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的变迁和区别,从大国争霸到灭国战争

导语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个历史朝代歌充分揭示了春秋战国的时间节点,即是指中国东周历史阶段,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的550年历史时期。

东周前半段为春秋,从前770年至前403年三家分晋,大约三百六七十年,东周后半段为战国,从前403年至前221年,大约一百八十多年。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之所以将这段分裂时期划分为春秋与战国,是因为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化,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呈现出明显不同。

下面我们带着好奇与兴趣走近这段历史一探究竟。

社会政治局势的变迁:从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到战国时期的灭国战争

“春秋”一词来源于孔子修订的年体史书《春秋》。

据说当时的鲁国史官把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后经孔子加以编修整理而成。

引申下来,春即春季,万物萌发,秋即秋季,万物衰败,所以以春秋命名这段历史非常恰当。

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宗室贵族、有功之臣分封到全国各地,他们被称为诸侯,负责拱卫王畿,镇守边疆。

西周时期共分封400多个诸侯,诸侯们在自己的封地完全自治,行生杀、赏罚、征税、领军等大权,各自世袭,代代相传,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定期朝贡。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周经过成康之治陷入衰落,其实力甚至不如一些大的诸侯,周天子逐渐失去对诸侯的驾驭。

前770年,西戎入侵西周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至洛邑,东周时代正式开始。

这时诸侯经过三百年的演化,或因战争或因无子嗣延续,从最初的400多个减少至140多个,其中比较大的有齐国、晋国、宋国、陈国、郑国、卫国、鲁国、曹国、楚国、秦国、燕国等。

春秋初期形势

周王室衰微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前707年的繻葛之战,战役的主角是周王室联军与郑国。

郑国虽然在前806年立国,但由于其开国君主郑桓公为周厉王的幼子,与周王室关系亲近,所以在周王室和诸侯中地位显赫。

平王东迁后,郑国国君郑庄公竭力扩充领地,侵伐诸侯,成为“春秋小霸”,且对周王室倨傲不羁,无视天子权威。

平王死后,周桓王继位,为了挽回天下共主的威严,率陈、蔡、卫等国讨伐郑国,双方战于繻葛,结果周桓王本人被射中肩膀,周王军队大败。

至此周王室权威一落千丈,各诸侯国纷纷割据,不再朝见周王。

所以说,春秋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周天子仅有天下共主的名号,不仅无法约束诸侯,甚至还要向诸侯寻求庇护,而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则打着“尊崇周天子”的旗号互相争霸。

那么周天子为什么能够在如此虚弱的情况下维持天下共主的地位呢?

从社会格局看,姬姓同宗晋国和联姻功臣齐国构成了维护周天子权威的两大支柱。

晋国出自周成王弟唐叔虞,疆域占据今天的山西以及中原、河北部分地区,国力强盛,号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是拱卫王畿的重要屏障。

综合来看,晋国无论在血缘政治还是地缘政治都具有极大优势。

晋国鼎盛时期在中原控制同宗郑国和殷商遗孤势力宋国,然后向外延伸,向西压制秦国,向南打压楚国,向东挟制齐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

期间,楚国作为南方化外大国,是挑战周王室的主要力量,也是与晋国争霸的主要对手,楚庄王时期一度问鼎中原,但大多数时间被晋国压制。

所以整部春秋史形成以晋楚争霸,晋国为主导的主基调,争霸中心为中原,而周天子在晋国的庇护下维持着表面的地位。

与晋国一样,齐国也是西周分封的大国,其始祖是兴周灭商的首席功臣姜子牙,有讨伐有罪诸侯之特权。

从姜子牙时期,齐国便和周王室保持姻亲关系,加之远离中原,守卫海滨,与晋国一外一内,成为周天子权威的有力维护者。

另外,齐国临近东海,物资丰富,享有盐铁便利,所以齐国很快脱颖而出,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霸主,并首次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不过随着齐桓公的死去,齐国一蹶不振,再加上与中原距离较远,鞭长莫及,很难发挥有效影响力。

此后各大诸侯打着尊王攘夷旗号大行侵略扩张,周天子仰仗晋国这棵大树如履薄冰的走过三百年历程。

然而这种状态到战国时代就行不通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晋国的倒台,晋国倒台的原因是权力下放。

春秋时期诸侯代替周天子掌握大权,随着战争的持续和时间的推移,诸侯国内的卿族大夫获取更多实权,取代诸侯,成为各自国家的掌控者。

影响最大的就是晋国的六卿,他们在春秋后期把持晋国政权,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三个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三晋的诸侯地位,这一简单举动堪称政治地震,等于变相承认公卿篡权的合法性,意味着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取代诸侯,至此周王朝彻底礼崩乐坏,战国时代从此开启。

与晋国类似的还有前386年的田氏代齐,齐国自齐桓公以后便陷入长期衰落,田氏是当时齐国最大的公卿,经过几百年的积累,终于取代姜氏,成为齐国的主宰。

此外,郑国、鲁国等姬姓传统诸侯也都面临权力下移这一问题。

我们说春秋时期各诸侯虽然混战征伐,但表面上还打着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旗号。

比如,交战之中追到了敌方国君战车不抓人,而是先行君臣之礼,以及认定对方是“君子”就不射杀等等,这些细节放眼古今中外,只有在春秋时期才能见到。

可随着晋国的瓦解及传统奴隶主贵族阶级退出历史舞台,周天子再无诸侯庇护,上位的公卿集团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与此前诸侯公族有本质区别。

而且战国时代,一百四十多个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

实力较大的有秦韩赵魏楚燕齐等七个国家,史称战国七雄,传统周朝贵族中的郑国被韩国所灭,鲁国被楚国灭亡,宋国被田齐灭亡。

兼并战争使资源进一步集中,为了争夺资源,战争规模和烈度也急剧上升。

尤其是晋国被瓜分后,秦国和楚国这对化外之国分别有了东进和北上的机会,再也没有一个诸侯能够出面维持中原的稳定。

整个中华大地陷入完全混战的局面,至此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演变为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

以至于战争一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死四十余万,这样的惨烈局面在春秋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至于周王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也没有了,只是在洛阳一带勉强维持,以至于前249年被秦国彻底吞并都未在诸侯中泛起一丝波澜。

至于“战国”一词在当时就有人使用,指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可见战国时期唯一的主旋律就是打仗,打大仗、打恶仗。

至于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纂《战国策》才开始使用。

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变化是春秋走向战国的本质特征

政治局势的变迁仅是表象,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直以来,周朝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即田地归周王所有,分配给百姓使用。

周王室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百姓需要在公田耕作,向诸侯和王畿缴纳税赋粮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西周,这种大规模集体劳动是可行的,通过人力叠加,即所谓“报团取暖”能够获取物资生活保障。

到了春秋初期,铁农具的发明和牛耕的推广打破井田制的生产基础,史料记载管仲曾向齐桓公建议:

“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美金指的是青铜,恶金就是指铁。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阶层,有了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的“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逐渐瓦解,公田基本被抛弃,土地私有成为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形式。

经济底层基础的变化对当时的奴隶主贵族集团产生极大影响,拥有肥沃土地和平原的大国诸侯的物质财富迅速积累。

土地私有使他们与周王室产生越来越强的离心力,这就导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不过在这一阶段,铁器的使用并不普及,所以周天子的礼乐秩序尚有一丝气脉,可到了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完全排斥木、石农具,普遍用于生产中。

土地私有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土地兼并,这种情况在春秋末期已有苗头。

诸侯对外征战,新获得的土地被功臣攫取,而一些收入不稳定的百姓因为灾荒或战争破产,公卿权臣就会趁机兼并土地。

在当时土地是最核心的财富,公卿士族拥有更多土地就意味拥有更多权力,直到春秋末期权势超过诸侯,最终引起分封制彻底瓦解,周礼面纱被彻底撕碎。

要知道,春秋时期孔子推崇恢复周礼尚有一定社会基础,但到了战国,儒家思想阵地全面失守,法家的“霸道”思想占据主流,兵家、纵横家也成为驰骋意识形态战场的主角。

因为在战国时代,土地兼并较春秋更为严重,而这一切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的。

春秋到战国的阶级过渡:奴隶主贵族集团从历史上谢幕,新兴地主阶级登场

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上层统治阶级出现转变,春秋时期虽然礼崩乐坏,但周天子仍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仍然称“王”,诸侯国君则有公、侯、伯、 子、男等五级不同称号。

且中原各诸侯国家还恪守着周时旧制,因为虽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但他们都是奴隶主公族贵族,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如果有僭越周礼者,就会被声讨。

只有吴、越、楚、巴、蜀、义渠等蛮夷之邦不用中国之礼,自称王。

不过在公元前482 年,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时,晋国便提出“诸侯无二君,周无二王”。夫差顶不住政治压力,不得不取消“王”号,仅称“吴伯”,参加盟会。

随着土地私有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走向历史前台,君权下移,卿族大夫取代公族执掌政权。

他们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纠正宗法贵族把持国家大权之失,形成国君之下的文武分权体制,宰相是百官之长,将军则是武官之长。

战国国君本是诸侯国内的卿族大夫,与周天子为首的旧公族无政治关联。

他们为了实现更大发展,只能突破原有政治体制,割裂与周天子的联系,对整个华夏政治格局重新洗牌。

春秋与战国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前者为任人唯亲,后者是任人唯贤,春秋时期的官吏主要由公子、公孙担任,世卿世禄,世袭罔替,权力在贵族圈子内部打转转。

到了战国时期,旧时的权力结构被取代,蛋糕自然要重新划分。

所以任人唯贤比较流行,许多国家从平民中擢用人才,比如韩国的申不害、秦国的范雎都出身贫寒,但都被破格任用为相。

可以说,从战国以后,奴隶主阶级宣告谢幕,在此后两千多年里,地主阶级成为历史的主角,直到清朝灭亡。

历史如滚滚江水,淘尽无数风云往事,青山虽在,但物是人非。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1394049243272043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