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鼎盛时代,她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万国来朝,是经济繁荣发展,是文化艺术兴盛发达,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唐朝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一个结果,主要是因为唐朝的统治者制定了有关社会建设和稳定发展的正确国策。

其中就包括尊老养老的制度,而中国的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和美现象,所以今天就来闲话一下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

唐朝的尊老养老的制度

01 唐朝对官员的养老制度

对封建王朝的官员来说,他是封建社会的特权阶层,哪怕是再圣贤的古代君王,都会给予官员们一定特权,因而当官员达到一定的年龄,没法再为朝廷效力。

或者是官员自身心有余而力不足选择辞官,朝廷并没有弃之不理,继续有着养老的政治福利。

首先,继续享受朝廷的俸禄;按照今天的退休年龄来看,唐朝应该也有这样的规制,对官员退休的年龄规定在《唐六典.卷二.致仕官条》中有着记载。

里面写道:“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因而唐朝官员退休的是70岁。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来看,唐朝超过70岁还在为国家效力的官员不在少数,例如唐朝张柬之、郭子仪等大臣。

这说明越是能力强地位高的官员一般情况下不会让他们退休,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当然前提是身体健康。

而唐朝官员退休以后,依然会享受朝廷俸禄,只不过是退休前的一半。

其次,皇帝进行特别的赏赐;作为朝廷的官员,如果只是一名唐朝的基层官员,那么肯定不会有什么赏赐,就是享受俸禄。

可是一个王朝能繁荣发展,说明有着很多官员为此付出重要贡献,因而唐朝对有功之臣在退休之际进行特殊的赏赐。

赏赐的内容一般是金银珠宝和房屋田地,并且对三品以上的退休官员每到朝廷的重要日子,都会特意赏赐一份厚礼。

另外,对朝廷做出卓越贡献的重臣,皇帝还有更加重要的赏赐,一般都是赐杖,这个赐杖不是一般的拐杖,而是代表着皇帝对大臣的看重和尊敬

退休大臣凭借着这根拐杖都能享受诸多特权,因为此杖代表着皇帝,并且皇帝对赐杖的退休重臣都保留再召回的可能。

也许哪一天大臣依然健在,皇帝正好需要,就会再一次请出山,或者是遇到什么国家大事不好处理时,皇帝会亲自找找上门进行请教,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其三,便是朝廷还会为官员父母进行养老;唐朝对官员的父母有着比较重大的政治福利,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的母亲都会受到册封。

规定:一品官员之母为国太夫人,二品和三品的母亲为郡太夫人,四品和五品为县太君

这样的政治福利在官员自身退休之后依然有养老的福利,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养老的问题;而对六品及以下的官员父母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允许官员把父母带在身边进行照顾,二是把官员调回当地方便照顾父母。

02 唐朝对大众百姓的养老制度

唐朝官方给予大众百姓老年人的赏赐,首先是免除赋税徭役,关于古代人们承担赋税徭役的制度从秦朝就已经形成规制。

历朝历代的皇帝并没有废除,在当时其实也没法废除,因为大一统王朝遇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

如果废除后再强行征召,反而引起骚动甚至暴乱,但是从一开始就规定好,百姓们也不会有意见。

因而唐朝官方规定:凡是达到60岁以上的老人,不需要承担赋税徭役,这样老百姓才能安享晚年。

其次给予养老物资;因为很多时候一些人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而年龄又特别大,靠自己去挣口饭吃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在唐太宗时期就有了规定,当然这个规定包括有家有儿子的老人;

根据《唐大诏令集》的记载: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 ;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也就是说80岁以上的耄耋老人,朝廷赏赐两石米和五段布帛,而达到百岁以上还会加倍赏赐。

唐朝官方给予百姓老年人的政治福利;首先是侍丁政策,就是由朝廷安排专门的人来照顾老人,被称之为侍丁。

唐朝官方规定:八十岁以上患有疾病的老人、安排一名侍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安排两位侍丁,百岁以上老人、则是安排三名侍丁

这便是相当于朝廷给他们请护工,关于这个在《通典》卷67《食货七·丁中》中有详细记载:“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

其次是唐朝皇帝会颁发养老诏,这个诏书是提醒官员们做好尊老养老的工作,例如在《册府元龟》的信息显示,唐太宗在位期间为了老人养老之事,颁布28次养老诏书。

建立起尊老养老的机制;根据文献资料显示,在武则天时期,唐朝两个都城建立了“悲田养病坊”,包含悲田院、疗病院、施药院,是当时专门用来救济和养老的机构。

属于唐朝官方和大善人以及僧侣作为实际的支撑,让这个机构运营下去,相当于唐朝的养老院。

除此之外,唐朝还专门从法律层面保护老人权益;《唐律疏议》中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就是讲到祖父母、父母健在的话,孩子不能分家,同时要保证对祖父母、父母的养老,违者接受法律的惩罚。

并且还规定子女对祖父母、父母必须要做到“色养”,便是指要温和的态度与父母相处,要给予祖父母、父母语言和心理上的温暖,绝对不能出现愤怒等负面情绪。

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原因和意义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孝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孝道,例如在中国的周朝,当时的开国君主周武王就在宣扬孝道,接着到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思想流派的出现,其中儒家思想就是讲究孝道,在《孝经》当中对孝道定义是: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等发展至唐朝,孝道文化早已深入人心,作为封建王朝的君主,也不可能去违背孝道,否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的结果很多时候是皇帝都未必能接受的。

因此,大唐皇帝与其他人一样,都在想着怎么样去发扬和继承中国优秀的孝文化,而最好最实际的做法便是让天下人去孝顺父母,所以在唐朝建立起比较具体的养老制度。

2,因为唐朝的经济繁荣发展

其实说到底,唐朝之所以会对老人养老一事这么卖力,主要是因为唐朝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说白了就是有钱,这才有能力让唐朝多代皇帝不断地维护养老机制。

同时也说明在唐朝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下,皇帝们考虑的问题会更细致、更贴心,并且唐朝通过养老制度反而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因为皇帝解决了臣民的后顾之忧,让臣民更加动力十足的建设唐朝、发展唐朝,让唐朝越来越发达。

3,唐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也许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维护朝廷的统治,与养老有何关系,其实关系大了,现代人经常

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谈何说爱他人!

可能这句话有些片面,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毕竟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孝顺,难道对其他人或其他事物就能做到真正的尽职尽责吗!

其实这个看法与唐朝皇帝的看法有着同样的含义,唐朝皇帝认为“欲求忠臣,必求孝子”。

因而唐朝皇帝建立尊老养老制度,主要是告诉天下臣民,必须要做一个忠孝之人,当臣民们在家用心孝顺父母时,在这个过程中臣民就会意识到忠于朝廷的重要性。

他们就会对朝廷更加有归属感和忠诚度,然后他们会努力地去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4,对唐朝社会风气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

封建王朝的政治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当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在维护和建立养老制度,可以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皇帝随他们的用心。

而唐朝皇帝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制度当中来,让人们慢慢地享受孝顺父母的乐趣

让天下臣民体会到通过孝顺父母,会发现世间更多的美好,心中不再有更大的负担,轻松面对在社会上的问题,勇敢面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

因此唐朝官方之所以支持养老制度,既是要让更多人知道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其实也是希望天下臣民洗刷一下自己的心灵。

当然,中国古代社会的孝道文化其实普及得很到位,再加上皇帝的大力建设,可以帮助唐朝营造正向和谐社会风气,这样还有利于唐朝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

5,进一步推动孝道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其中孝道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先秦时间就在发扬孝道文化,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争权夺利从未在意过这一点,甚至是在严重的破坏或者说是践踏孝道。

可是反过来,唐朝皇帝需要孝道文化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们就会不遗余力地推崇孝道。

而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不断地发展下去,就是不断地在发展孝道文化,对孝道文化在历史上的延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其实不仅是一种制度,而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具体表现。这个制度的建立,对唐朝的政治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助力作用,对唐朝之后的王朝继续尊老养老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中国孝道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68807605169963527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