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七雄常备兵力数量到底各有多少呢?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乃是一个大争之世,是是靠拳头说话的,谁军事实力强大,谁就有话语权。

战国七雄

至于这军事实力,数量固然重要,但是装备、训练、作战策略等,同样也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作者这里只分析大部分时间中的七国军队数量。

1,楚国(怀王时期预估常备兵力130万左右)

我们首先来说战国时期军队数量最多的楚国吧,根据战国策等史料记载可以得知,楚国至少在楚宣王时期,就已经是带甲百万的国家了。

楚宣王

但是楚国兵力数量虽然多,但是打起仗确实有点辣眼睛,这也导致楚国在战国时期经常被人以少胜多,吃大败仗。

2,秦国(长平之战前常备兵力预估在70万左右)

长平之战

秦国,基本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所以秦国的军队数量在战国时期,一直雄居前三。

秦国就是依靠着军队数量之多,作战之勇猛才在七雄纷争中渐渐崛起,最终一统天下的。

毕竟秦国在秦始皇时期兵力肯定是过百万的了,这个时候就不统计了。

3,齐国(灭宋战争前常备兵力预估60万以上)

齐国前期兵力其实也不算多,当时齐国强大主要还是靠的齐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素养,毕竟‘齐技击’曾经可是闻名天下的。

齐威王

在齐威王时期,齐国的全部兵力可能也就三十万左右,但是到了齐宣王时期,齐国为了攻打燕京,进行了一次大扩军行动,在攻打燕国的时期,齐国兵力应该就已经到了五十万之多。

最后到了好大喜功齐闵王时期,齐国为了应付大量战争,军队数量自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了。

4,魏国(魏惠王时期常备兵力预估在五十万左右)

魏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国家,当时魏国为了强大自己,当然也需要相匹配的强大军队来支撑了。

由于魏国处于四战之地,所以即使魏国有五十万常备军队,也是很难防御住四周土地的,所以吴起为魏国培养出了装备精良的魏武卒来守护魏国疆域。

吴起

就像吴起和魏武侯对话的那般,再坚固的河山和强大的军队都不可能一直保护着一个四战之地的国家。

因为这样处于四战之地的国家,只要有一次重大失败,周边国家必然就会群起而攻之,而魏国在马陵之战后也是遭到了这样的结局。

5,赵国(长平之战前常备兵力四十万左右)

赵国在战国前期,一直处于被自己三晋中老大哥魏国压制的地位上,所以使得赵国前期只能跟在老大哥魏国后面喝汤。

但是等到老大哥魏国衰弱后,赵国经历胡服骑射后,趁势崛起,成为了当时三晋之中最强者。

胡服骑射

但是赵国毕竟崛起太慢了,在秦国这个早已经发展强大的庞然大物面前,俨然不是一个级别的。

所以赵国在经历长平之战后,最终也是一蹶不振。

6,韩国(宜阳之战前预估常备兵力三十万)

韩国虽然是以术治国的国家,但是其军队装备的强弓劲弩,可是令周边大国都有所畏惧的。

就像当年魏国为何能称霸天下呢?这当然也跟韩国当时作为魏国小弟,利用自己装备精良弓弩手给魏武卒作掩护,两军齐心协力配合,攻城掠地如探囊取物般离不开的了。

可惜韩国始终不明白自己优势在哪,自认聪明,总想靠着外交谋略存活,最后反而把自己玩成第一个被秦所灭亡的国家了。

7,燕国(燕国破齐时常备兵力三十万左右)

燕国在整个战国七雄之中,其实存在感并不高,最耀眼两次事件其一‘子之亡国’、‘燕破齐都’。

燕国真正实力强大只是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之后,但是这个时候燕国也算不上有多强,可能实力也就与当时七雄中另一个最弱小的韩国相当。

不过燕国当时依靠着胆大的乐毅利用奇兵,连下齐国七十城,一下子把燕国名气提起来了。

可惜这也只是灵光一现,燕国并没有因此强大,反而在伐齐之战后,燕国又回到了原点。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33792848003580450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