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唐王朝为消除北方威胁而攻灭东突厥颉利可汗部,唐太宗李世民被草原诸民族奉为共同的君主“天可汗”。在此之前,其实也有一位以消灭突厥被称为“圣人可汗”的帝王,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
结束百年分裂,完成民族统一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华民族自汉朝以后近300年的战乱,自三国魏晋之后的五胡乱华,导致中华大地四分五裂,战乱不断,正是有隋文帝杨坚的南征北战,才重建了秦始皇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而且300年的动荡和改革,足以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若无一个大一统王朝出现,各地区隔阂不断加强,华夏大地无论是地理还是文化可能分裂成无数个小国。
此外春秋和汉代的文化典籍,因战争焚毁、遗失的已经超过大半,隋文帝时期,征召天下,凡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收集了大量古代藏书,在文化层面也挽救了汉文化的断层。
废九品中正,创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所谓九品中正制是指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则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而被评议的人要求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虽然为当时选任官员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后期评定的要求完全变成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三省六部,限制相权
封建社会一直存在两对矛盾,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统治者也一直致力于解决上述矛盾,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架空,一是分权。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其中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被分散,进一步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部门相互牵制与机构运转,整体上都有利于君王的统治。
尽管隋朝享国仅37年,但不可否认的是,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也是在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颗不灭的明星。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765972416998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