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明成祖朱棣戎马一生,为什么谥号却是“文”?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以血腥内战夺得帝位、并屡次御驾亲征的明成祖朱棣,其谥号居然为“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在朝野之中被明人称为“太宗文皇帝”。朱棣之所以能得到这一看起来与其人设不太相称的谥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下令编纂了一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朱棣以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支持,集全国之力,完成这次对中华文化的全方位总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棣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那么,朱棣为何对修这么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有如此大的执念?宁愿不惜代价,投入不可估量的成本。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登基后始终存在的统治合法性危机。这一切,还要从他是怎么登上皇位开始说起。

不光彩的皇位之路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传奇一生,是从江淮地区的小农开始的,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底色,正因如此,他最重视家庭与亲戚关系。朱元璋对那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百般猜忌,通过兴起胡惟庸案、蓝玉案之类的大案,将他们尽行诛杀,但对自己的儿子却是一万个放心。立国不久后,朱元璋就把儿子们都封为亲王,派往各地封国,虽然他们没有行政权,却握有军权,特别是北方沿边的几个年龄较长的王相当于战区司令,个个亲统大军、公侯以下悉听节制。封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的一位。

日后的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此时朱元璋还只是集庆(今南京)附近地区的一个军阀,被强敌陈友谅和张士诚左右夹击,离九五之尊的地位还很遥远。自然也没有人能预料到,这个在战火中诞生的襁褓婴儿,日后又在战火中登上皇位。由于年纪较长,朱棣作为塞王之一,被封到前大元帝国的首都——北平,负责今河北地区的防务,确实是较受重视。这里直面蒙古威胁,其所属军队也多百战之师。早在洪武后期的金戈铁马中,他就已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

若说朱元璋还能游刃有余地操纵这些权势惊人的藩王们,可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且不说他非常担忧自己镇不住这些叔叔们,接受正统儒家教育的朱允炆意在文治,在方孝孺等亲信的辅佐下,很想大刀阔斧地改变爷爷朱元璋所建立的开国体制。那么,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们,就成了最大的阻碍。建文帝朱允炆亲政的第一要务,就是削藩,这个过程并不平静,伴随着皇室内斗固有的严酷,最终周、齐、岷等王,或废或囚。

建文削藩。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削藩,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经历3年战争,最终夺下皇位。虽按正史载,朱允炆听闻朱棣破城后自焚而死。但事实上,朱棣入宫只见到一具焦尸。朱允炆未死的传言,自永乐时期也就流传开来

作为塞王之一,兵多将广的燕王朱棣,更是建文君臣的眼中钉、肉中刺。朱允炆已经开始暗中动手,朱棣的大批军队得到调令,北平三司也是来监视朱棣的耳目。眼看山穷水尽,不如先下手为强,更何况他朱棣不服这个文弱的侄子。建文元年(1399)夏,朱棣在北平起兵,随即控制了北平附近区域,靖难之役爆发了。

靖难之役持续4年,从实力对比来说,朱棣(燕军)与朱允炆(南军)相当悬殊,燕军不仅兵力远少于南军,而且朱棣的地盘狭小,长期只能控制北平布政使司的几个府(相当于冀中南地区)

但朱棣在军事上有自己的优势,他本人极富军事才能,用兵棋高一筹,燕军又为久经战阵的边军,战斗力非南军可比,而且他还用计夺取了同是塞王的弟弟宁王的精锐蒙古骑兵,使得燕军具备极强的机动性。反观南军虽多,但朱允炆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又喜欢微操指挥,朝廷的统筹指挥很成问题,南军虽不乏盛庸、平安这样的杰出将领,也曾经有过东昌大捷这样的胜绩,但仍屡屡败于燕军。

建文四年(1402),朱棣抛弃之前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消耗战,而是兵贵神速,绕过屡攻不克的重镇济南,直接奇袭南直隶。燕军铁骑飞速渡江,兵临南京城下,百官作鸟兽散,南京投降。朱棣九死一生,终于登上那本不属于他的皇位。

然而朱棣把侄子赶下皇位,却赶不走侄子的幽灵,他已经开始意识到,朱允炆的噩梦将会伴随他的余生。以下我们将要提到的两点,将和《永乐大典》的编纂有着莫大的关系。

篡位者的梦魇

建文帝去哪儿了?这是朱棣直到死都深受困扰的噩梦,甚至一直到今天,人们都在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按正史记载,朱允炆在听闻朱棣破城后自焚而死,朱棣以礼厚葬了朱允炆。但事实上,朱棣进入宫中,看到的只是焦尸而已,谁都说不清那是不是朱允炆。朱棣对外必须咬定朱允炆已死,否则这个皇位就无法名正言顺地继承,那就成了明目张胆的篡夺。然而,连他自己本人都不相信朱允炆已死,否则就不必派遣胡濙在外调查20年。综合各种史料,今日的历史学家基本达成共识:朱允炆没有死,而是逃出生天隐姓埋名。

朱允炆未死的传言,从永乐起就已流行开来,进而贯穿整个明代。明代中后期的大学者,从王世贞到钱谦益,都认为建文帝未死,张居正还曾向万历皇帝讲述朱允炆逃亡西南的故事。明初的史料到今天十不存一,明人如钱谦益能掌握的一手资料比我们丰富得多,这些明代大家都一口咬定,恐非空穴来风。再加上朱允炆消失时,玉玺也一同失踪,这就更为可疑。就如今日所传下的史料,分析之后,都丝毫不能得出朱允炆已死的结论。

那么逃,又能逃到哪里去?这也是今日历史学者争论的焦点。传言指向西南最多,认为朱允炆跑去了云南、巴蜀或广西,但对于他做了什么,各种传言版本却高度一致——在庙里当和尚。此外,全国各地甚至是南京眼皮子底下的江浙,都有建文帝归隐于此的传言。后世为争夺朱允炆在哪里避难的笔墨官司层出不穷,但对于他究竟去了哪里,实际上不可能考证清楚,也没有必要深究。关键是,我们要从如此层出不穷的朱允炆逃亡的传说中看出人心所向,正是施行文治和宽仁的朱允炆深得民心,包括士大夫在内的历代明人才会不断制造其传说,这其中隐含的是对朱棣暴力篡夺皇位与统治的不满,是其合法性不足的深刻写照。

所以刚刚登上皇位的朱棣,面对的是一大批拒绝合作的文臣。他的方法也很简单:杀杀杀。

但人是杀不完的,朱棣也明白自己缺乏统治合法性,所以他的应对举措是——我要做得更好,比我爹还要好,我要让你们看到,只有在我的带领下,大明帝国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位于江苏省南京午朝门公园内的血迹石,相传为建文帝帝师方孝孺颈血所染

永乐大帝的文治武功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朱棣兢兢业业,与同样立足高远的其父朱元璋比起来,甚至更具开阔进取之心,敢于策划大手笔,办成了明代其他皇帝都没有、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北平蒙古、南定安南、重开运河、编纂大典、舰队航海、万国来朝。正因如此,朱棣被尊称为“永乐大帝”。

朱棣把家里的事情解决了,可邻居却又来捣乱了。永乐初年,大明帝国的边境并不安定。南边有安南挑衅,北边有蒙古袭扰。作为军事天才,朱棣是不可能放弃横刀立马的,他巴不得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些。永乐时期,明朝发动两次规模巨大的对外战争——五征蒙古与南灭安南。

南灭安南,朱棣并未直接指挥。曾经是我国一部分的安南,在朱棣登基不久后发生政变,胡朝取代陈朝。按理说,这是安南的私事,本与明朝无干,但安南是大明正儿八经的藩属国,不能不知会宗主国就随便造次,王位继承是要得到明廷承认的。这种篡位之举严重违背儒家政治观念,明廷当然不予承认,惊惧之下,胡朝道歉求饶,并同意明军护送陈朝后裔回国复位。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圈套,复国军居然被安南军队袭击,连明使节都随之被害。朱棣被彻底激怒,随即组织大军全力攻伐安南。安南能这样猖狂,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年曾经抵抗住了蒙古铁骑,所以自信过度。但此时的明军仍然处于神挡杀神的境界之中,在名帅张辅的指挥下,明军不到一年时间便平定安南,俘虏了胡朝国主。朱棣也不再打算扶持什么新王朝,索性直接把安南全境改为了交趾布政使司,设立府州县,使安南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征安南。永乐五年(1407)明军两路大军用不到一年时间平定安南之乱,将其全境改为交趾布政使司,设立府州县,是朱棣在位期间“武功”之重要体现

《皇清职贡图·安南国夷官》,清,门庆安等绘,纸本,现藏故宫博物院

蒙古是朱棣的老对手,也是朱棣磨砺战争艺术的老师。此时北元不复存在,蒙古分裂为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部,兀良哈部的地盘是明朝之前的大宁都司辖区,对明朝还比较听话,没惹出什么乱子。瓦剌、鞑靼却经常袭扰边境。第一次北征,朱棣没有亲自出马,但全军遭遇了胪朐河惨败,可以说是丢尽大明军队的脸。不喜欢日常政务、只喜欢舞刀弄枪的朱棣找到了发光发热的新动力,自此之后,他先后四次御驾亲征蒙古,不管瓦剌还是鞑靼,谁不听话就是一顿爆捶,打得蒙古各部只能落荒而逃。此时的明军特别是京军三大营在朱棣的锤炼下,也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不将任何对手放在眼里。一直到正统前期,明北边都没有太大的威胁,这无疑是朱棣横扫草原的功绩。朱棣如此频繁的亲征,在中国历代统一王朝的帝王中是少有的,他如此痴迷于打击蒙古,归根结底是想将蒙古高原纳入大明帝国的外交秩序之下,彻底解决华夷之争,使自己能比肩汉武唐宗,立足于中国古代帝王的顶峰。

五征漠北。瓦剌、鞑靼经常袭扰边境,朱棣五次亲征北伐,虽然未能彻底解决漠北问题,但一直到正统前期,明北边都没有太大威胁,正是朱棣横扫草原的功绩

朱棣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屡次出征,离不开大运河的重新开通,这也是永乐大帝带给中国最重要的影响之一。龙兴北方的朱棣不喜欢南京的风土,从登基的第一天起就盘算着早日回到朝思暮想的北京,不过北京毕竟没有宏大的宫殿,必须等宫殿竣工,才能一锤定音。到永乐十九年(1421),随着今日故宫的彻底竣工,朱棣正式宣布迁都北京。但北京附近农业并不算发达,供养不起上百万人口的消费,需要从南方源源不断输送粮食北上。

正是为此,朱棣重新疏浚了已被淤废的元代会通河,他令工部尚书宋礼主持,经历艰辛的工程,解决了运河山东段的巨大水利障碍,京杭大运河随之全线贯通。大运河自此一通,一直到晚清,始终都是贯通全国南北最重要的交通线路,对于已经分裂多个世纪的中国南北的融合、对全国市场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的大运河上,千帆驰过,络绎不绝,但海上也都是明帝国的巨舰。如果说明朝276年间有什么事情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最为闪耀,那郑和下西洋一定能列名于中。但要知道,没有朱棣倾其所能地热切支持,如此庞大的航海活动不可能实现。永乐大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创举,恐怕是令郑和下西洋,扬国威于万里。但他如此倾心支持烧钱的航海事业,原因也正是为争取合法性。

朱元璋为明代的外交创立了一套独特的体制——朝贡体制,他规定明朝只与明确建立朝贡关系的国家进行外交与贸易,并且来华需要经过烦琐严格的程序,所携的货物船只也受到严格限制。这套机制并不考虑大规模的贸易盈利,而是纯粹为了建立一套井然的国际秩序,凸显明朝天下之主的地位。但是朱元璋本人并不热衷于对外扩张势力,洪武时期缔结朝贡关系的国家极为有限。

朱棣却不然,看着来贸易的国家就这么几个,他非常不满,于是派遣太监郑和率巨型舰队,在20年内七下南海和印度洋出巡,这就是名垂千古的郑和下西洋。原因有二:一是为寻找可能逃亡至境外的建文帝;二是为从根本上缔造天下之主的局面——各种犄角旮旯的小国家都来拜我朱棣了,说明我才是天命所在的杰出帝王,你们还有什么不服的?

郑和舰队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其中的旗舰“宝船”一艘可坐上千人,远望如山一般,整个舰队有近3万将士与之随行,比今日航母舰队出巡还要有威慑力。但除去收拾自不量力的海盗和平息个别国家的战乱外,郑和舰队是一支和平之师,携带着大量货物,一路上以缔结外交关系和贸易为主。每到一国,郑和就和当地统治者友好会面,宣扬国威,邀请他们加入朝贡体系。正是有赖于郑和的不辞劳苦,东南亚、南亚的大量国家被纳入明朝朝贡体系之中,不少国家的国君亲自来到中国朝拜。宫廷里的各国使节络绎不绝,朱棣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可是实实在在实现了自己策划航海的目的,所以更要不断地倾力支持下一次航海。

郑和宝船模型。郑和舰队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旗舰“宝船”一艘可载上千人。有赖于郑和一路上缔结和平的外交关系,东南亚、南亚的大量国家被纳入明朝朝贡体系之中,不少国家的国君亲自到中国朝拜

郑和下西洋实在是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的壮举,但七次远航所消耗的经济储备也非常严重,不说制造船只和后勤的巨大开销,由于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发展贸易国而非赚钱,实际上朝贡贸易也是赚少赔多,这样的壮举之所以能最终实现,离不开朱棣的全力支持,但其他皇帝就未必有这样的心力。更重要的是,朱棣是一个真正具有天下之主雄心抱负的皇帝。在他看来,明朝不应仅仅居于东亚,而该是世界之主,他的各式对外开拓之举,都是为能让自己实实在在地成为华夷秩序的独尊统治者。

明代金锭,出土于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现藏湖北省博物院。左侧金锭铸有铭“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永乐十七年(1419)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铭文表明,这件金锭使用的是在西洋购买的黄金。右侧金锭则是永乐十四年随驾银作局销熔所铸

修《永乐大典》的根本原因

以上壮举,每一件拿出来,都足以彪炳史册,但这些真的就能赢得士大夫的心吗?恐怕不然,只有行为举止符合儒家伦理规范,才能堵住悠悠之口。可朱棣本身就有谋逆之举,大家是不会心服口服的。这些士大夫如果不跟自己同心同德,三天两头有人写书骂人,自己的合法性根本禁不住这样的冲击。那怎么办呢?朱棣想出的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就是修书。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12月下封面《永乐时代:篡位者的盛世图景》,全景式再现永乐皇帝从登上皇位到开拓治世的文治武功

对朱棣来说,修《永乐大典》绝不是心血来潮,或者是因为自己有多么钟爱文化,而是有着十分明确的现实意义。对他而言,能修这么一部书,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总结起来,可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粉饰太平。自古以来,以国家力量修成大部头典籍,都是国力强盛、文教昌明的标志。想要修书,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行政运转和繁荣的文化环境,金戈铁马的乱世或是昏君在位的衰世,自然不会顾得上修书,能修得成大书,本身就是国力的重要体现。朱棣想要追寻他的大帝梦,想要营造歌舞升平的社会气象,能修成《永乐大典》就绝不只是锦上添花了,而是建设永乐盛世的核心举措之一。

明“万国来朝”石印,长5.3厘米,宽5.3厘米,纽高2.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二是抓住士大夫的心。中华文明极重传承,而传承的主要载体,正是典籍。朱棣愿意以国家力量修一部前所未有的大书,将世上现存的文献都保存下来,即使是再痛恨朱棣的士人,也得承认这是一件对文化极有裨益的大好事,也再难说三道四。这是一项非常能收服士大夫之心的举措。

三是给读书人找事干,让他们没空找自己的麻烦。在朱棣刚刚继位的那两年,士人阶层对他的敌意是非常明显的,何况建文帝还下落不明,搞不好哪天就有人举起反旗,振臂一呼。但如果能做些事情,把全国大量士人都集中起来,达成“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效果,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四是实现朱元璋未完成的心愿,提高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修一部前所未有的大书这个念头,并不是朱棣首创,朱元璋在位时,曾想要编一部《类要》。但很快朱元璋就去世了,人亡政息,当然没人再提这事。建文在位的四年,向内忙于体制改革,向外和燕军打仗,根本没有闲暇去想编书的事情。朱棣在位后,就想拿此大做文章,以此来证明建文帝是多么不拿太祖的话当回事,自己又是多么孝顺,把朱元璋的话一概放在心上。

《大明太宗皇帝御制集》,明内府精抄本,现藏故宫博物院。该文集是明成祖朱棣编撰,现存卷三、卷四两卷,内容包含有《太祖高皇帝实录序》 《永乐大典序》《理性大全序》《古今列女传序》等文

五是追寻建文帝的下落。在参与修撰《永乐大典》的群体中,有一类人非常醒目——僧道。因为建文帝逃亡,变换身份为僧人的传闻天下皆知,朱棣自然也知道。而建文帝朱允炆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有着相当高的文化水平。那么通过编修《永乐大典》一事,召集有文化的僧人,并加以暗中筛查,也就成了朱棣不言自明的妙计。只是这个计策并没收到什么实效,他并没有从参与编纂的僧人中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设想,朱棣若是明太祖钦定的、毫无异议的接班人,那么是否会有《永乐大典》,也就难说了。历史的魅力也正在于此,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有数不清的暗流涌动。不过,朱棣的确完成了他的目的,《永乐大典》不仅成了永乐盛世,也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绕不开的辉煌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7872450912272934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