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字希直,号正学,浙江宁海人,生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方克勤是元朝的进士,父亲方克恭是明朝的进士,母亲林氏是著名学者林彦法的侄女。方孝孺从小就显示出了超群的才华和对学问的热爱,他八岁能诵《诗经》,十岁能作诗,十二岁能通《周易》,十四岁能解《孟子》。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要求他勤奋好学,不求名利,以忠孝为本。方孝孺也不负父亲的期望,他勤于读书,广泛涉猎,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涉猎医药、天文、地理、音律等诸多领域,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方孝孺的启蒙老师是宋濂,宋濂是明初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主张以《易经》为根本,以《孟子》为宗旨,以《中庸》为法则,以《大学》为行动,提出了“易孟中大”四书的学习方法,强调“致良知”和“致中和”的修养目标,倡导“仁政”和“教化”的治国理念。方孝孺十九岁时,拿着自己写的《杂诫》一文,拜宋濂为师,受到了宋濂的赏识和教导,深受其影响。方孝孺在宋濂门下学习了三年,期间还曾代宋濂写过一篇《灵芝甘露论》,得到了朱元璋的赞赏,被誉为“良胜汝师”。方孝孺从宋濂那里学到了儒学的精髓,也树立了自己的学术主张,他认为《易经》是“天地之道”,《孟子》是“人道之学”,《中庸》是“圣人之道”,《大学》是“君子之道”,他主张“以易为本,以孟为宗,以中为法,以大为行”,强调“以心求心,以心通心,以心致心”的心学思想,倡导“以仁为本,以义为用,以礼为制,以智为辅”的仁政主张。
方孝孺虽然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但他并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志在匡扶社稷,辅佐明君,实现仁政教化。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读书不为官,为国家社稷。
读书不为名,为天下苍生。
读书不为利,为自身修养。
读书不为欢,为心灵解脱。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420481943962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