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最无解的削藩政策——推恩令

公元前156年,西汉最有名的皇帝汉武帝刘彻出生,在他统治的54年生涯里,汉朝发展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时代。

退匈奴、击百越、吞朝鲜、稳边疆、开丝绸之路、统一货币等等,直到如今,各个领域的政策都被人津津乐道。

而其中,就有一条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至今还被人们认为是无法破解的高招。

要想知道推恩令到底有多好用,就不得不先说一下它诞生的背景了。

推恩令的诞生

我们常说,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句话其实看似简单,背后却有着千年的沉淀。

在浩瀚的历史中,我国最主流的国家状态就是“大一统”,但这个状态并不是偶然出现的,也并不是轻松传承下来的。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统天下的征程,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对中国的统一,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建立了。

这也意味着,在此之前实行的分封制要淡出历史,秦始皇开始推行郡县制,可遗憾的是,秦二世而亡,一切还没来得及开始就结束了。

汉朝建立后,自然也要吸取前朝教训,便对郡县制产生了质疑,因此再次恢复了一部分的分封制,

而这就导致汉朝群国并行之下,再次出现了一些强大的地方王国,这也就给推恩令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到了汉文帝时期,其实这种诸侯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非常明显,

这些诸侯国拥有着辖区内的官员任免权,还可以募集军队,库房中更是“珠宝玉器,多于京师”,这和一个小国家有什么区别呢?

果然,汉初出现了严重的“七国之乱”,而这一切都给汉武帝心中埋下了一颗钉子。

那该怎么才能让中央集权得以稳固,怎么解决这些诸侯国势力过大的问题呢?答案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削权,但诸侯显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主父偃提出了计策: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行,实分其国,不削而弱。”

这便是“推恩令”的由来,说的通俗易懂一些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让诸侯王将土地分给自己的儿子们,表面上看是陛下施恩,允许他们掌权封侯,可实际上土地却被一步步分裂,不用削藩就能让诸侯的实力变弱。

这一招到底有多明智,以至于被称为古今第一阳谋呢?

那就要看看反面案例了,其实在汉武帝之前,几代帝王自然也看不惯诸侯做大,汉景帝时期,就采取了削藩,后果则非常可怕,爆发了上文提到的七国之乱。

如果不是梁城坚守,名将周亚夫指挥得当,那也许汉朝王权都要被颠覆了。

所以相比于削藩,推恩令可以说是杀人不见血的阳谋。这样一项政策具体操作起来究竟是怎么样的?施行下去,到了后期是怎样的结果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一块土地之前是代代相传,只由一个继承人来管理,自然实力也就越来越稳固,而现在,则变成平均分配。

只要是诸侯的儿子,就都有继承权,一块土地划分为数块分别管辖,

等到下一代,则随着儿孙的数量增加再次分配,土地越分越小,越来越碎,诸侯的权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被化解,再也难以对中央造成威胁。

那也许大家会觉得,虽然推恩令的做法看似很温和,打的旗号也非常正义,让人无法指责汉武帝,可诸侯难道就看不出里面的门道吗?

这就要说到,推恩令的更高明之处了,也是本篇文章的论点,那就是这个阳谋,哪怕诸侯看穿了,却还是无法可解。

无解的“第一阳谋”

我们不妨来想一想,针对推恩令,诸侯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对抗。

首先第一种,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干脆少生优生,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事实是,这压根就不可能做到。

首先,在封建时代,子嗣是头等大事,家族绵延壮大的观念就决定了独生子的情况是极少的。

而且古代并不是一夫一妻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难以控制孩子的数量,而且对于那时的女性来说,孩子决定着地位,她们自然也是拼了命的想要增加自己的底牌——孩子。

再者说,就算哪一个狠人就是坚持只生一个,他也无法保证后代和其想法一样,到了下一代一样故态复萌。

而且比起这种情况,更大的一种隐患是,在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且局势动荡的时代,一旦这个唯一的继承人出事,那封地压根就没人能接手,这样的风险是诸侯王不敢承担的。

话说到这里,很显然,少生优生这条路已经证明是不可行的,那就还有一个被人们广泛提起的办法——谋反。

正如前面所说,诸侯王总有一部分,或者说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道推恩令背后的含义,他们为什么不干脆就反了呢?

这就又体现出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它稳稳的拿捏住了人性。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一道措施首先对诸侯王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

以往只有大哥或者嫡子能继承封地,其他人只能混日子,别说掌握实权了,连日常生活都是仰人鼻息。

毕竟大多数孩子都是同父异母,压根就没什么多深的兄弟情,彼此之前更多的都是资源的争夺。

可现在,帝王直接下令,所有儿子们一样都有继承权,都可以拥有土地和实权,那么他们哪个会不愿意?他们背后的母族、门客哪个不愿意?

也就是说,诸侯王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自家人的倒戈。那么这种内部不团结的情况下,想要谋反,难度无疑是增加了许多。

但其实还是有人敢于尝试的,推恩令颁布后,刘安、刘赐为首的大诸侯就勾结在一起,准备谋反,但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谋反也行不通?因为这时候的诸侯面临的情况就是“既无名头,又无实力”。

先说军事实力,在经历过之前的七国之乱后,本身诸侯国的实力就已经大跌,即便是其中有想要联合在一起的,也难以和汉武帝代表的中央抗衡。

更何况,此时他们谋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出手就先落了下风。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众多例子中,这些兴兵谋反的人总是要找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来“清君侧”,证明己方才是正道,以得天下民心。

就比如七国之乱还可以说是帝王削藩,那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如此“仁慈体贴”,诸侯王谋反便是先背上了乱臣贼子的身份,实在是不得人心。

在天地君亲师的文化背景下,君排在天地后,而排在亲的前面,对于大部分来说,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谁会想要去掀了头顶的天呢?

所以谋反也是这样的道理,这些想要造反的诸侯一开始也没有任何借口去出兵,难以掀起动乱。

当然,也有人曾经论证过,说其实明成祖朱棣就破解了推恩令,但其实不然,朱棣的成功经历更是证明了汉武帝推恩令的难以破解。

首先朱元璋当初给几个儿子封王,然后让他们镇守在全国,也是所谓的分封制,但老朱是很狠心的,他压根就没有给诸侯王封地管理权。

在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就和汉朝时候的情况不一样。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朱棣是怎样的情况下造反的呢?是老朱走了之后,原定的继承人嫡长子朱标也英年早逝,登基的建文帝其实是侄子辈。

换句话说,如果是朱标还活着,朱棣压根就不会也不敢有造反的念头,而且即便侄子登基了,朱棣一开始还是没办法堂而皇之的就和中央抗争。

一直到朱允炆的各种花样操作,又是要削藩,又是逼死了其他的亲叔叔,朱棣最终才师出有名,选择把朱家的天下抢到自己手中。

那这整个过程,其实都可以看出,和我们前面说的推恩令无法破解是对照的,所以说朱棣破解了推恩令并没有太强的说服性。

汉武帝的推恩令可不像朱允炆削藩那样粗暴狠辣,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而且汉武帝的能力是无需多言的,有他坐镇,就相当于朱标之于朱棣,诸侯王实在掀不起风浪。

更何况推恩令还只是其中一环,汉武帝随后通过“酎金律”等各种方式,不断的削减着诸侯的势力。

等到了后世,即便汉武帝已经去世,诸侯王的权力也早已分散在各个儿子手中,到时候再想让这些人团结一致,不为各自的利益谋划,就更是痴人说梦了。

就拿中山靖王来举例,他的18个儿子分封于涿郡,1个分封于巨鹿郡,这还只是他120个儿子中的一部分,别说别人了,就是中山靖王这个亲爹,也别想让这些儿子一条心。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的推恩令看似简单,却正中人性的弱点,的确是千古以来都难以破解的阳谋,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诸侯王又怎么能对抗呢?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08799631751840259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