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震撼中华民族,惊艳程度出乎意料

顾颉刚和费孝通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这让我非常惊讶。1,费孝通是社会学的奠基人,这真是可惜。如果我能与他联系,我想告诉他,解释“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概念,不能仅仅谈论民族融合的历史和文化,那只是表面,因为他没有清楚解释民族融合背后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为什么各个民族选择融合为“中华民族”。后来的学者更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是“政权取决于民心、儒法并行的治道精神”和“中央集权制下的郡县治理体系”,但这还不够深入:中华民族为什么选择“儒法并行、治权取决于民心”、中央集权的郡县治理体系?
历史学家给出了关键解释:周朝分裂后,天下主宰的是战国诸侯,中华各个民族相互残杀,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乱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也有人说是三分之二,但很难考证)。想象一下楚汉争霸时,项羽动不动就屠城,男女老少无差别杀戮,就能知道古代战争的残酷!为了稳定和增加人口总量,当时的国家鼓励女性在12岁结婚,13岁生子,这都是为了满足战争和劳动力需求。有些国家甚至更过分,女性过了15岁不结婚就要交罚款、交税(类似于单身税)。
两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有一定的限度,死亡人数有限,但惨烈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史书也不敢完全记载。我来举一个例子:吴国遭遇灾荒时向越国借粮食,越国建议吴国人将存粮几乎吃光,只借给吴国种子;然后越国把粮食种子都用开水烫了一遍,然后借给了吴国。吴国将这些种子种植到土地上,结果只长出了野草,导致饥荒加剧,国内矛盾激化,这是吴国突然衰落的一个关键因素。想想这可能导致多少人饿死?国内饥荒的流民烧杀抢掠,又会有多少无辜的人死亡?吴国为了镇压这些农民起义,官匪又会有多少人死亡?两百多年的战国时期,死亡的人数太多了,仅仅是长平之战,秦国就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这给中华各个民族留下了深刻的民族记忆,只有国家安定下来,人心稳定下来,才会逐渐成为各个民族有识之士的共识。从儒家、道家到法家、墨家,都将大一统视为民族共识,但争议是由谁来实现这个统一。
战国时代的有识之士成为纵横家,在各个国家之间传播各种思想,进行辩论。比如帮助秦国强大的商鞅是魏国人,张仪是魏国人,范睢是魏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等等。这些纵横家是思想火种的传播者,对推动各个民族的文化意识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历史对他们的价值低估了,只把他们当作口舌之辩的人。他们类似于牧师,但他们传播的是大一统的民族意识和大一统的历史价值,这对每个人都有意义。2,如果费老先生能够阅读《周易》和《史记》,就能找到更深层次的答案。周易是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城七年期间创作的。他创作这本书是为了打发时间吗?当然不是,他是在为推翻纣王做政治动员和准备!《周易》从头到尾都在讲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受益,满招损”的理念,讲述民心和天意,通过这本神秘的书籍,为天下人提供了一面镜子:看看你们的纣王,他已经失去了民心,他必将失败!因此,政权必须建立在民心基础上的哲学思想的奠基人,就是写了《周易》的周文王!这也是孔子读了五十遍《周易》,才说自己能够做到无大过、知天命的原因。因此,孔子才推崇《周易》和周文王,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根基。从这些历史事实来看,战乱给百姓带来了朝不保夕的生活、艰难的生计、十死其六的几率,这是中华民族渴望结束战乱、回归统一的根本原因。周易中的民心天意思想,是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必须考虑百姓利益和关切的根本原因。秦国统一后,继续使用商鞅的压榨人民的策略,违背了民心天意的政权哲学,因此遭到天下有识之士的共同反对,很快灭亡了。
汉朝统一天下后,立即休养生息,给百姓喘息的机会和空间,因此百姓在汉朝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对汉朝的认可度也很高。汉朝的人口也从1500万增长到了5700万。几百年的诸侯割据让百姓生活艰难,这是中华民族追求大一统的历史诱因。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各个国家之间传播大一统思想和其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实现大一统的文化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汉朝统一天下后,百姓安居乐业,富庶有希望,有信心,这是中华民族对大一统思想更加认同的实践基础。然而,仅仅有这些还不够。3,汉高祖刘邦遭到白登之围,匈奴逼迫汉朝送公主和财富。甚至在刘邦病逝后,匈奴单于写信给吕太后:“我的老婆没了,你的老公也没了,我们两个结伴过日子吧?我不介意你年纪大了。”吕太后实际掌握了汉朝的王权,匈奴这样做等于是羞辱整个大汉王朝!吕太后选择忍让,推说自己年老色衰,不懂如何侍奉他人,然后送给匈奴一些漂亮的年轻姑娘,好好侍奉单于吧!这件事被大汉王朝的臣民视为耻辱,严重践踏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匈奴进攻,汉朝就完了。因此,一些民族主义者、投降派和汉奸产生了。
汉武帝击败了匈奴,使汉朝的国威传遍欧亚大陆,周边小国纷纷朝贡。这让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各个民族再次认同“中华民族”身份的重要事件。《史记》记录了这些事件,历朝历代研究史书的人明白,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百姓的福祉之根本,国家的分裂和战乱是百姓受苦之最难。因此,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完全实现了:《周易》推演的民心天意哲学基础,在孔子和孟子的发扬下成为儒家王道思想,决定了任何王权都必须考虑百姓的福祉。只有百姓生活在这种价值观奠基的政权下,才会相对安心。即使是最强大的政权,一旦丧失了民心,也会很快崩溃。
比如秦朝,一统六国后就走向了灭亡。汉王朝的统一实践,特别是文景之治期间的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了统一带来的福祉。汉朝的人口从初期的1500万增长到了5700万,国家财富充裕到首都和边境城镇的粮仓都满了,到处都有大量的钱堆积在国库里。京城国库里的钱财太多了,长时间不动,连穿钱的弓弦都烂了,钱都数不过来。旧粮在首都的堆放地上一个接一个露天堆放,直到烂掉……汉武帝决定讨伐匈奴,汉朝的冠军霍去病扫荡了南方的匈奴,迫使浑邪王率领四万部族投降汉朝,让匈奴人逃往漠北,彻底打破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匈奴人被汉王朝吓怕了,草原的生存空间有限,他们只能向西方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据部分史学家观点,匈奴人向西挤压,击垮了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只能逃向西方,与西哥特人汇合。这些被挤压到欧洲的北匈奴人在欧洲被称为匈人,他们继续向西挤压,击垮了西哥特人,然后灭亡了罗马,成为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超级帝国的元凶。在欧洲人的历史记忆中,中国人是最勇猛的民族:看看中国人如何击败了匈奴人,打败了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把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罗马推向了混乱和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说自己爱好和平、不想打仗。然而,这样的历史记载明显伤害了欧洲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近代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变得强大起来后,他们死也不愿意承认被中国人打得满地找牙、闻风丧胆的匈人其实就是北匈奴人。南匈奴的浑邪王降众投降汉朝后,汉武帝对待这些俘虏非常仁慈。但汉朝多年来战争频繁,国库空虚,无法拿出这么多财富来安抚南匈奴降众。
汉朝的御史大夫抗议道:“我们汉朝被匈奴人欺负了那么多年,耗费了无数的财富, 牺牲了无数的将士,才打了胜仗,得到了俘虏。按照道理说,我们应该把这些匈奴俘虏当作奴隶,赏给死难将士和有功将士。皇帝您不这样做已经够仁慈了,居然还要动用官府的财富来安抚他们,供养他们,让大汉王朝的子民尊敬他们,甚至侍奉他们,这会伤害大汉王朝的民心。”然而,汉武帝并不这样想,他认为这些匈奴人投降了,就是中国人,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是大汉王朝的子民,他必须一视同仁,善待他们,否则他们可能反叛。然而,汉王朝的大臣们都反对汉武帝从国库拿钱来安抚南匈奴降众,也反对汉武帝强行向富商和百姓征收捐款,汉武帝别无选择,只能从皇家的内库中拿出自己的钱来安抚这些南匈奴降众,还对浑邪王和他的儿子们进行了封赏。南匈奴的浑邪王感激涕零,彻底心悦诚服,死心塌地归附了汉朝。凭借他们对草原和北匈奴的了解,他们带领汉朝的军队一路扫荡、碾压北匈奴,迫使北匈奴人不断西逃,最终击垮了东哥特人,吓跑了西哥特人,击垮了罗马。
从那时起,这些南匈奴人都把自己视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大汉王朝子民的一部分。这段南匈奴人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包含着中国各个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密码:只要愿意归附中国,我们都将视其为一家人,平等对待,真心互助、互融。汉武帝虽然嗜好战争,性格中也有极度专制和残暴的一面,但他对待南匈奴降众的态度受到儒家的民心民本思想的影响: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巩固王权,就必须竭尽所能赢取民心民意,即使他们是刚刚投降的外族。综上所述,中央集权下的郡县治理机制、中华民族合则安、合则利的现实经验和分则乱、分则害的历史教训,以及汉武帝带领中华民族建立的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中国各个民族越来越认同“中华民族”身份的四大基石。请给予点赞,讨论,或将此分享给你身边可能需要的朋友。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7178580422402102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