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扳倒高拱: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权力斗争

高拱晚年很不喜欢张居正,虽然他们曾经是无话不谈有着共同政治理想的好友,但权力的斗争向来残酷,再亲密的关系在权力面前都会迷失本性,张居正也是如此。

同为阁臣,但身为帝师的高拱总是压着自己一头,在加上二人年龄相差只有十二岁,自己何时才能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又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时间不等人,只有赶走高拱,自己才能坐上首辅的位置。

张居正这一生注定是孤独的

更何况高拱对自己的恩师徐阶赶尽杀绝,自己好不容易在多方斡旋下才让高拱手下留情,高拱还戏谑自己收了徐家的钱,这不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吗,于公于私,必须扳倒高拱。

但高拱可不是严嵩,在隆庆帝还是裕王的时候高拱就伴随他左右,一直小心翼翼多方调护裕王,让尝尽冷暖的裕王感到了一丝安慰,裕王也对高拱这些年的庇佑感激颇深,双方早就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

隆庆一朝,高拱位高权重,不仅成为内阁首辅,而且门生故吏遍天下,以至于隆庆驾崩前,握着高拱的手说:“以天下累先生。”

可以说隆庆帝至死都对高拱非常的信任,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万历一朝,高拱还是当仁不让的内阁首辅大臣。

张居正和高拱

但高拱有个毛病,就是眼高于顶,性情暴躁,除了张居正,谁也不放在眼里,自然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万历小皇帝的大伴冯保。

说实话冯保一开始还是很乐意和高拱交好的,但高拱却不太喜欢冯保,尤其是在冯保一心想要得到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位置上多加阻挠,彻底将他得罪。

早在隆庆元年的时候,冯保就是东厂提督兼掌御马监,成为内宫仅次于司礼掌印太监的第二把手,如果不出意外,等司礼掌印太监出了缺的时候,他就可以成为内官的第一把手了。

但高拱先推荐了陈洪为秉笔太监,而在陈洪之后,高拱又推荐远在于自己后面的尚膳太监孟冲,两次司礼掌印太监换人就是轮不到冯保,冯保因而对高拱的怨恨颇深。

既然和高拱不对付,那就找其他盟友,找来找去就找到了张居正,明朝奏事体制中,内阁的票拟需要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朱批才能算数,这种制度下注定了内阁和司礼监走到一起,一个要做内阁首辅,一个要做秉笔太监,双方不谋而合。

隆庆帝病重后,张居正瞒着高拱秘密处理了一些事,密封后送给了冯保,被高拱察觉,想要追回,但可惜已经送入宫内,只能当面质问张居正为何会和内竖谋划,张居正理亏,不得已红着脸赔罪了事。

等隆庆帝驾崩后,遗诏内托孤人员除了高拱、张居正、高仪之外,还出现内监的名字,但内监没有注明是谁,高拱以为是孟冲,但隆庆帝驾崩仅两个时辰,宫内立刻传出圣旨,罢孟冲司礼掌印太监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冯保。

这件事引起高拱和其他人的不满,礼科给事中陆树德就上疏明言,要是隆庆帝真的要换司礼掌印太监为何驾崩前几天不说,非要驾崩前才说,要知道驾崩前的遗命非常多,怎么可能还顾及到内宫的任命?即便顾及,怎么就突然换成冯保呢?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冯保能当上司礼掌印太监,张居正背后出了不少力,甚至顶了很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是值得的,很快冯保就送给张居正一份大礼。

冯保的意义就是宫内有人好办事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隆庆帝刚刚驾崩,高拱悲痛无比,悲伤之余,就在内阁房间里无意地喊了一声:“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高拱的意思就是十岁的太子,怎么会有能力治理天下呢?表达了对大明前途的担忧。

但冯保拿着这句话向两宫太后和万历小皇帝汇报的时候则变成“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

虽然字句差不多,但意思却大不相同,在她们耳里,这句话的意思变成十岁的太子怎么有资格治理天下,太后和万历听了这句话能不失色?毕竟万历没有资格,他高拱就有资格?高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彻底得罪了太后和万历。

当然高拱不知道自己的话早就被冯保篡改了,还一心想要收回司礼代皇帝批红的权力,将权力都收回内阁,而且他有自信可以通过,毕竟自己是内阁首辅,掌握票拟意见,万历才十岁,如何知道对错,最终还是自己说了算。

为了增加胜算,他还拉着张居正和高仪两位内阁大臣联名,张居正一看奏折,心细地他立马发现了高拱的一个漏洞,但他没有说出来,不仅联名,还将奏折的内容派人告诉了冯保。

那么这个漏洞是什么呢?就是彻底得罪宫内的太监,高拱此举是想驱逐冯保,但同时也把孟冲等人掌权的机会也剥夺了,一下子断绝了内宫太监的升迁之路,也彻底得罪了内宫太监。

要知道太监可是伴随皇帝左右的,皇帝对宫外的事情都是靠太监来传播的,高拱此举就是亲自斩断了自己潜在的宫内同盟,日后有人告高拱的黑状,可没有人帮着他说话,甚至都不知道冯保已经告了他的黑状,而且奏折一上,意味着内阁彻底掌权,更加证实冯保说的,高拱自以为只有他有资格治理天下。

高端的权力斗争往往就是这么简单,张居正仅靠着一个小动作,让高拱不经意间踩进自己挖的大坑,一手四两拨千斤玩的漂亮极了。

六月十六日,大臣朝会,司礼监宣布圣旨,罢高拱内阁首辅,勒令回籍闲住,听到这句话,高拱一下子瘫倒在地,还是张居正扶着他出来的,张居正还贴心地帮他请求到乘驿回家的待遇。

但高拱并不领情,精明地他一下子就知道是谁在背后对他下黑手,但现在自己已经被罢官,无能为力。

从隆庆驾崩到高拱被罢官,前后不过二十来天,想当初徐阶为了扳倒严嵩可是花了整整二十年,张居正和冯保一套组合拳将高拱扳倒,张居正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内阁首辅,但他的却没有就此打住。

想当初徐阶为了扳倒严嵩可是花了整整二十年

万历元年正月十九日早朝,万历发现身边有一个内侍神色慌张,形迹可疑,而且不按正常的顺序站队,下令抓起来交给东厂审问,这个人一开始说自己叫王大臣,是戚继光军营里的逃兵,但在东厂的大牢里,他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情况。

原来他本名叫章龙,是浙东章百户的一个家丁,因偷了主人家的二十两银子逃到京城,打算去戚继光的军营里当一名南军,但因为个子太矮没能被录用,只能混入宫内碰碰运气。

说实话这个案子非常简单,但张居正听说后却告诉冯保,可以利用这件事弄死高拱,在冯保的一番运作下,这件案子变成了章龙受高拱指使,入宫刺杀皇帝,而且为了咬死高拱,冯保还许诺只要章龙承认这件事,不仅会免死,还会赏个一官半职,为了让案件变得更加真实,冯保还派人教他如何诬陷高拱。

除了在大牢里诬陷高拱以外,冯保还派东厂的人到高拱的老家,抓高拱家人到案,至于张居正则上奏要求追查此案元凶主使。

案件到了这里已经满朝皆知,但朝野都认为高拱是冤枉的,为高拱鸣不平,就连狱中的章龙也不想诬陷高拱,就这样这起案子以杀了章龙匆匆结束。

当初张居正和冯保联手,仅用二十天就扳倒了高拱,如今才过了半年,搞出一个无厘头的冤案,不仅没能处死高拱,反而损失名声且增加了高拱对他们的怨恨,得不偿失。

难道真的是得不偿失吗?实际上张居正和冯保不可能认为一个子虚乌有的诬告就能杀死张居正,之所以这么做就是通过这件事彻底斩断高拱的政治前途。

高拱虽然罢官,但才六十岁,之前被罢官过的翟銮、夏言、严嵩等等都是不止担任过一任首辅,加上高拱门生故吏众多,完全有机会起复,一旦起复,就是清算张居正和冯保的日子,显然张居正和冯保不愿意看到。

所以借着这件事就是打断高拱的起复之路,实际上这个案子并不是要杀了高拱,如此大张旗鼓就是做给太后和万历看,在太后和万历心中埋下高拱“有可能”刺杀皇帝的念头,如此一来,哪怕门生故吏遍天下,政治声望再高,高拱就再也不可能复官了。

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权力斗争,张居正和冯保先联手扳倒张居正,又借着“王大臣案”斩断其前程,刀切眉毛不伤皮肉,可以说是精准狠辣。

《病榻遗言》

这件事对高拱伤害极大,高拱至死都耿耿于怀,临终前,高拱留下《病榻遗言》四卷,将自己的不满都写入其中,至于昔日好友,高拱评价为“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

政治上,从来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明朝则只有永远的权位,曾经在铁的政治同盟,终究也会破裂。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04170477730234895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