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历史,可以发现,在古代的君王中只有少数几位能被称为千古明君,而大部分都是只知道吃喝享受的无能昏君。
在这么多君王中,有这么一类君王,在他们执政的前期勤政爱民,不愧为千古明君,但到了后期,却变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无能昏君,如:隋之炀帝、唐之玄宗、明之嘉靖等等。但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却有这样一位君王,在他的执政前期是一位十足的无能昏君,但到了后期转变成了一代明君。最后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的实力达到了巅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主人公——齐威王。
公元前357年,齐桓公去世,其子田因齐即位,是为齐威王。继位后的齐威王不理朝政,将政事完全交给卿相大夫处理。而自己则整天沉迷于酒色,导致卿大夫专权,政令不出,朝廷纪律涣散,贪官污吏横行,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国内矛盾日益突出。
而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国韩、魏、鲁、赵、卫等国在看到齐国的国力开始衰败后,趁此机会,纷纷开始侵扰齐国,短短一年时间,齐国接连丢失阳关、博陵、薛陵、甄城等数城。一时之间,使得齐国陷入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国家危在旦夕,幸好关键时刻,在孙膑与田忌二人的合力抵抗下,齐国才转危为安。
齐国在经过这么多次的打击后,国内的有识之士,都对国家的未来忧心忡忡,但齐威王仍旧与往常无异,整天不理朝政,寻欢作乐。谏官们都在找机会劝谏齐威王,但是每次都会将齐威王惹怒,而下场凄惨,最后使得谏言者,人人望而却步。这时,在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其人博学多才,滑稽善辩。在得知齐威王喜欢‘隐语’时,便想着通过‘隐语’的方式,对齐威王进行劝谏。
终于在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于是就对齐威王说:‘大王,臣有一个隐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猜中’。齐威王一听,兴致大增,就想自己试一试,于是淳于髡就说:在咱们齐国有一只大鸟,它哪里也不去,只是住在咱们齐国王宫的庭院里。已经整整三年了,它没有飞过一次,也没有叫过一声,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吗?齐威王一听,就知道淳于髡这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君,却只知道享受取乐,而毫无作为。于是便对淳于髡说:这一只大鸟,它不飞则已,只要飞就会直冲九霄,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万人,你就慢慢等着瞧吧!
还有一次,齐威王邀请群臣,进行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后,齐威王笑声问淳于髡:‘先生,能喝几杯呢’,淳于髡立即回道:‘臣有时喝的多一点,有时喝两三杯就醉了,但是任何事情做到太多太过,就容易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齐威王知道淳于髡又是在用暗喻的方式向自己谏言,于是在心里对淳于髡更加佩服,隋拜其为上卿。
励精图治,起贤用能
齐威王从淳于髡下开始治国理政,有感于谏言对一国之君的重要性,于是下令广开言路,鼓励群臣纳谏。直数自己以往的过失,并虚心接受进行改善,一年之后,进谏的人越来越少,齐威王在国内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接着齐威王便开始整顿吏治,他将各地方官员召集到朝廷,直呈他们的施政得失,并且用烹刑诛杀了那些没有政绩,不顾百姓死活,却为了升官而贿赂齐威王身边人的地方官员,又将接受贿赂的朝廷大员的人逐出庙堂,而后,又将那些为地方办实事,受到老百姓夸赞的好官员进行提拔奖励。从此,齐国大臣都认真办事,诚实做人,再也不敢文过饰非,齐国的吏治得到了极大的净化。
齐威王在接受了淳于髡的谏言后,罢黜享乐之风,开始治国理政。他首先让国人纠正自己以往的过失,并积极改善;接着又将专权大臣逐出庙堂,肃清吏治;起用有真才实干的人士担当要职。从此,齐国开始走向大治。
收复失地,称霸六国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齐威王觉得是时候收复以前失去的国土了,齐威王便发兵向西攻打赵国、卫国,在浊泽打败卫军并包围卫王。卫王归还观城以求和解,赵国也归还齐国长城。于是,各国纷纷效仿,将以前强占的齐国国土悉数归还,以修补两国关系,齐国国内士气大振。
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但齐威王为了达到使魏、韩两国两败俱伤的目的。齐威王在魏国围困韩国都城三个月之后,两军都损失殆尽的情况下,才以田忌为主将,拜孙膑为军师,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并在半路设伏。最终败魏于马陵,杀魏将庞涓。
小结;
齐威王继位初期,只顾吃喝玩乐,不理朝政,致使齐国内外交困,有了亡国之危。之后,能够虚心纳谏,开始治国理政,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后,最终,使齐国国力得到迅速发展,称霸于各诸侯国。而齐威王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昏君转变为明君的典范,而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