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究竟有多恐怖?它为何成为明朝灭亡的催命符?

《崇祯实录卷》记载:“十六年,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1644年,李自成带兵攻入大明都城北京,当他的军队进入城门后,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座“死城”,街上空无一人,就连叫花子都不见踪影。

一年前的北京城正在鼠疫肆虐,每天死去的北京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去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户居民,十之五六死去。

鼠疫肆虐,久旱无雨,闯王入城,皇宫内俨然如同人间炼狱,崇祯皇帝已然无力回天,绝望的他抽出长剑,杀掉了两位公主,以免她们受辱。

杀女之后,崩溃疯癫的崇祯皇帝,来到煤山之上,他看着尸横遍野的北京城, 这里人鬼错杂,哀鸿遍野……

“天要亡我大明啊……”

随后,崇祯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一代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天亡大明

后世评说者或是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人说崇祯是昏君,甚至在乾隆时期,都还有反清复明的声音。

如此励精图治的皇帝,为何他拯救不了危亡关头的大明呢?

现在研究学者,将原因归结为气候问题,没错,就是上天要亡大明!

明朝中后期的万历46年,广东突然下起了大雪,如此空前奇观,并非什么好事,而是标志着“小冰河时期”开始了。

从这时开始, 干旱和寒冷开始侵袭这片土地, 崇祯11年,漕河干枯;崇祯13年,黄河干枯了,而长江和淮河竟然已经全部封冻。

长期的干旱带来了蝗灾和鼠疫。

鼠疫爆发

崇祯十四年,山西北部的一只小老鼠被跳蚤咬了, 而这只跳蚤则被鼠疫菌感染,就是这只被咬的小老鼠,引发了一系列,最终成了亡明的催命符!

十几个小时后,这只老鼠开始发生高热症状,它的内脏开始腐烂出血,随后,同一个鼠洞的老鼠们相继感染了病毒。

很快,整个地区的老鼠都染上了鼠疫菌,因高热症状,老鼠们开始寻找水源,就这样,成群结队的老鼠开始进入安徽、河南、河北等诸多省份。

明末干旱地区

而此时,因常年干旱的人群,开始饥不择食,他们将路边成群死去的老鼠当做食物吃,自此,横扫全国的大鼠疫彻底爆发!

根据瘟疫亲历者《花村谈往》记载, 耸人听闻的事件数不胜数:

一名官员前一刻还和同僚喝茶打恭时,后一刻就“不起而殒”了

两个人一前一后骑马聊天,后面的人刚叙话几句问前面那个人,却发现这人已经“殒于马鞍,手犹扬鞭奋起”

一家富人在瘟疫中全家死绝,于是这两名小偷打算发一笔横财,这二人约定一个在屋檐上接应,一个下到房中将偷来的东西递上来,结果下面的人递着包就突然猝死,而上面的人在接的时候也染上瘟疫毙命,死的时候,这两个小偷手里还攥着偷来的包袱

有一对新婚夫妇,婚礼之后,夫妇坐于帐中很久没有出来,打开帐子一看,夫妇两人死于床的两头。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鼠疫中,寒冷的环境为病毒提供了温床,十人中就有五六人丧命,死者最多的地方达到了90%,飞舞的苍蝇如同枣一样大,合肥一带几乎绝户。

这场怪异的瘟疫在一年之内,传到了北京城, 患者会在身体身体肢节间突生一个“小瘰”(淋巴肿胀),接着“饮食不进,目眩作热”,还会呕吐出“如西瓜败肉”的东西。

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一人感染,全家都会传染,几乎出现全家死绝的情况,而这场瘟疫最恐怖的地方在于,死亡几乎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

医者甚至来不及诊治,小柴胡汤药等甚至来不及煎,病人就已经去世。

大明亡国

崇祯十七年,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的北京城元气大伤,京师三大营的官兵因鼠疫死亡人数太多。

根据记载,京军的2.7万匹战马,到李自成入城后,只有1千匹可以骑乘,侥幸活下来的士兵衣着狼狈,形同乞儿。

早在大明灭亡的前一年冬天,有一个福建人发现了治疗鼠疫的方法,他用刺血法来治疗,每天来看病的患者多达万人。

崇祯十六年的冬天,大雪纷飞,北京的鼠疫得到了扭转和控制,但是此时北京城的 死人,比活人数量还多,俨然成为一座阴气森森的“鬼城”。

第二年四月,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城,虚弱的士兵失去了战斗能力,而在大疫发生前,李自成屡次被大明士兵追着打,而如今形式扭转了。

李自成的军队轻而易举的就攻入北京城,入城后,他开始搜罗金银和妇女,而那位拯救了无数人生命的福建人也被士兵杀死。

经历了恐怖鼠疫的北京城,好不容易能够喘口气,又陷入了更大的灾难中。

后记

在大明灭亡后,“小冰河时期”结束,而那场肆虐全国的大鼠疫也结束了……

我常常在想,明朝一定是历代王朝中,最让人叹息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没有逃,没有苟且偷生,而是选择和国家共存亡,从头至尾,从朱元璋到朱由检,这都是一个很有骨气的王朝。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221669923815477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