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九年三月(公元231年),诸葛亮启动了他人生中的第四次北伐。这次北伐是建立在两年休养生息、充分总结前三次北伐经验、再次制定详细战略规划的基础上。
网络上写北伐的文章很多,从地缘、阶层、派系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甚至到了极致。所以我们今天再讨论北伐的战略、战术和双方的得失,都只是重复。
“残篇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历史是人书写的,是人参与的,更是人创造的。在历史的进程中,那些或主角或配角,或是名垂青史抑或遗臭万年的大人物,还有名不见经传,甚至没有留下姓名却改写历史的小人物,都是时代的缔造者。
今天我们独辟蹊径,简写这次北伐的全过程,重点展示这次军事行动中各色人物的表现,看人性如何左右战争的结果。
一、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背景
面对蜀汉自公元228年春至229年初的三次军事行动,曹魏虽然没有太大损失,但无论从脸面上,军事防御的角度和常规的战争报复行为,曹魏都需要主动对蜀汉发动一次战争。
在曹魏的眼中,蜀汉有点像春秋时期的庸国(注1),因为太过弱小,楚国都懒得去吞并他,本来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老老实实呆着挺好,结果庸国自己手欠,竟主动发兵攻打楚国。
国力悬殊的庸国不但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被楚国反噬,最终被秦、楚、巴三国灭国。为后人留下了“庸人自扰”的成语。
所以对于曹魏,不管是“庸人”,还是“蜀人”,在他们眼里不自量力的蜀汉,即使不需一战灭其国,也需要适当教训一下。
具体提出伐蜀的是当时曹魏都督西部战区的大司马曹真。最终确定的方案是主力走子午道,司马懿从东三郡走水路,张郃的一支策应部队走褒斜道,守卫陇右的郭淮走祁山道,他们的目标都是蜀汉前线的大本营汉中。
战前所有反对的声音都不幸言中了:秦岭中的栈道年久失修、各路大军补给困难、司马懿沿汉水西进的水路太过艰险,同时还有战前没有想到的不利因素:曹真走子午谷的主力遇到了持续的大雨。
栈道被冲垮,后勤补给时断时续,军心士气被浇了个透心凉。祁山道策应曹真的郭淮部队,还被主动出击的魏延歼灭,即三国后期有名的“阳谿之战”。皇帝曹叡也很聪明,知道此时的曹真骑虎难下,便亲自下诏叫停了这次军事行动。
之所以要把背景介绍得详细些,是因为通过这场战役,说明了很多问题。我们逐个进行分析。
一是曹魏沿东三郡进入汉中,被再次证实不太可行,汉水上游水流急,险滩礁石多,而且是逆流而上,如果曹真进展顺利,沿子午道进入了汉中,司马懿倒是值得赌一下,现实是主力和另两支策应部队都撤了,自己也就没有赌的必要了。
也就是说,沿汉水西进取汉中,从曹魏地缘角度看,都不是首选,最多只能作为一支策应部队。后世屡屡诟病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和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为何不从东三郡抄袭汉中的问题就解答清楚了。
二是后人对魏延在蜀汉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是不顾大局的赌徒,还是不听将领的权臣。阳谿一战,魏延的使命是防守郭淮,但不代表不可以反击。魏延在郭淮退却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运动战,不但完成了防守的重任,还歼灭了敌人的这支偏师,严重打击了曹魏伐蜀的士气。
如果魏延愿意,他完全可以再接再厉,顺手在祁山道一线“代表”诸葛亮继续进军,拿下陇右几个郡都完全有可能。但是魏延做到了见好就收,既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完成了任务,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也没有危险冒进。
这充分说明了魏延的军事水准,应变能力和服从统一指挥的军人风范。所以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会大概率失败、甚至魏延可能会带着直属部队独立为一方诸侯等论断不攻自破。
三是曹家第二代领军人物虽然军事素养极高,但普遍缺乏曹操的心胸和气度。主力回到长安后,曹真就病倒了。曹叡亲自把他接到洛阳养病,仍然没能挽救曹真的性命。
从曹休因石亭之败羞辱抑郁而亡,到曹真因为亲自主导的伐蜀惨淡收场染病致死。再比如曹丕称帝后对释放而归的于禁百般刁难,曹家的第二代无论智商情商,还有领兵实战的能力,都不输父辈曹操,但心胸和气度则差的多。
曹操一生在最高光时刻经历过失败,也在得意时被人搞过偷袭,如宛城战张绣,赤壁遇周郎,汉中逢刘备。每次失利,从没见曹操闭门思过,没脸见人。
赤壁之战,刚刚传檄而定荆州的曹操,就被孙刘联军击败,在撤退过程中,又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逼得曹操命士兵拿柴草铺路,才勉强通行。《资治通鉴》记载“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面对这样的惨状,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曹操的心胸、气度、抗挫折能力描绘得淋漓尽致,面对谋士程昱说的风凉话:丞相,这一夜之间……曹操仰天大笑:嗳!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战虽然我方失利,但北方根据地尚在,数万兵马尚存,待重整旗鼓,来日再战必胜!
说罢还不忘命将士杀马取肉,该吃吃该喝喝。人生都有失败,不要在意别人的眼神、讥笑和嘲讽,只要自己身体健康,调整好心态,随时可以再来。
这方面,曹家的第二代君臣们,就显得逊色多了。曹真也好,曹休也好,人生输一次能咋样?随着宗室将领的逐个凋零,曹家就只能靠第三代皇帝曹叡独自撑着了。这也为后来司马懿的夺权之路埋下了伏笔。
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全过程概述
随着曹真病逝,曹魏在长安有张颌坐镇,陇右依然是郭淮驻守,但西部战区统帅曹真的去世,仍然让关中和陇右失去了统一的调度,得知这一消息的诸葛亮,再次选择了走祁山道北伐。
陈仓道走过了,子午道被曹真反向证明了不行,褒斜道只适合轻装行军,也就是说,诸葛亮这次的北伐,已经不能用偷袭的概念了。曹魏在各个方向肯定是有准备的。
既然偷袭不行,就来“正袭”吧,诸葛亮囤积了两年的粮草,又特意选在这一年三月(农历)进军,因为诸葛亮算好了节气,等他的主力赶到祁山道的终点上邽时,再与守军对峙一段时间,就到了城外小麦成熟的季节。
诸葛丞相的经验值真是随着数次北伐蹭蹭往上涨,这次不但自己备足了粮草,还运用高科技“木牛(注2)”这一全新的运输设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做好了就地收割敌人粮食的准备。
在洛阳得到消息的曹叡已经无可用的宗室将领,只得,也不得不征召司马懿总都关中雍凉军务,郭淮和张郃等人均受其节制。
司马懿到达长安,先遣费耀、戴陵等少部分援军快速走渭水道支援那里的郭淮,自己与张郃带领主力走关陇大道支援上邽。
郭淮见有了援军,便和费耀、戴陵哥儿三商量了一下,不知是互相吹捧给了自信心,还是忘了阳谿之战被打得连滚带爬,三人居然打算利用现有的守军和少量援军截击诸葛亮。诸葛亮主力部队本就占有优势,又准备充分,漂亮地将三位赶回了上邽城内。
四月初,趁司马懿的援军主力还没有到,为了抢这批粮食,诸葛亮把上邽一带的青麦给收割了(农历四月下旬麦子才能熟透),算计着司马懿快到了,诸葛亮做了件更绝的事,对剩余的麦田进行了坚壁清野。
前阵子,网络上出现不少揭露有人高价收购青麦苗做饲料的行为,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关部门正在彻查。诸葛亮这样做,到不是他想搞什么粮食安全的战争,我也特意查了一下,青麦苗除了做饲料,还真能吃。头条上做法一大堆,而且还是传统加工方法,不需要任何现代加工设备。
粮食的供应短期内不会有问题了。等司马懿赶到上邽已是四月下旬,见司马懿来势汹汹,诸葛亮来了个有序撤退。毕竟上邽城防坚固,司马懿的主力如果和城内守兵来个内外夹击,蜀汉的主力就并不占优势了。
由于蜀汉的撤退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而且是为了吸引曹魏的主力主动出击,双方在运动战中择机野战,之前无数次战役证明,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蜀军优势。一开始司马懿只是步步紧逼,却追而不击。
司马懿如此操作有两个原因,一是虽然上邽的小麦被诸葛亮割得割,毁得毁,但是依靠郭淮在这一地区的多年经营,居然在羌胡哪里征集了一批粮草,历史记载郭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郭淮不但征集到了粮食,还注重公平原则,借机搞了次民族团结。
二是没有了补给的困扰,司马懿想通过这样的对耗,消磨蜀汉的士气,要么把诸葛亮再次耗走,要么择机歼灭。如果我们看看司马懿闪击孟达果敢坚决,再看看后来征辽东公孙渊的杀伐决断,司马懿平生第一次和诸葛亮正面对决,他是多么地重视这个对手。
好比足球比赛,如果双方实力悬殊,强队随时都可以找到突破口取得领先,然后不紧不慢打反击扩大战果。如果是强强相遇,多半都会谨慎小心,先是试探性进攻,逐步去找突破口,像94年世界杯决赛,巴西和意大利就没打算在常规时间战胜对手,而是直接熬到加时赌点球。
但是这一过程招致了众多将领的质疑。一是双方在这一区域旗鼓相当,又是魏国领土。二是诸葛亮主动选择后撤,在不清楚诸葛亮意图的情况下,显然认为这是诸葛亮打算撤军的信号,更应该追而击之。三是司马懿虽然授命为此次战役总指挥,可以节制诸将,但论资历和军中的地位,他并不占优势。
诸葛亮退到卤城这个位置的时候,便安营扎寨,不再后退。从诸葛亮一方来看,这里已经与曹魏在上邽的据点拉开了距离,虽然还是魏国领土,但已经临近两国边界,谈不上谁主谁次。
从司马懿一方来看,自己内部的舆论都主张出战,他也按耐不住好奇心,想试试蜀汉真正的实力。到了五月初,司马懿便派张颌率领一支部队攻击诸葛亮的侧翼王平,自己率主力正面迎击诸葛亮。
这样的安排是典型的田忌赛马。司马懿把当时曹魏仅存的善于野战的张颌派去攻打擅长防守的王平搞攻坚战。而自己的主力面对的却是蜀汉最擅长进攻的大将魏延、高翔、吴班。
事实再次,再次,再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证明,三国后期,魏国能拿得出手的将领已是凤毛麟角。在地形不利于骑兵大规模冲锋的地域,野战能力蜀汉绝对上曹魏一个档次。
魏延自己的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制而不许”,阳谿之战,自己是偏师对阵郭淮的偏师,赢了也是防守成功,自己不可擅自扩大成果。这次面对曹魏的主力和主帅,魏延激动地冒出一句天津话:可赶上贼拨了!
战役结果是司马懿大败,不但损失了一批部队,还被诸葛亮缴获了大批的物资。经此一战,司马懿终生避免与诸葛亮正面硬刚,除了他洞悉蜀汉的短板始终是后勤补给,我想这一仗一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心理阴影。
司马懿迅速退守上邽,且此后余生不再与诸葛亮正面交战。撤退过程中,司马懿一定给众将甩了片汤话:我说不打,你们非要打,这下损失惨重,这锅我一个人可不背。
见司马懿撤退,诸葛亮也打起了太极,再次与司马懿形成对峙局面。从三月起兵到卤城打败司马懿,诸葛亮这次带来的粮食加上收割上邽的小麦,应该是吃得差不多了。为此,诸葛亮多次致信汉中负责后勤的李严,一再确认粮食是否能够接济地上。李严没有想着尽量克服困难,而是发了两个快递和诸葛亮诉苦。
作为领导,既然选择了李严,就得信任他。虽然刚刚取得一场大胜,诸葛亮见粮食的接济有困难,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撤兵。打了胜仗却再次撤退,司马懿猜准了诸葛亮一定是又没粮食吃了。
第二次北伐犯贱的是王双,非要去追诸葛亮的部队,结果遇到埋伏被斩杀。这次轮到司马懿了,不同的是被授予这项光荣任务的是张郃。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司马懿的老奸巨猾,描写这次追击是张郃一再主动请缨,司马懿担心有埋伏不允许。
正史记载则正相反,也更可信,从年龄到经验,从临阵指挥到熟悉对手的程度,张郃都远在司马懿之上。诸葛亮这次走的祁山道,从地缘角度看,属于祁山和汉源谷地对应的复杂地型,河流与山谷交织纵横,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同时,张郃认为诸葛亮在胜利的情况下主动撤兵,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追击更容易遇到埋伏。可惜的是,张郃作为一名军人,选择了服从。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街亭那一战的辉煌,够张郃自信一辈子,有了埋伏又能怎样。
事实本来是按照张郃的设想发展的,诸葛亮有序撤退,从容设置埋伏是常规操作,主要目的无非是吓唬一下追击的部队,给本方撤退赢得宝贵时间,顺带手要是能斩杀或者俘虏敌方一名偏将足矣,并没有打算将追兵赶尽杀绝,如果能干掉像第二次北伐时的猛将王双,那还真算钓到了大鱼。
让诸葛亮意外惊喜的是,这次钓到的是真正的大鱼——张郃。历史记载张郃膝盖中箭而亡,有的文献还记载诸葛亮这次使用了自己发明的“损益连弩”,这是古代版的速射机关枪,要是那样,张郃应该不是膝盖中箭,应该是被射成了筛子。
我们本着严谨的态度,膝盖中箭怎么会导致身亡呢?因为古代的临床医学与当代是两个概念,在那个没有消炎药的年代,小的创伤造成感染引发各种并发症进而导致死亡是常事。
细思极恐,如果没有这次意外,张郃的超长待机,会不会熬死司马懿,要是那样,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纵观三国时期,乃至整个古代中国,像张郃、司马懿这样的,长寿只有三个因素:基因好,不易生各种疾病;不要受外伤,因为没有特效药;张郃与司马懿心态都好,但又有所不同,这个我们最后再说。
有人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成功概率最高,出其不意,且前期取得了重大成果。后面数次北伐,曹魏都有了重点部署,纯粹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举措。其实不然,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能认真总结历次经验教训,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次搞偷袭,错用了马谡,第二次北伐围陈仓,粮食不够撤兵。第三次北伐,拿到了鸡肋武都。我认为蜀汉的第四次北伐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前线的将领各个奋勇,诸葛亮对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又更加熟悉,积累了两年的粮食,又抢收了上邽的小麦。
从诸葛亮自身的角度来说,他的长子诸葛瞻出生于这次北伐四年前的公元227年,而此次北伐之后的公元234年,诸葛亮还能以主帅身份启动第五次北伐,说明这段时间诸葛亮的身体是健康的,经验也足够丰富了,一线的部队也逐渐锻炼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诸葛亮最终撤军,绕不开前文我们提到的李严。
三、北伐隐藏的话题——人性
一是李严。李严的来头并不小。当年曹操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荆州任职的李严居然没有看上当时已经平定北方的曹操,而是直接投到了益州刘璋帐下。之后刘备取益州,刘璋又派李严前去抵挡,李严把任务变为了投诚,直接带队伍投降了刘备。
看不上刘璋正常,居然看不上曹操,还最终选择了刘备。刘备对李严的爱,是无论如何不能假装的。刘备当年发动汉中之战,后方并不是太平无事。当时犍为郡有人聚众叛乱,太守李严没有请求增兵,连请示汇报都没打,直接用常规守军就平息了叛乱。
此外,李严在任上,还表现出了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因此,白帝城托孤自然少不了文武双全的李严一份。刘备一方面用“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方式激励和敲打诸葛亮,另一方面便是用李严来牵制诸葛亮,避免其大权独揽。
历代托孤重臣都是两个以上,原因也相同,但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其中一位干掉其他数人,自己成为权臣,如霍光、司马懿等等。但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做到了大权独揽,却没有走上篡位之路,也没有消灭牵制自己的李严。
凡事都有两面性,李严既然失去了牵制诸葛亮的意义,就难免成为诸葛亮的累赘。同为托孤大臣,诸葛亮入驻汉中,李严驻守江州。一个坐镇蜀汉北大门,一个镇守蜀汉东大门。但是显而易见,蜀汉与东吴再次结盟之后,李严所处的东大门重要性已经大打折扣。
李严心态的变化,应该起于此时。既然成为不了诸葛亮那样的大权独揽风光无限,就耍赖在驻地当个一方诸侯吧。为此,他别有用心的给诸葛亮提议,把益州一分为二,划出几个郡单独建一个巴州,并提议自己任“巴州刺史”。
这样的划分,范围大致是想恢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两国。问题是当时的蜀汉就这么巴掌大地方,本来各级官吏就已经十分庞大,诸葛亮显然不会同意,更不能惯李严这毛病。
面对曹真伐蜀,汉中压力骤增,诸葛亮调李严及其直属部队到汉中汇合,他又百般推脱,诸葛亮也心知肚明,升其子李丰任江州都督接替他,等于依然保留了他的直属地盘。
李严这才扭扭捏捏的赶到汉中,诸葛亮在前方进展顺利,还打了胜仗,李严没有为同事的进步而分享快乐,反而是妒火中烧,在后勤工作上消极怠工,汉中到前线的补给本就困难重重,他再不上心,也难怪诸葛亮不撤军。
最可恶的是,李严还在诸葛亮撤回汉中后耍起了小聪明,见到了诸葛亮,按理来说解释清楚,比如赶上雨季、粮草征集滞后、成都出现不稳定因素等等导致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以诸葛亮的心胸和客观因素,最多批评教育一下也就过去了。
李严故作吃惊的说,汉中存粮够前线用的呀,我也一直督促着运往一线呢。李严不光耍这点小聪明,还在后主刘禅那立了牌坊:试图帮诸葛亮解释打了胜仗却撤兵的原因。
诸葛亮终于忍无可忍,往来的书信,到前线汇报困难的快递员,人证物证俱在。在后主那,诸葛亮干过先斩后奏的事(注3),这次北伐正常撤兵,根本不需要解释,李严这样操作,犯了领导的大忌:拿领导的上级领导压自己的领导。
李严的种种行为,不但有失托孤重臣的风度,更是突破了那个年代做人的底线。李严没想到自己罪过那么大,还幻想着诸葛亮对自己的一再容忍,便直接低头认错。
事实证明,李严已经不具备“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条件,还有可能成为蜀汉进一步的掣肘。李严罪不致“挥泪斩马谡”,也要被贬为庶民流放了。
我们第一个洞悉的人性,是李严的自私、嫉妒、狭隘,还有三岁孩子的小聪明。透过这些人性中的自私,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也断然是要以撤军为结果了。
二是诸葛亮。有人说,后世把诸葛亮吹嘘的过于神话了,八阵图、木牛流马、《诫子书》、《出师表》,这些光环加在一起,诸葛亮的定位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这些光环或真或假,对诸葛亮的形象确实起到了加持的作用。但单纯从人性看,诸葛亮确实近乎完美。作为托孤重臣之一,他没有对同行进行清洗,更没有走上“君可自取”的逆袭之路。
后主刘禅用人不疑,诸葛亮大权独揽,却没有把权力变成谋取私人名利、家族名利(诸葛亮过继的长子诸葛乔就死于第一次北伐期间),更没有沉迷于权力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用于炫耀。
对于难以驾驭,时时耍鸡贼的李严,诸葛亮从人尽其才的角度出发,屡次引导和帮助。面对李严提出的诱惑,如劝诸葛亮“加九锡”封王,希望以提高诸葛亮级别的方式,将自己驻地顺理成章的由厅级升级为副部级。
诸葛亮心胸坦荡地答复李严,作为臣子,我的荣誉和地位已经到达极致。加九锡也不难,将来我们的团队实现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别说是加九锡,加“十锡”都行。这话搁当时如果上纲上线,也算大逆不道了。诸葛亮敢这样说,恰恰说明了他心地磊落。
后人从阴谋论研究诸葛亮调李严去汉中,是为了剥夺他的兵权,让李严失去自己的根据地,等于变向的清洗了这位权臣。
其实不然,拿李严的能力来说,诸葛亮多么希望汉中有他这样的文武全才,两人联手,如果齐心合力,绝对的1+1>2。
从人才储备的角度来说,这是蜀汉,不是曹魏。当诸葛亮得知昔日好友徐庶熬了好多年才在曹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四品左右)不禁感叹:“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另一个人是石韬)
对于人口基数少的蜀汉政权,德才兼备最好,有才但有瑕疵的人也得用。调离了李严,诸葛亮仍然刻意安排李严之子李丰任江州都督接替他,算是与李严达成了妥协,让江州成了他的家族产业。
李严获罪被流放,其子李丰没有受到任何牵连,最后仍官至朱提太守。得知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被流放的李严知道世间再无能容他之人,自己也彻底没有机会再复出了,遂发病忧郁而死。
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对蜀汉政权,做到了鞠躬尽瘁。对同事李严,做到了仁至义尽。诸葛亮身上最闪耀的那一缕光环,是人性的致公无私。
三是司马懿。史书记载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是回头看人只转脑袋身子不转。这个脑补一下,貌似确实有点吓人。所以很多后世学者认为司马懿早有反心,他天生就是个人性阴暗的人。特别是这次逼着张郃去追诸葛亮,就是借刀杀人,除掉自己将来夺权的潜在对手。
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这次北伐时曹魏的形势:曹叡即位之初,能力水平、智商情商显然超过了他老爹曹丕,这个国家政治稳定,人民团结。
司马懿比曹操小24岁,比曹丕大8岁,比曹叡大25岁,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司马懿也绝不会未卜先知,那就是他居然熬走了曹家三代人,连曹叡都死在了他前面。
论司马懿当时的地位和曹叡器重他的程度,他已经进入了曹魏的高层统治。按照童话模式发展下去,司马懿应该是为曹叡鞠躬尽瘁,光荣退休,拉着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的手,一起回老家享受天伦之乐。
综合来看,当时的司马懿,不会想过将来要谋反,也不会认为将来能谋反,更不可能提前预知自己将来会谋反。那司马懿为什么逼着张郃去追诸葛亮呢。
以当时魏国西部战区的军事构架,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即是天经地义,也符合常规操作。张郃的死,源于司马懿没有完全吸取卤城大败的教训,了解对手的程度又不如张郃透彻,最后,也源于司马懿与张郃并无私交,他貌似也没拿张郃太当回事。
后来的高平陵之变,同样是曹魏培养多年的将领郭淮也没有和司马家闹翻,依然稳稳地为司马家守住西大门。张郃的死,不能说明司马懿是为了将来夺权而去除潜在的政治对手。
我们最多可以把司马懿逼着张郃去追击诸葛亮,是为了除掉自己的竞争对手。政治对手与竞争对手有什么区别呢?论军事指挥能力,二人旗鼓相当,张郃貌似还更胜一筹;论资历,司马懿是在曹操后期才有资格“前排就坐”。
二人在职位的升迁上,早晚避免不了会发生冲突。同行是冤家,卖煎饼的不会嫉妒卖鸡蛋灌饼的,但他嫉妒比他干的好的别的卖煎饼的。
所以,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从人性角度出发,司马懿还没有展现出夺权的野心,但也没有展现出大公无私。卤城输了一仗,但却腹黑了一下除掉了竞争对手张郃,司马懿不太出色地完成了公家交给他的任务,却顺手完美地干了一个私活。
最后我们来聊聊张郃。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与张郃的孽缘,是从当年曹操征张鲁开始,刘备初定益州的同时,曹操也拿下了汉中的张鲁。受命进行下一步战略的张郃,居然穿越大巴山浪到宕渠一带掠夺人口。
这里可是四川盆地北部,算刘备集团的核心区了。虽然被“万人敌”的张飞击溃,但张郃出色的完成了人口迁移任务。
此后,汉中之战主帅夏侯渊在一线被斩杀,曹魏群龙无首,众人共同推举张郃做了“临时主帅”,迅速稳住了局面,延缓了刘备取得汉中的进程。连刘备都感叹,杀一个夏侯渊意义不大,要是能杀了张郃多好啊!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千算万算,没算到张郃的援军走街亭,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了马谡,第一次北伐梦碎。
第二次北伐围攻陈仓,张郃还没来得及赶到一线支援,靠眼神就熬走了诸葛亮(张郃算了一下诸葛亮带的粮食,估计自己还没赶到陈仓,诸葛亮就撤兵了),第二次北伐凉凉。
刘备君臣一定会感叹:张郃,你是不是妨(注4)我啊!我在写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就说过,蜀汉与张郃之间,早晚得有个了断。
从张郃自身的角度来说,作为东汉末年就投靠曹魏集团的名将,张郃一直在等待机遇,那就是自己何时可以当“一把手”。汉中之战主帅夏侯渊被斩杀,张郃被推举为“代理主帅”,不知是不是因为最终曹操放弃了汉中,张郃才没有“转正”。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叡做出的紧急调整,是曹真总督雍凉,张郃是先锋驰援陇右,苦活累活都是他的。街亭击溃马谡,张郃立了大功、头功,但之后西部战区的总指挥依然是曹真。
此后的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张郃依然有优异的表现,但没错,总指挥还是曹真。直至曹真伐蜀铩羽而归,郁闷成疾去世,这回该是我了吧!
张郃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最终等来的是进入这个单位时间比他短、资历比他浅,岁数比他小的司马懿任主帅。
张郃始终没有成为曹魏集团一个战区的总司令,除了早期降将的身份外,还有一句老话儿:一拨赶不上,拨拨赶不上。
有时候命运真的爱和人开玩笑。但张郃能熬,就等着万一哪天命运可以眷顾。前文我们讨论了,张郃的超长待机除了自己基因好,还要有个好心态。在为曹魏集团忠心耿耿服务的几十年,面对数次可以轮到自己的机会都溜走的情况,张郃没有怨天尤人甚至发泄不满,而是做到了任劳任怨。
面对与自己意见不符的主帅司马懿,张郃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依然服从命令。实现了一个军人终生的夙愿:马革裹尸而还。
张郃身上闪耀的,是忠诚、勇敢、智慧、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讲规矩,服从命令的子弟兵风采。哪怕他再妨诸葛亮,数次破坏蜀汉的战略计划,在伏击了张郃后的诸葛亮,除了长出一口气,也一定会惺惺相惜地解下纶巾,起立,为张郃默哀三分钟。
三国时代早期的名将,随着张郃的去世,算是正式谢幕了。曹魏有张郃,何其幸也。一个单位,有张郃这样的员工,何不惜哉!
我们分析诸葛亮北伐的文章已是第五篇了:从综合国力的角度,解析了第一次北伐失利的根本原因;从历史的华丽转身,设想了第一次北伐有无成功的可能;从兵法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分析了第二次、第三次北伐的得失。本文我们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双方出场的重要人物,从过程和结果反推了人性,也从人性角度分析了这次北伐的必然结果。
面对前三次北伐的经验教训,诸葛亮提前周密部署,启用了木牛提高运输粮食效率,选择了合适的季节,收割了敌人的粮食。面对狼一样的对手,蜀汉展现出了超乎狼性的野心和欲望,最终却败给了猪一样的队友。
纵观诸葛亮前四次北伐,根本问题,就是粮食问题,也即粮食的运输成本、效率问题。虽然四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但诸葛亮越来越不甘心。自己后勤补给的短板已经慢慢得到了解决,队伍的战斗力越来越强,一线将领的经验进一步丰富。
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次提升自信的蜀汉,下一次北伐是何时?又会有哪些改进?我们将以何种视角去分析?最终结果是什么?乃至蜀汉为什么要北伐?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探讨。
注1:庸,古国名,据载曾随同周武王灭商,为”牧誓八国”之一。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庸国不自量力,主动攻打楚国。最终却被楚国 、秦国、巴国三国所灭。
注2:木牛与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后世对其形态、构造和实际运输能力有过很多版本的推论。综合来看,木牛就是现今很多农村地区仍在使用的独轮车,只是结构稍微复杂,流马是木牛的升级版。
注3: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本质上是一次临时行动,曹魏大司马曹休病逝,诸葛亮趁大军还在汉中修养之际,迅速出击,最快也是同时向后主刘禅报告,来不及请示。事后,诸葛亮写了《后出师表》,很多人认为那是他侄子诸葛恪的违作。但看措辞,更像是诸葛亮向刘禅解释这次为何仓促出兵没有提前请示。
注4:妨,百科中的第二种解释为:迷信的人指某人或某物对人不利,俗称相克,如妨主,妨家。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1004676652693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