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一句出自清末的打油诗,却令人们想起一千多年前三国后期人才凋敝的局面。
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东汉末年即三国前期时,对涌现的许多豪杰报以赞美之词。
但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群星凋零,魏国惨遭司马家窃权;诸葛亮死后,蜀汉只剩姜维孤木难支;东吴偏安一隅,皆难逃国破家亡厄运。
三国延续时间六十年,为何这段时期的人才呈两极现象呢?
谈及这个问题之前,肯定要先弄清楚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各国君主都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自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农耕文明,等级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少部分高层统治大部分中层与基层成了社会常态。
上古社会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制度为“非贵族不能入仕”。两汉时期,察举制和征辟制登上历史舞台。
察举制为自下而上,通过基层机构向上推举贤才;征辟制为自上而下,由皇帝或王公大臣亲自进行考核。
当国家职能机构运转正常时,察举制与征辟制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让大批寒门出身的人才有了发挥的舞台。
所以从东汉末年向三国早期过渡时,人才选拔机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譬如曹操刚举兵之时,打出唯才是举的旗号,数次发布求贤令,不论出身,只看工作能力,招揽天下群雄为其效力。
一时之间,荀彧、贾诩、郭嘉、程昱、典韦、许褚等文臣武将都前来投奔。
刘备方面,如关羽、赵云、张飞、诸葛亮、魏延、庞统则横空出世,拜于刘皇叔的麾下。
纵观上述大批优秀人才,基本为寒门出身,对于各自政权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倘若刘备没有放下架子,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就没有日后的《隆中对》与三分天下。
假如曹操不听从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方针,也不可能赢得雄厚的政治资本,为儿子曹丕建立魏国奠定基础。
正是因为三国早期人才选拔机制相较于东汉末年发生了变化,使得许多寒门甚至平民出身的人才登上历史舞台。
这些人做起事来不拘小格,思维天马行空,在乱世中一切以实用为主,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
譬如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裹挟汉献帝退位,以正统政权代替,与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为法定人才选拔机制。
吴国与蜀国在三国中后期的人才选拔机制上,虽没有新的开创,却沿用东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这样一来,魏国依托强大的综合实力,选拔出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经验却不是丰富的人才。
蜀国与东吴地处南方,东汉遗留的基层组织机构较为完整,吸收了许多地方人才,为己效力。
因此,三国早期与后期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世所罕见的复合型领导人才,能文能武,还有过人的眼光。
包括诸葛亮、周瑜以及三国后期的陆逊,都属于这类复合型领导人才,既可作为领导副手,承担部分领导职能,还能领军作战,制定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巩固大后方。
在三国前期,这些复合型人才不能说多如牛毛,起码也被后人耳熟能详。
到了三国后期,各国已经不太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因为三国鼎立,势力相差无几,谁也吃不下谁,索性都不打了,带人缩回家里,再憋着等时机。
优秀的人才往往是时代的产物,这是社会发展规律。越乱越复杂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人才的作用往往更加突出。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无论是龙是虎,都得盘着卧着。
当然,也与作者罗贯中有关,他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三国前期,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到了三国后期,人才比较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