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个被人嘲笑、被人非议的吴起,真的很厉害

一、

公元前381年,一代大有为之主楚悼王熊疑,突然驾崩。

早就隐忍许久的楚国贵族们,便迫不及待地在悼王的灵前,发动了“政变”——他们一拥而上,将身为楚国令尹(丞相)的“外来户”吴起,乱箭射死。

就这样,那个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将曾经落后、松散的“南蛮”楚国,改造成“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的强大七雄之一的伟大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吴起,死了。

说起吴起这个人啊!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大都会嗤之以鼻。

毕竟翻遍史料,满眼皆是吴起的“黑材料”:什么“杀妻求将”,什么“母死不奔丧”,什么“心胸狭隘”,等等等等,不尽其数。

然而,既有“谤满天下”,亦有“誉满天下”。

如果我们抛开吴起那些“不知真假”的私德、污点不谈,站在唯才是举的角度来看:吴起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

论军事能力,他可以帮助弱小的鲁国,打败强大的齐国;也可以帮助魏国打造“当世第一”的魏武卒;更可以帮助楚国训练新军、称雄一方。

他是正史上真正有明确记载的“从未败绩”的百战军神;百余年后,在秦国眉县的某个农户家里,一个白姓男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可以在沙场上战无不胜、斩首立功,于是,也将自己的儿子命名为“起”······

论政治能力,吴起先后在魏国和楚国的“变法”,直接将这两个国家的国力,提升到了第一方阵,硬是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战国时期的历史格局;

若干年后,他在魏国的变法内容,直接被一个叫作卫鞅的士子所借鉴,最终成就了大秦帝国的“横扫六合”。

毫不夸张是说,吴起绝对是战国(初期)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人物;可就是这么一个本该彪炳千秋的人,却遭受了千百年的唾弃。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吴起;让我们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上,来看一看,历史功绩那么大的吴起,名声为什么会那么差?

二、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

据史书记载,少年时期的吴起“家累千金”,绝对算得上是富庶人家。

可是,素有大志的吴起,并不满足于富家翁的混沌度日;他拿着这些钱财,在卫国四处游说、自荐,想要获得当权者的赏识,然后一展“匡扶天下”之志。

然而,熟悉先秦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个所谓的卫国,其实是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显示王者的“宽宏大量”,而特意给殷商遗民特批的一块“自留地”。

知道了这个历史渊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尽管在“东西两周”将近八百年的时间内,这个卫国也算富庶繁华、人才辈出,但是,它却一直没什么“国际地位”了。

非常可惜,只想着“报效祖国”的吴起,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微妙之处。

故而,尽管他散尽了家产,磨破了嘴皮,却还是没有得到一心享乐的卫国贵族的赏识。

“人活着,钱却没了”,这本就是一件很闹心的事;

然而,令吴起更难以容忍的是:他的人生理想,他的壮志未酬,竟然成了那些贪图享乐、混沌度日之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终于,在一次激烈地争吵过后,自尊心极强的吴起杀心顿起,一口气将30多个“键盘侠”,送上了西天。

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馀人,而东出卫郭门。

卫国是待不下去了!

于是,吴起收拾行囊,重新踏上了求学、自强之路。

在临别之际,吴起跪在母亲的面前,将自己的手臂咬破,以铭心志:儿子这次出去,要是再混不出个人样来,宁死也不会回到卫国(遭人耻笑)。

母亲一边点头,一边叮嘱他保重身体。

与其母诀,齧(niè)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三、

在外游历了一段时间之后的吴起,慢慢地意识到:自己上次的自荐不成,除了所托非人之外,还有一点原因至关重要——缺少名师指导,没有拿的出手的资历、师门。

想通了这个关键之处,吴起便头也不回地,跑到了鲁国,拜到了与“孔孟”齐名的曾子门下,学习“显学”儒家之道。

吴起的求学之路没什么好讲的,毕竟其天资聪明、悟性过人,堪称“一点就通”。

但是,在此期间,吴起却做了一件让后世诟病不已的事情——母死不奔丧。

母亲死了,作为儿子的却不回去奔丧、尽孝,吴起这个行为不论放在什么时候,都说不过去。

所以,他的老师曾子,将其赶出了师门。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个问题呢:

吴起在卫国是有“人命案”在身的,他当时要是回去奔丧,大概率上,就交代在那里了。

连孔夫子都说“小杖受、大杖走”,那么,以这个准则来看:吴起的行为,虽然有亏孝道,但是,也算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无论如何,儒家是容不下吴起了,于是,他又转投到了兵家门下。

至于吴起的军事思想,到底师承何人,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吴起绝对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就那样随随便便地学了一段时间的军事理论,第一次上手实践,就竟然帮助弱小的鲁国,直接击败了强大的齐国。

可见其真是天纵之才!

鲁卒以(起)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当然,在鲁国庙堂上没有任何资历的吴起,为了能够获得主将的职位,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尽管有人极力推荐已经成为的吴起为将,但是,反对者却抓住吴起的“家庭成分”问题不放,说他随时有“反水”、投靠齐国的可能。

已经半生蹉跎的吴起,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心一横,将自己的妻子杀了,以向鲁国臣民证明,自己的立场。

最终,吴起虽然打败了齐国,却因为杀妻之举做得实在“太狠”,再加上“眼红之人”的构陷,而被鲁君婉拒,离开了鲁国的庙堂。

再一次受到打击的吴起,依然没有放弃;他听说魏国国君魏文侯很有容人之量,是一个好领导。

于是,来到了魏国。

作为一名“实用主义者”,魏文侯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包袱;当他听到心腹李克评价吴起,“虽私德有亏,却兵法无敌”时,就毫无顾虑地启用了吴起。

终于,吴起得以在魏国大展拳脚。

吴起不仅帮助魏文侯改造了整个魏国的政治格局(“商鞅变法”的雏形),让魏国的庙堂彻底摆脱了“三家分晋”的历史阴影;更是亲自帮助魏国训练出了一只横行天下30年的“魏武卒”。

从此,魏国一跃而起,在中原霸主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

四、

如果我们翻开史书,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以司马迁为首的一帮史学家们,总是对吴起充满了“敌意”;

他们一边在写“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一边还不忘了揶揄吴起为士兵吮疽,是为了收买人心,让人士卒乐于送死。

双标,这简直太双标了!

至于吴起的格局、品行到底如何。

下面这个典故很能说明问题:

话说魏文侯死后的某一天,吴起和新任国君魏武侯去视察魏国山川地理。

当年轻的武侯看到魏国的险峻地理时,就不由地感慨道: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这些险隘的关口,就是我大魏国的国宝啊)!

谁知吴起在听到新任国君的这些“自豪”之语时,不仅没有丝毫的阿谀奉承,反而是直言不讳地以“夏桀”等亡国之君的历史教训,向武侯郑重地说道: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武侯听罢,一脸肃穆!

(说句题外话,吴起的这段话最终被孟子,总结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很显然:能说出此等“正大之言”的吴起,绝对没有历史传言的那么“不堪”。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不给新君面子的吴起,最终被小人“设计、陷害”,被迫离开了魏国。

天下之大,何处可容吾身?

彼时的吴起一定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不过,好在此时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很快,楚国就向吴起伸出了橄榄枝。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按时间推算,此时的吴起,至少也应该在50岁上下了!

这样的年纪,即便是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已经“乐天安命”,很少有人会再去“拼命”了;

可是,吴起却不一样,年过半百的他,一直没有忘记年少时的誓言,于是,他又在楚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彊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

看看吴起的这些变革内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了,为什么(旧)楚国的贵族,会那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吴起“除之而后快”了。

因为,吴起的变法确实可以强国,但是,也切实伤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所以,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吴起,最终还是死了!

结语:

纵观吴起一生种种,虽然史书中尽是诋毁之语,但是,依然相信,历史上真实的那个吴起,一定没有那么不堪!

这个“在鲁则存鲁,在魏则霸魏,在楚则强楚”的天才,不过是早早就看透了“要结束战国乱世,就必须要变法图强”;所以,每到一国,吴起宁愿冒着得罪当权者的危险,也要“变法”!

这连商鞅和白起都是视为偶像的男人,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生奋斗不息罢了!

纵观几千年的华夏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么一个共识:

历史上的“改革者”,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不是生前承受刑戮,就是死后担负恶名,如商鞅、如王安石、如谭嗣同······

故而,私以为,历史上真正的吴起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不仅想把他搞死,还要将他搞臭!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6697085164110348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