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皆少保之力也!”说起康熙平台湾的故事,大家可能会马上想到施琅的功绩,但实际上,正如这段话所说。
施琅固然在前线冲锋陷阵,立下大功,但如果没有“少保”在后方运筹帷幄,调运物资,那施琅的功绩也终究是空中楼阁。这里的“少保”指的就是姚启圣,并且他的功绩可不止平台湾这一件,他的人生也相当曲折,堪称“满清第一怪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姚启圣这位怪才的传奇人生。
姚启圣的经历算得上典型的“大器晚成”,他出生于明朝天启年间,是浙江绍兴人。姚启圣从小就有些“怪”,虽然出生于书香世家,但他却从小喜欢习武和研究军事,并且这也不耽误他读书,可以称得上是天才了。少年时的姚启圣堪称“文武双全”,有“游侠之气”,与当时读书人文弱的气质不太相符。姚启圣喜欢带着一帮小伙伴“行侠仗义”,不像文士,倒像是个侠客。
如果姚启圣生于治世的话,可能就这么游侠一辈子了。但是姚启圣的少年时代正值明末统治腐朽,农民战争如火如荼之际,而东北方的满清也一次次南下劫掠,等待着入主中原的机会。尽管姚启圣所处的江南相对安定,但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正不断加剧着当地人的危机感。但可能是因为此时姚启圣的眼界还没有打开,也可能是因为此时明朝的选官制度已经腐朽,他并没有参军报国或从政报国,而是依然满足于当一个“游侠”。
这一系列事件后来被统称为“清兵入关”,在当时,人们往往称之为“甲申国难”或“甲申天变”。随着满清开始推行“跑马圈地”和“剃发易服”的政策,并在南下途中制造了“扬州十日”等惨案。许多人逐渐明白过来,这次剧变不仅仅是改朝换代,而是“亡天下”。许多有志之士开始奋起抗争,如张名振、张煌言等人。
姚启圣本来也在其中,当时清军已经渡过长江攻陷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人们纷纷南逃,姚启圣却反其道而行之,向北抵达通州。这里尚未沦陷,也是当时的抗清前线。
姚启圣为何一定要去通州,原因已经不可考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能参与抗清事业。原因也很怪,姚启圣可能本来是想投效当时通州附近的抗清义军,但却在途中遭到了当地土豪的侮辱。很可能是姚启圣本来从小就心高气傲,看不起这种“土包子”,而当地土豪仗着自己在一亩三分地上的权势,也看不起姚启圣,双方就这么发生了冲突。按理说发生冲突了解决就好了,解决不了就避开。但姚启圣再次显示了自己的怪才特质,竟然因为这么一次冲突直接脱离了抗清阵营,随后就剃发留辫,投靠了清军。
当时清军正在平定江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反抗势力,自然很需要姚启圣这样的人才。虽然按理说选官是要经过科举的,但清军将领“事急从权”,拥有了在当地自行任命部分官员的权力。
当时正在进军通州的清军将领考虑到姚启圣确实有才,而且也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便提出任命他为地方官。但姚启圣却不要这个官职,只是要求对方任命他为通州知州,对方也是摸不着头脑,他本来打算给姚启圣的官职比通州知州大多了,怎么姚启圣就非要当这个通州知州呢?但考虑到人才难得,他还是同意了。
不久后清军攻陷通州,姚启圣也正式就任通州知州。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姚启圣上任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派人把那个侮辱过他的土豪抓了起来,狠狠打了一顿,直接给打死了。按理说这属于公报私仇了,而且这个土豪在当地也很有势力,姚启圣就这么把人家打死了,该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
于是姚启圣再次显示了他“怪”的一面,他压根没打算处理,就这么溜了,连官职也不要了。按理说这属于弃职潜逃了,不过当时清军正忙着和各路抗清义军交战,也顾不上管他。其实姚启圣既然都当上知州了,完全有很多种方法能报复那个土豪,况且只是几句话的事,至于直接把人家杀了吗?然而姚启圣偏偏选择了如此直截了当的报复方式,就为了报这么一个仇投靠清军,谋求了个知州的官位,报仇后就弃职潜逃,也属实是“怪”。
此后姚启圣又回到了游侠生活中,之后的十多年他究竟在干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没有当官。唯一有记载的事情是有一次姚启圣在萧山旅游,碰上两名清军强抢民女,于是他上前劝告,希望对方收手。但这些如狼似虎的兵卒怎么可能听他的话,甚至还反过来威胁他,于是姚启圣直接趁其不备拔出一名清军的佩刀,几下就把两名清军都杀了,随后将这名女子送了回去。
这里可以看出姚启圣不但擅长指挥,自己的武艺也十分高强。一人杀掉两名清军,哪怕是偷袭,也绝非常人可以做到。并且姚启圣主动救助和自己并不相识的女子,可见他也确实是有着一股江湖义气的。
不过最后,可能是为了保全家族,也可能是他本来就是“谁强就投靠谁”的人,姚启圣还是投靠了满清。1659年,姚启圣和族人一起加入了旗籍,成为了“汉军镶红旗”的一员。1663年,他作为“旗人”参加了特殊的“八旗乡试”,这是清朝为了优待旗人而专门设置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而姚启圣则在这次考试中夺得第一。
不过有意思的是,到了这个时候,姚启圣得到的官职反而比之前低了。因为之前清朝为了笼络人心,是“事急从权”,而此时清朝在江南的统治已经稳固,也不需要如此授官了。因此即便是乡试第一,这回也没有知府,没有知州,姚启圣只得到了一个广东香山知县的职务。当然这个起点其实也不低了,如果姚启圣能够好好经营一番,未来入职中枢也是有可能的。
但“怪才”姚启圣再次剑走偏锋,他上任后马上就开始还前任知县的“欠债”。原来前任香山知县可不是正常调职,而是因为亏空了数万两银子被抓走的。本来前任留下的亏空不需要姚启圣来负责,但姚启圣偏偏很有责任心,竟然自己把这几万两银子的亏空全补上了。
这又是姚启圣很“怪”的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两点。一是姚启圣很有责任感,哪怕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也要全力把事情做好。二是姚启圣确实很有钱,要知道几万两银子在当时,别说普通百姓,就连豪门巨富也未必能一下拿出来。姚启圣却能一口气拿出几万两银子来补亏空,可见其家财确实不少。并且光靠省吃俭用肯定是无法省出这么多钱的,姚启圣应该还有其特殊的收入渠道,可能跟他之前的游侠生涯有关。
但不管怎么说,姚启圣起步就是香山知县,又替地方偿还了亏空,可以说是声名显著,正常发展下去肯定是前程远大。但此时姚启圣的“怪”劲又上来了,当时清朝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严厉禁止海上贸易,任何敢出海的商民都将遭到严酷的刑罚。结果导致沿海地区出现了普遍的经济倒退状况,人民苦不堪言,而当地官员为了讨好朝廷,往往无视这一切,依然严格执行海禁政策。
但姚启圣却偏不信邪,为了治下百姓的生活,他自行开放海禁,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使得香山当地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姚启圣在民间获得了不错的名声。但这种“胆大妄为”的行为显然不能为朝廷所接受,一群阿附朝廷的官员对姚启圣群起而攻之,最终姚启圣被罢官,再次回归乡野。
而姚启圣的下一次起复同样也很“怪”,在他罢官回乡几年后,“三藩之乱”爆发,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举兵叛乱,攻入浙江。清朝一时猝不及防,来不及调动军队,只能在各地号召“义勇”抗击。
按理说姚启圣曾亲眼见证了清朝统治的黑暗,而且已经用私财为他们弥补了亏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并且姚启圣的家乡在绍兴,并没有受到耿精忠的直接威胁,而姚家作为当地的世家大族,完全可以作壁上观,保存实力。但姚启圣却再次选择了“毁家纾难”,用自家的钱财招募了数百名士兵,加入康亲王麾下,参与平叛战争。姚启圣此前已经数年不问世事,此时又花费如此大的代价重返官场,究竟图的是什么?也许,他是想投机,趁机捞一把。也许,他只是想要个表现的机会罢了。
此后姚启圣就随着朝廷军队四处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并因为其突出贡献而多次受到提拔。到了1678年时,因为捐赠了数万两白银的军饷和各类物资,姚启圣被提拔为了福建总督。这个升官速度属实让人惊掉了下巴,要知道四年前姚启圣还只是个“草民”,没有任何官职,却在短短四年后就成为了福建总督这样的地方大员,当时清朝全国的总督也不超过十个啊!不得不说,姚启圣虽然经常“赌”,却总能赌对,确实堪称怪才。
而到了“三藩之乱”平定后,姚启圣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赌博,并再次展露了自己“怪才”的一面。当时施琅已经投降清朝,并多次建议加强海军建设以及出兵台湾,但鳌拜控制下的朝廷既不信任施琅,也不觉得出兵台湾有何必要,因此多次拒绝了施琅的建议。不但如此,施琅还因为多次上奏而犯了忌讳,被剥夺了兵权,送到北京闲置了起来。后来康熙亲政,但由于“三藩之乱”很快爆发,朝廷忙于平叛,依然没有起用施琅。
在此期间,姚启圣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如建设水师,储备物资,搜集情报,训练士兵,以及对台湾郑氏集团进行分化瓦解等等。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启圣的辛勤工作,就没有施琅之后出征的胜利。然而人们却往往只记得冲锋陷阵的施琅,而忘了默默工作的姚启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