐朽没落的门阀制度,终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

历史的拐点:从黄巢起义到五代十国门阀制度走向终结

黄巢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却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也彻底摧毁了延续数百年的门阀制度

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乱世之中也孕育着新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寒门子弟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而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门阀世家,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黄巢起义,就像一场狂风暴雨,冲刷 了旧时代的腐朽和没落,为中国社会转型开辟了道路,从此以后,中华帝国告别了门阀政治,科举制度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90222178370748966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