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坑了大孙朱允炆

朱元璋搞分封一是为了解决边防问题,以藩王来守边,同时也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避免大明中枢在发生危机时无人勤王。但这一安排虽然保证了皇权对边军的控制,却也导致了燕王对建文帝皇权的颠覆。

公元1368年正月,吴王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元洪武。但初建的大明马上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分离:政治中心在东南,军事中心在北方。

由于元顺帝在撤离北平之后其军事力量和政治机构并没有遭受重创,还不断发动军事进攻想收复失地,所以,大明就必须在北方沿边驻扎精兵,防御、攻击蒙古军队。

但如果以勋贵来镇守边地的话则容易发生边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东南中枢的事,为了防止外重内轻的局面对皇权可能造成的冲击,朱元璋就大封子弟为王,以藩王来充任边将,给大明守卫国门。

洪武二年(1369)四月,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在沿边要塞分封王国,分别为:燕王、宁王、辽王、谷王、代王、晋王、庆王、秦王、肃王。

由于这九王是承担守边的重任,所以被称为“塞王”。

另外,在内地,朱元璋还同时分封了周王、齐王、楚王、潭王、鲁王、蜀王等诸王。这些藩王配备有护卫精兵万六千人,牧马数千匹,手里都有兵。

边王和内王不仅是抵抗边患的主力,同时也是应对朝廷危机勤王的主力,避免发生大秦当年因为没有搞分封在天下大乱时无人勤王的危局。

洪武五年(1372),设置亲王指挥使司,每府设置三护卫,护卫甲士数量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像宁王朱权,就是妥妥的强藩,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其麾下的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如果是险要之地,遇到紧急军情,朝廷在其地的镇兵也要接受藩王的指挥,和护卫兵一样受藩王调遣。

比如,1390年正月,朱元璋命令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讨伐北元残部,颍国公傅友德和定远侯王弼跟随出征,受晋王和燕王的节制;1391年四月,燕王朱棣督傅友德等诸将出塞…

同时规定,朝廷调兵,会有御宝文书发于守镇官,守镇官在收到御宝文书之后还必须得请示藩王的指令,方可发兵。没有藩王的指令,不得发兵。

诸王不仅有强大的兵力,每年秋天的时候还会率领军队巡边,远涉不毛,通过打猎的方式来震慑北元势力。如此,虽然起到了对北元势力的震慑作用,但也增强了诸王对麾下军队的统摄力度。

在军事领域,将军对军队的指挥力度不仅来自自上而下的权力,更是以时间为杠杆形成的粘合力。诸王和边军的不断磨合只会增强他们对边地军事力量的控制力。

由于诸王常常与在当地练兵的勋贵一起行动,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强了藩王和勋贵之间的粘合力。为什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有大量的勋贵临阵倒戈,就是因为他们早就在守边时认可了燕王的能力,和其有很深的渊源。

随后,朱元璋又允许塞王干涉军务,尤其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这两位被委以重任的藩王,他们数次将兵出塞,又筑城屯田,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都归其节制。

如此就形成了晋王节制西北、燕王节制东北,统率诸王并互相制衡的格局。

洪武二十六年(1393)三月又下诏,晋王和燕王有干涉朝廷重大军务的权力,为了防止继任之君被权臣绑架的事发生,朱元璋还给了诸王干涉朝廷事务的权力。

也就是说,诸王手里不仅有兵,有节制地方镇兵的权力,还有干涉朝廷军务、政务的权力。就像西晋的藩王一样,朱元璋一手激发了诸王的不臣之心,给了他们叫板幼主的权力。

大明的强藩是太祖一手培养起来的 图源/剧照

这还不算,朱元璋甚至还给了诸王举兵清君侧的权力:“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燕王朱棣为什么敢公然发起靖难之役,原因就在这里。

为了保证相关制度的长期执行,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颁布了《皇明祖训条章》进一步明确了天子、亲王、大臣的职责和权力。由此,诸王居于险地、拥兵自重,能够干涉军务和政务的权力也被合法化,外重内轻的格局已经形成。

又是历史的痼疾。

这一点,早就有人提醒过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叶伯巨上书:“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

这是在诸王尚未就国时叶伯巨就给朱元璋打预防针,结果被洪武皇帝以离间骨肉的罪名给处死。等到诸王在边地坐大之后,朱元璋和太孙都感觉到了藩王的威胁。

对于自己的设计,朱元璋曾经自豪地说:“朕将防御边患的重任都交给了诸王,可保证边境无事,这样你就能坐享太平呀。”

但朱允炆根本不认为这是好事:“诸王可以搞定边患,但要是诸王造反,谁来抵挡呢?”

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何如?”

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老皇帝再次默然,也只能如此。

读史至此,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朱元璋是打了一手烂牌,不应该大肆封王,又将诸王放在要地,还统摄重兵。其实,朱元璋熟读历史不可能不明白藩王的危害,对于藩王,朱元璋也设计了相关制衡方案,比如,西北的晋王和东北的燕王相互制衡,然后以勋贵镇守西北来制衡沿边诸王:

1389年二月,凉国公蓝玉练兵四川;1391年二月,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凉国公蓝玉备边陕西,靖宁侯叶升练兵甘肃;1392年三月,宋国公冯胜等十四人署理陕西、河南、山西军务…

为什么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陕西,抚慰秦中父老,就是为迁都西安做准备,完了用朝廷的政治优势和勋贵的武力优势来钳制沿边诸王。即使朱标后来去世,但朱元璋的初衷并没有改,还是在将资源向西北倾斜,以保证迁都之事能在继任之君手里完成。

可见,对于制衡诸王,朱元璋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只要是一名优秀的政治选手,都会设计相关制衡藩王的方案。

但朱允炆还是对诸王的威胁充满忧虑,在朱元璋还在世时他就在思考削藩的方案。对于此,黄子澄的对策是:“诸王的护卫兵也仅够自保,如果他们造反,就发朝廷大军直接讨伐,汉朝的七国当年不也很强大吗,照样被灭了。”

文臣就是文臣,根本没有对现有条件进行分析就敢说大话,说建文帝是被文臣所误导是一点没错。

朱允炆即位之后,高巍和韩郁先后上书建议:“采用汉朝主父偃的推恩策,将北方诸王封在南方,将南方诸王调换到北方。”

这样,诸王在离开他们经营数年的大本营之后也就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所作为,朝廷也可以从容地进行削藩。

户部侍郎卓敬也建议建文帝:“燕王雄才大略有高帝的风采,不如将其改封南昌,这样也好控制。”

可见,对于削藩,大明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直接削,一派主张徐图。但由于黄子澄等人掌握了话语权,于是朱允炆初上位就大刀阔斧进行削藩:先是下诏诸王国吏民要听朝廷的节制,接着又下诏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官员;洪武三十一年(1398)八月,废周王为庶人;建文元年(1399)四月,湘王畏惧,自焚而死;齐王、代王、岷王被废为庶人。

面对即将落下的屠刀,燕王朱棣遂于1399年七月正式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结果大家都知道,由于朱允炆同时得罪了勋贵和宗室,造成统兵大将大部分根本就不给他卖力,纷纷投靠燕王,再加上燕王的运动战确实打得出神入化,最终实现了问鼎应天的意志。

其实就算朱允炆不削藩,燕王都有可能造反。洪武三十一年(1398)三月,晋王朱棡去世,燕王失去制衡一家独大。五月,太祖朱元璋驾崩,整个大明已经没有能压制燕王的强势人物。

十月,姚广孝就劝朱棣进行起兵,还让袁珙给朱棣相面,说:“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

当时,朱棣的反应是:王意益决。

要知道,此时朱允炆只是废了周王,而且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和张信掌管北平都指挥使也是十一月份的事,朱棣在十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造反。

可见,朱棣早就有造反的想法。

燕王早就有造反的想法 图源/剧照

没办法,朱棣的军功和能力决定了他有叫板皇权的实力:朱棣就国之后,徐达数次奉命备边北平,朱棣长期跟随徐达学习军事;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与晋王率师讨伐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征虏前将军颍国公傅友德听二王节制;三月,咬住投降,太祖大喜;洪武二十四年(1391),督傅友德等诸将出塞,败敌而还;洪武二十八年(1395)正月,率总兵官周兴出辽东塞;二十九年(1396),率师巡大宁,败敌于彻彻儿山,又追败之于兀良哈秃城而还;三十一年(1398),率师备御开平…

由此可见,朱棣的标签不仅是藩王,还是军功派,加上他长期统率诸王和勋贵,在军队中有极大的威望,在太祖驾崩之后,肯定会对帝位有想法,认为三个哥哥都已经去世,怎么着都该自己上位,所以不肯向建文帝下拜。

这是朱棣方面的主观意愿。但建文帝也将削藩的寒意吹向了燕王,为什么他先对周王动手,就是因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周就是削燕王的手足,朱棣怎能不明白。

所以,不管是朱棣自己的主观意愿,还是来自朝廷方面的客观因素,燕王造反几乎不可避免。

由于太祖生前给了诸王靖难的权力,所以朱棣造反在名义上也没什么压力。况且,建文帝违反祖制改革官制也给了朱棣造反的理由。说朱元璋坑了大孙也一点不过分。

建文帝的问题不仅在于没有军功、威望、违反祖制,他最大的问题是拔高文官的地位侵犯了勋贵和宗室的利益,失去了实力派的支持,失败,也正常。

但建文在当时的情境下唯一能联合的似乎也只能是文官。可是,文官一没实力,二局限性太大,怎么可能是宗室和勋贵的对手。

种种原因,让建文帝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削藩而失去皇位的大一统帝国的皇帝。

朱棣在成功问鼎之后出于防备诸王复制他的行为的考虑也必须得进行削藩:建文四年(1402),徙谷王于长沙;永乐元年(1403),徙宁王于南昌,削代王、岷王护卫;永乐四年(1406),削齐王护卫,废为庶人;永乐十年(1412),削辽王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谷王因为谋反被废;永乐十八年(1420),周王献三护卫…

成祖削藩有三个手段:将塞王徙封内地;削弱诸王的护卫,使之不能与地方上的镇兵抗衡;寻找借口直接废为庶人。

相比建文的急切心理,成祖显然更淡定,对于有实力的藩王先内徙,完了再找借口继续削弱其势力,就是其他藩王,也是先削弱其兵权,再进一步打击,而且是以时间为杠杆分批次进行削藩。

如此,就避免了藩王的强烈反弹以免给中枢造成震荡。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要是建文能采取成祖这样温水慢煮的方式也不至于败得那么不体面。

在经历了宣宗时的汉王、武宗时的安化王和宁王的叛乱,大明进一步限制诸王的权力,规定:诸王受封后不得入朝,即使朝廷出现危局也不能勤王;诸王的行动范围大大缩小,不准出城,就是出城扫墓也得奏请…

三百六十度锁死了藩王的发挥空间。

之后,大明的藩王就彻底成为了只享受富贵而没有任何自由的特殊群体,直到明朝灭亡。

可以说,没有军功加持、能力有限,建文帝很难顺利度过太祖之后的权力过渡期,但朱元璋给藩王的权力太大也绝对是造成朱允炆悲剧的主要原因。

说朱元璋坑死了大孙,也一点没错。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910087372242996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