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的真相,全隐藏在史记之中,手段比刘邦高很多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全国郡县,废除封建制,但是东方六国贵族势力依然非常庞大,很多有志之士无不蛰伏待机,希望有机会复国,但是以来秦始皇个人能力超强,二来六国地方被秦国管理有效管理,实力经过秦国的打击损失惨重,这些贵族元老无法组织有效的军事对抗。

但是秦始皇三十七,东巡途中的他最后病逝于沙丘,次子胡亥继位,年仅21岁的他缺乏足够的手腕和魄力来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这让天下有心人蠢蠢欲动。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掀开反秦风暴的不是六国贵族,而是两个戍守渔阳的老百姓。

二世元年七月,秦朝征发阳城一带900多人前往渔阳戍边,其中经过大泽乡的时候,因为连日下雨导致行军失期,按时到达的期限推迟,根据当时秦朝的法令,这一些人全部要处死,作为依法治国的秦国,显然对律法的普及工作比较好。

作为屯长的陈胜吴广平时显然对律令熟悉,他们认为如果前往渔阳基本上是被处死,如果逃亡也可能是死,举大计也是死路,反正横竖是死,他们决定死国,直白的说是老子要反了!

这段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作为当时第一手的史料,很多人对其真实性不会怀疑,基本上是定调秦朝法律苛刻,不问青红皂白,只要失期就是死罪,所以最后逼反了这一批戍卒,最终引起骨牌效应。

当然,也有怀疑者,这次陈胜吴广起义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首先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他们的身份是不是真的佣人?第二失期当斩的说法是不是真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不是撒谎糊弄其他人。

首先,关于平民问题,歪史以为,司马迁的记载不太严谨,陈胜吴广有名有字,这样的配置绝对不会是佣人的身份可以有的,如果是下人长工,不可能有字,参考汉高祖刘邦,这个自耕农,他的称呼在当皇帝之前是刘季,换过来说就是刘三,相反,有名有字者属于贵族,譬如项羽、张良等。

所以呢,当时的陈胜吴广绝对不是平民或者佣人,最少属于破落贵族。

第二,陈胜吴广说失期当斩的说法是不是真的,秦朝以律法严苛著称,所以有暴秦的称呼,但是,大家也有一个共识,汉承秦法,基本上秦朝的大部分法令和制度都被汉朝完美承袭。

尴尬的是汉朝并没有秦朝的待遇,现在已知的汉朝律令也不见得多不通人情,有没有失期当斩的律令?这里面,武帝时期的迷路将军有一堆,在征伐匈奴时候,因为不熟悉路最后迷路失期的一堆,司马迁不厌其烦的备注失期当斩,然后就是花钱赎死,譬如李广、公孙敖、赵食其等。

也就是说,这一些实证反证陈胜失期当斩的说法是真的,在当时是完全存在的律令。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同时汉朝的相关史料仅说明领兵的人有罪,并不是全部士卒都有罪,需要一起被斩杀。

所以,歪史认为,当时秦法以及后来承袭的汉法都明确,领军的人因为失期会被处死,而不是全部人员一起上断头台,这表示,陈胜吴广作为屯长熟悉律令,在可能延期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安全,而糊弄其他人一起铤而走险。

司马迁的记载也符合当时的情况,陈胜明确告诉大家,现在遇雨了,已经失期,会被处死,即使不死,戍守边关死了的也十有六七。这就反应了陈胜吴广的语言技术,失期当斩不一定是全部的人,但是后面又来一句反正有六七成的人死在边关。

前边突出失期被处死的重点,模糊具体责任人,后一句强化结果,接着用壮士、大名来激将、裹挟其他人,可以推测出一个真相,陈胜吴广的队伍因为失期,他们两个会被处死,熟知律法的他们为了逃脱法律的制裁,而威逼利诱其他人,真假参半,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引导其余人一起搞事情。

对比一下刘邦,带的人逃亡一部分之后把其他的都放了自己跑到山上闹革命,段位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1320706442759427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