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第129章《货殖列传》。
司马迁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史官,没有高官厚,也不曾经商,为何会对金钱有如此独特的认识?
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他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完成这部史家绝唱《史记》?
1、受父遗命
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诞生于龙门。
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建元年间,被封为太史令,当时的史官掌天时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同时职掌记录,搜罗并保存典籍文献,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档案馆工作,这并不是一个多少显赫的官职,在当时而言,甚至有些卑微。
司马谈一生担任史官30年,在收集记录和保存历史资料,尽了自己一生的努力,为《史记》的创作做了某些不可磨灭的基础工作。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巡,在泰山举行了祭祀天地的大典,史称“封禅”。
而当时司马谈被留在洛阳,未能从行,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未能见证国家之盛典,是为一生之憾事,不久之后,司马谈抑郁愤恨在心,生起重病,奄奄一息。
司马迁在得知父亲病重,急忙赶回家中,守在父亲床头,父亲一脸泪水,告诉他,自己不能参与“封禅”大典的遗憾和懊悔。“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临终前嘱咐儿子,自己一生抱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就是想利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的便利条件,着手论著历史的计划,而如今自己是不能实现了,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志,继续承接做一个历史学家的使命,撰述一部历史论著。
司马迁含着泪水答应了父亲。
2、二十漫游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0岁的司马迁,他停止古文经传等简编的诵读,去访问名山大川,接触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
从京师长安起程,出武关(今陕西商县),经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至南郡(今湖北江陵县)渡江,去了长沙(国)的罗县,拜访了屈原投江的地方汨罗江。去过会稽山一探 “禹穴”,途经吴县,上了姑苏眺望五湖,参观了春申君的故城宫室。在游历江南后,又渡江北上,到达淮阴了解有关淮阴侯韩信的故事……
司马迁的这次漫游,在2100多年前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壮举,不但了解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生活,而且考察了历史遗迹,接触了广大人民,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他的胸襟,开阔了他的眼界。
游历归来后的司马迁,于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
3、李陵之祸
公元前100年,匈奴无故扣押西汉使臣苏武,苏武不屈,汉武帝在得到这些消息,于公元前99年,命令将军李广利率3万大军袭击匈奴,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并派李陵负责后方辎重。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自告奋勇跟武帝请命,愿以少击多,不用武帝派骑兵,单用自己步兵五千人前往匈奴,分散李广利主军正面敌人的攻击。
武帝一见李陵如此英勇,非常赞赏,随派前往。
谁知李陵率领着5000精英步兵,在行进匈奴的路上,遇到匈奴主力军,匈奴一次进攻不行,又再加兵力,前后遭遇匈奴共11万军的围剿。李陵率军奋死抵抗,带领部队一次次突出重围,众将士杀敌无数。
后因李陵军中一人逃到匈奴,告知匈奴李陵军后无增援,只管放心攻打,在匈奴军原本准备放弃攻打的情况下,致使陵军再次遭遇更猛烈的攻击,最终抵抗不住,李陵也不得不投降匈奴。
李陵打了败仗之后,消息很快传到朝廷,原来李陵以少胜多,朝臣都为武帝庆幸,恭祝武帝朝中有如此英勇的大将。现在听说李陵打了败仗,投降了匈奴,又都改口,说李陵有罪。
汉武帝拿不定主意,坐朝不安,一日传召司马迁,想听听他对此事的看法。
司马迁认为李陵:
其一,观李陵平日的操行修养,表现有国士之风。对母亲至孝,对别人诚实,见财也不眼红,取舍亦有道,谦虚谨慎,甘居人下。
其二,此次为解国家之难,率步兵才五千人,深入敌军腹部,骑兵出入之地,抵抗匈奴10万铁骑,连战十几日,所杀的敌人已远远超过本身的5000军队,就是古代的名将表现也不过如此。
司马迁的本意是想自己直言不讳,希望武帝不要责怪李陵,迁怒于李陵的家人,也同时让那些翻脸不认的朝廷官员,不让他们伺机说李陵坏话。
谁知汉武帝还没有听完,就大怒起来。以为司马迁这样表面上赞扬李陵攻打匈奴有功,而背后想说的反过来是说明李广利无功。
汉武帝直接以罪名“诬罔主上”,判了司马迁死刑,下了监狱。
4、何去何从
按照汉武帝时期的制度,犯死罪的人,有两种办法可以免死,第一种,拿钱赎罪,另一种就是接受腐刑。
从各种资料记载来看,拿钱赎罪的话需要50万。司马迁是一个清汤寡水的史官,而且早年游历祖国,并没有多少存款,也没有别的朋友相助,怎么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
接受宫刑,无疑是一大屈辱,从男人的角度来看,接受宫刑就不再是一个男人,不但受朝廷同僚的轻视,在世人平民眼中也被人瞧不起。
这是对一个男人尊严的极度挑战,也摧毁一个文人志士的自信。
此时的司马迁已经48岁,本身是因为正义,因为耿直,因为良知而遭遇这种杀身之祸。
到底是选择一死了之,还是忍受屈辱留在人间。
他的内心该如何取舍?他又是怎么对待这不公的命运的?
5、就极刑而无愠色
在狱中的司马迁反复思考,如果就这样伏法,"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异“,若就这样死了,这一生跟一只蚂蚁有何区别,在他看来,这样一死,人家只会以会他罪有应得,该死。
想到一般人总是贪生怕死,留念亲人,而自己父母已不在人世,没有兄弟,孤单一人,对妻子也没有太多顾念。轰然下狱,受辱至死,决然而死,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想到李斯,韩信,窦婴等人物,“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但到了祸临莫测的时候,也断然没有自裁,想想古今多少英雄,还不是一样遭遇耻辱。
在思考中,司马迁豁然开朗,是的,人终有一死,但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代价是有大小,死的价值也是有大小的。
值不值得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司马迁觉得他现在这样的死是毫无意义的,是很不值得的。
思虑万千,辗转反复,想起自己的生平著作史书的理想还未实现,父亲遗命尚未完成。
最终,天汉三年,司马迁“卒从吏议”,甘心下“蚕室”,“就极刑而无愠色”,接受了残酷的腐刑。
从此以后,那个曾经的男人司马迁死了,那个文人士丈夫死了,而一个新的太史公诞生了。从此他的写作得到了更大的力量。
对于因李陵事件而得祸的经过和蒙受的巨大耻辱,司马迁在那封有名的《报任安书》里,把自己“隐忍苟活”而不能“推贤进士”的苦心,沉痛的呈现在朋友面前。
他以为“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最残酷的刑罚莫过于腐刑。人总该有人的尊严,不能轻易受辱。
并在《报任安书》中告诉好友《史记》已基本完成,“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从文中所述,司马迁的理想,抱负和血汗,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的结晶——《史记》已经基本完成。
6、实现理想
司马迁一生,做过郎中,太史令和中书令三个官职。在汉朝体系中,这些官职并不算高,但是他这一生,游历了中华大好河山,阅读了封建王朝的无数资料,接触了无数普通百姓,也认识了当时许多的师友和著名人物。
而正因为当初司马迁没有钱给自己赎罪,而让他对金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写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至理名言,一语道破世间真相。
自身的悲痛的遭遇,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为世人留下了这本史家绝唱《史记》。
司马迁这一生的罪,实不为罪,而因罪所遭的罚,却成为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在遭遇严重的致命的打击后,他没有因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倒下,而是和着血泪,继续前行,不断地实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一腔抱负和理想。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rticle/711565997722989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