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真实的李治:唐朝疆域在他时达到极盛

“高宗本庸懦之主。”陈寅恪曾如此评价李治。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存在感极低的君主,上有能干的父亲,下有夺取的妻子,因此在众人看来李治是一个极为懦弱或昏庸的君主,将李家的天下拱手让人。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实的李治并没有极为昏庸,在李治统治时期,唐朝的疆域曾达到鼎盛。历史上真实的李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励精图治,扩大疆域

李治登基之后,其继承李世民在位时的各项政策。

首先其勉励臣下主动进谏,执政宽容。为了能够了解百姓的疾苦以及朝廷上的事情,李治每天都会召集10位刺史入内,要求其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当时百姓所面临的问题,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李治并不会不懂装懂,其多是选择向朝廷的忠臣请教,因此史书记载:“有贞观之遗风”。可见当时的李治也深得大臣的尊重。

李治在执政的时候,对臣子较为宽容。李治曾想要修筑长安的外城,以此来巩固长安城并且要求在一个月内修筑完成。

看到李治的行动之后,雍州的参军上书,其大体意思是汉惠帝曾下令修筑长安城,修筑不久后,其就死了,如今再次修筑长安城,必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看到薛景宣上书的内容之后,宰相非常气愤,认为其是在咒骂皇帝,因此请求李治杀了他。

李治并没有太大的反应,面对宰相的请命,李治说道:“景宣虽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绝言路。”

古代以皇帝为尊,任何人不能违反皇帝的命令,亦能私下议论皇帝,咒骂皇帝或在皇帝面前出言不逊必定难逃一死,然而薛景宣在上书的时候,提及其修城必然会引起不幸之事,按理来说是难逃一死,然而李治却看来其真心进谏的份上,并未追求其过错。

其次赏罚分明,行事果断。

当时滕王以及蒋王的权力非常大,其滥用自己的权力,经常搜刮民财,使得百姓困苦不堪,有一次李治给各位诸侯王赏赐了五百段帛,但是并未给二人赏赐并说道:“滕叔、蒋兄自能经纪,不须赐物,给麻两车以为钱贯。”

听到李治此言后,二人均非常羞愧。

李治登基之后,高阳公主以及吴王曾想过谋反,李治发现后,命令臣子即刻追查此事,确认其真的有谋反之心后,李治下令让吴王以及高阳公主自尽而亡。

再次推行均田制。李世民末期唐朝的土地兼并现象就有所上涨,土地兼并使得百姓无田可种,生活困苦不堪,对社会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李治继位后,严厉打击这样的现象,其下令禁止买卖口分田以及永业田。

这样一来,百姓就有田可种,无需租中他人的土地,物价也有所下降。

最后也是对中国贡献最大的一点,其在位时不断开拓疆域,李治统治时期,使得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

李治非常重视军事,加强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作战实力,李治时期军队实力非常强。

其也非常关注边疆地区的情况。李治为了加强对北部地区的管辖,曾在北部地区设立都督府,并继续与西南部的吐蕃保持友好关系。

其将吐蕃的赞普封为西海郡王,虽然李治非常重视吐蕃,但是赞普并不是非常重视李治,还有轻视之意,赞普曾给长孙无忌写了一封信:“天子初即位,臣下有不忠者,当勒兵赴国讨除之。”

在赞普看来,李治能力不行,其之后还需要吐蕃的帮助。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象的。

李治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不输其父亲,永辉徽元年6月,其派遣高侃率领军队攻打自立为王的突厥,大胜而归。

永徽二年,阿史那贺鲁联合西域各国叛变,拥兵数十万,这是唐朝建立以来,西域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若处理不好,唐朝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西域。

为了平定叛军,李治采取先安抚的政策,然而对方并未理会。

随后李治派兵平定叛乱,胜利之后,李治在西域方面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以处理西域方面的问题。

西域问题解决之后,西南方面的少数民族又蠢蠢欲动,当时西南方面的少数民族看到唐朝经历过数次战争,认为其军事实力受到了影响,因此对其发起了攻击,在李治的指挥之下,西南方面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在李治统治时期,唐朝的疆域直接扩大到了中亚,其还在如今的朝鲜半岛设立了都护府。

李治在疆域方面的贡献,是唐朝历代君王之中最大的。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亲自抚养李治,可想而知李世民对李治的宠爱程度。

长孙皇后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四子李泰有一定的才学,喜欢吟诗作对,李世民非常喜欢第四子,曾当面说过此后要将太子之位交给李泰。

长子李承乾游戏人间,喜好美色,李世民经常因此事教导李承乾,然而李承乾却依然我行我素。

作为太子李承乾显然不是特别的合格,李世民之所以立其为太子,主要是因为其占据了嫡长子的身份,晚年时期李世民想要废太子改立李泰。

李泰也深知父亲对自己非常满意,听到父亲想要立自己为太子后,李泰非常高兴。

看到李世民如此重视弟弟,李承乾的内心非常着急。按理来说,此后其应该不断努力,让父亲看到自己的优势,然而李承乾却选择一个最为愚蠢的方式—逼宫。

李世民能够跟随父亲打下天下,在众多的兄弟中脱颖而出,也深知皇子之前的龌龊,因此对孩子们也有所防范。

李承乾还未开始逼宫,李世民就发觉了李承乾的行动,后期李世民废除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被废后,在李泰看来,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本身李泰只需默默等待即可,然而李泰却“作死”的跑到李治身旁去警告李治,不要跟他争抢太子之位。

李治听到后并未与李泰发生冲突,而是直接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而言,在其在世的时候,想要的是一个听从他的太子,而不是想要推翻他的太子,看到李泰的反应后,其担心李泰也会如同李承乾一般,因此最终选择立李治为太子,就这样李治白捡了一个太子之位,李世民逝世后,其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帝。

李治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除了有一定的运气之外,其确实有一定的能力,不然李世民也不会在十四子中选择李治。

李世民选择李治之后,朝廷的大臣曾说:“晋王仁孝,当为嗣。”

将李治确立为太子之后,李世民便经常将李治带在身边,培养其执政能力,并教导其执政经验,在李世民的教导之下,李治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为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当然不置可否的是其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缺点。

重视文学,提倡科学

李治非常重视学习的发展,在李治统治的时期学校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在李治之前,学校教育之中五门学科,李治登基之后,将算学加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多次利用古事来强调教学的重要性。

并下令增强教学的人员,提高教师的待遇,这样一来,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会选择从事教育行业,教育的发展指日可待。

后期其开创了由中央管辖教育的先河,并设立各种图书馆,让学子们能够免费读书。除此之外其对各类学校收入学费的数量、教官的生活待遇、以及成绩的划分标准都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因为学校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科举考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其对于进士的要求也非常高,正因为李治的严格要求,使得唐高宗时期,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士进入了政治舞台。

李治本人信奉儒、道、佛思想,其在位期间曾促进三教合流,使得这一时期的思想极为活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古代的很多皇帝都崇尚长生不老,李世民也不例外,但是李治深知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因此其向来不碰长生药,有一位天竺的高僧曾告知李治其可以做长生药,李治直接将其骂走。

历史上真实的李治并不昏庸,人们之所以认为李治昏庸,主要是因为其受制于武则天。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治之所以受制于于武则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意愿。

李治非常欣赏武则天,二人在政治上也有共同的见解,李治曾言:“后性明敏,处事皆称旨。”

而且李治在位之时,国家大事多由李治做主,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的事情,多由李治过目,武则天只是提意见。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90658119834354213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