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为何要背叛曹操?是因为杀了吕伯奢一家?真相不是那么简单

陈宫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而反叛曹操,这个只是小说之言,真正的历史真相可不是那么简单。要弄清楚陈宫为何要背叛曹操,就得弄清楚陈宫为何要拥立曹操。陈宫反叛曹操只是一个结果,发生这个结果一定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得从陈宫拥立曹操开始。

陈宫为何要拥立曹操呢?

1、陈宫拥立曹操的背景。

陈宫是兖州东郡人,作为一个本地豪族出生的知识分子,他对于兖州的热爱是处于本能的,然而他热爱的兖州却在东汉末年出现了三次严重的生存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

第一危机发生于公元191年7月。黑山军在首领于毒、白绕、眭固等人率领下进攻魏郡和东郡。东郡在兖州的北部,冀州的南部和冀州毗邻而居。东郡太守王肱抵挡不住漫山遍野的黑山军,导致东郡失陷。

此时,已经取韩馥而代之的袁绍出兵对付进攻魏郡的黑山军,而曹操则在袁绍的支持下对付进攻东郡的黑山军。曹操在濮阳击败了白饶,占据了东郡,于是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

此时,兖州面临的第一次危机暂时解除了。

第二次危机发生于公元192年春季。于毒等人率领黑山军再次进犯东郡,这次的目标是东武阳,也就是东郡的治所,而曹操此时屯兵顿丘。曹操以围魏救赵的方式攻击黑山军的本屯从而解了东武阳之围。接着,曹操率军连续攻击于毒的同党眭固和匈奴於夫罗於,多次大败黑山军,将他们从东郡赶了出去,从而巩固了曹操在东郡的地位。

曹操连续击败黑山军的行为不仅巩固了自身的地位,也让兖州人士看到了曹操的战斗力。毕竟黑山军对东郡乃至兖州的破坏是相当惊人的,这在兖州士族,豪族以及士人的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第三次危机发生于公元193年4月。原本打算进入渤海的黄巾军在公孙瓒的攻击下,遭受巨大惨败而不得不转头进入军事力量比较薄弱的兖州。此时,兖州面临着第三次危机,此次危机比前两次更甚,因为黄巾军势力庞大, 多达百万之众。

兖州任城相郑遂抵挡不住被杀,黄巾军进入东平。兖州刺史刘岱坐不住了,不听济北相鲍信的规劝主动发动进攻,结果在野战中被击杀。

此时的兖州内部没有刺史,各郡各行其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外面面临百万黄巾军的肆虐,上至士族豪族官僚,下至普通百姓都饱受摧残,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强力人物来力挽狂澜。

2、陈宫拥立曹操为兖州之主的过程。

陈宫看到兖州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兖州就成了黄巾军的地盘了。于是就对自己的长官东郡太守曹操说道,现在兖州已经没有主了,朝廷也管不了兖州。我去游说州中官吏,让你去做州牧,你凭借兖州可以称霸天下。

曹操对于陈宫之言当然是欣然同意。陈宫又跑去游说兖州别驾、治中,对他们说道,现在天下大乱,兖州失去了主人,曹操是上天降下来的人,如果让他统领兖州,必然能够让兖州安宁下来。

州中的实权人物同意了陈宫的看法,认为曹操确实是一个人才,值得信赖。于是济北相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人就去东郡请来曹操作为兖州之主。

曹操在兖州大小官吏的拥戴下成为了兖州牧,而兖州也有了新的主人。

3、陈宫拥立曹操成为兖州牧后,曹操和兖州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方面,兖州的危机解除了。

既然受到了兖州势力的拥戴,就要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首要的目标就是铲去盘踞在兖州黄巾军。因此,曹操率领大军猛攻黄巾军,经过数轮大战之后,黄巾军哪里是曹操的对手?

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三条道:第一条道就是逃跑,然后到其他地方继续肆虐;第二条道就是和曹操死磕到底,鱼死网破;第三条道就是投降。第一条和第二条没有那个实力,在曹操的猛烈进攻下,黄巾军连连败北,逃无可逃。如果死磕到底,只有面临全军覆没的结局。因此对于黄巾军而言,投降才是最好出路,兖州的强敌黄巾军被消灭了,兖州再次恢复了往昔的秩序。

另外一方面,曹操的实力获得了空前的增强。

百万黄巾军投降了,全部被曹操收纳。一部分人包括家属成为屯田民去种粮食,搞生产;一部分成为士卒,继续征战天下。

这样,原本只有东郡一地的曹操突然成了一个土豪:拥有兖州八郡地盘,有了一个稳定的家;拥有数百万之众,能够为他提供钱粮和兵员;拥有数万士卒,告别了兵员不满万的窘境。

更为重要的是自从有了兖州这个根据地后,在外征战有稳定的粮食,兵员供应,再也不怕打败战了。即使打了败仗,也有家可以回,有粮食以及兵员补充的地方。

因此,获得兖州之后,曹操手里有了基本盘,也就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在兖州遭受空前危机的时候,兖州势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稳定和保护兖州,因此曹操就成了包括陈宫在内所有的兖州势力的拥戴者,而曹操也不负众望,成功的消除了兖州的威胁,为兖州的安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果曹操能够像刘表那样,重用兖州人士,立足于兖州,保护兖州势力集团的利益,以达到保境安民的目的,那么兖州势力集团就会一直拥护曹操成为兖州之主。

可惜,曹操不是刘表,因此其结局也完全不同。

陈宫为什么要反叛曹操?

陈宫从一个曹操的拥戴者变为反叛者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一系列事情堆叠的结果。对于陈宫而言,他没有变,是曹操变了,其实对于曹操而言,他一直没有变,只是陈宫跟上形势而已。

陈宫为首的兖州士族豪族们把曹操送上兖州之主的地位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兖州人的利益,对于曹操而言,他确实做到,可是后来的一系列行为却大大的背离了陈宫等人的初衷。

那么曹操到底干了哪些事让陈宫为首的兖州人士彻底地抛弃了他呢?

首先,屯田安民损害了兖州本土人的利益。

袁绍得到冀州后并没有损害冀州士族豪族的利益,反而保护他们的利益,土地资源获得了更好的维护;刘表单骑入荆州,同样也是更好地维护了荆州士族的利益,并没有动他们土地资源;刘备入益州也是如此,益州的士族豪族的利益也没有遭受侵害,但是对于曹操而言却不是这样的。

在得到兖州后,曹操逼降了百万黄巾军以及他们家属,这些人对于曹操而言就是以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因此曹操是万万不会将他们放弃的, 必须放在自己的地盘安置起来,成为屯田民。

黄巾军是没有土地的,至少在兖州即是如此,可是要把他们安置在兖州,就必须腾出土地给他们安置。虽然经过战乱,有许多人逃亡,许多土地成为无主之地,可是即使是无主之地也是兖州人的土地,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外地人来兖州瓜分土地,这样就极大的挤占了兖州的土地资源。

如果曹操赶走了黄巾军,那么这些无主之地理应成为他们的资产,可是现在这些都落空了。

曹操安定了兖州,可是给他们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利益。

其次,曹操用人方式伤害了兖州人士的利益。

刘表入荆州用的都是荆州士族和豪族,因此荆州人士非常拥护荆州;袁绍入冀州亦是如此,大量的启用冀州士族和豪族分子,从而获得了他们的拥护。可是曹操的用人策略完全不同,要么用以前的旧人,要么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就在此时,许多颍川人士来投,比如荀彧,郭嘉等人,这些人都得了曹操的重用,而昔日的那些兖州人士却依然如故,既没有得到大力的提拔,也没有进入曹操的核心圈子。比如拥护曹操上位的陈宫就是如此,没有显著的提拔。

因此,曹操在兖州的用人方式已经刺痛了本土人士的心。

最后,曹操的两大行为极大地激怒了兖州本土势力。

曹操在屯田和用人两个方面深深的刺痛了兖州本土势力外,另外两个动作也极大的刺激了兖州势力。

一个动作就是杀掉了名士边让。边让是陈留人,前九江太守,非常有才气,和孔融齐名,深受兖州士大夫敬仰。可是边让仗着才气不大看得起曹操,在边让看来,曹操是阉宦之后,压根不放在眼里。边让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还时常出言挖苦讽刺,这让曹操非常恼怒,正在风头上的曹操一时大怒,让人将边让杀了,连带他的妻子也没有放过。

曹操暴躁的行为在兖州人的心理留下了一个极大的阴影,给人一种非常不理性,不能够容人的态势。

另外一个动作就是在徐州的屠城行为。曹操占领兖州不久,就让人去把父亲曹嵩接到兖州来,可是在半路上被人截杀。曹操认为徐州陶谦有责任,于是率兵来讨伐。

按道理,曹操为父报仇,讨伐陶谦,子为父报仇,理由行得通的,可是曹操在徐州大杀四方,杀的人堵塞了泗水,导致泗水不流,鸡犬不相闻。

陈宫当年跑去游说同僚的时候,喜滋滋地说曹操是“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现在看来,哪里看得出是一个名世之才的样子,完全是一个活脱脱的视人命如草芥的暴君,既不能安民,也没有明君的架势。一个名士说杀就是杀,而且还杀全家,一个州说屠就屠,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兖州之主呢?

在以陈宫为首的兖州势力看来,曹操既不能为兖州带来福利,也不具备一个明君的模样,许多人已经是悔不当初了,于是私底下的串联联动起来,只等一个反叛的机会了。

可见,陈宫反叛曹操并不是陈宫对曹操有多么的不满,而是整个兖州集团对曹操非常不满。这次兖州之变,除了东郡的范县、东阿和济阴郡的鄄城这三个城外,整个兖州全部脱离曹操的控制,随着陈宫等人一起反叛。

因此,兖州之变不是陈宫个人和曹操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曹操已经站在整个兖州集团的对立面,成为他们的公敌。

兖州之变是曹操人生的低谷,甚至和当年的汴水之败相提并论,这场巨变给曹操以后的创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比如宽容的对待各种名士如孔融之类的人以及自己的政敌如杨彪这样有威望的人,再就是重用本土人士,如入冀州和荆州后大力提拔本土人士入仕,还有不再大规模的屠城等等。

这些经验教训可谓深刻,也是曹操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课。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70220533768913447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