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暗渡阴平,奇袭蜀汉腹地,兵锋直指成都,蜀后主刘禅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在剑阁与魏军主力对峙的姜维,也向魏军主帅钟会投降。

钟会、邓艾带领的魏军对后主刘禅和蜀军将士、蜀国百姓皆予以安抚,当时的情况给人的感觉是战争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曹魏政权和平接收蜀汉政权。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却掀起了数场血雨腥风,伐蜀魏军发生内讧,并最终演变为混战,邓艾、钟会及姜维均死于混战之中。

然而,钟会、邓艾之死仍不是故事的终点,魏军灭蜀、内讧和混战过程均被东吴景帝孙休看在眼里。

东吴政权十分清楚,如蜀地被魏国完全吃下,在未来的魏吴对抗中,吴国获胜的希望几乎为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东吴发兵以救援为名来到吴蜀边境,但其真实目的是吞并蜀地。

东吴集团选择进攻的时机非常巧妙,此时的蜀地正处于蜀汉政权覆灭,而魏军混战后大部撤回的权力真空期,如东吴政权军事、政治手段均运用得当,确实有可能拿下蜀地,进而占领整个南中国,与北方的曹魏政权对峙,如果这一切成为现实,中国将提前进入南北朝时代。

但东吴政权的计划却因为原蜀汉政权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的坚持而走向失败。

今天让我们回到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看一看在蜀汉政权灭亡后一段时间里,三方势力的抉择与搏杀,也看一看各当事方做出这样选择背后的逻辑。

刘禅的选择

景元四年(263年)秋,司马昭认定国小民贫的蜀汉政权经过姜维的连年北伐必定陷入疲敝,此时正是派遣大军一举灭蜀的最佳时机,于是命令邓艾、诸葛绪、钟会分三路大军伐蜀,钟会为三路大军的主帅。

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开始有所斩获,连拔数城,但在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退守剑阁后,便再难取得进展,双方对峙数月,钟会已经动了退兵的念头。

但是魏将邓艾却在此时暗渡阴平,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蜀汉政权腹地,并攻克绵竹等城后直逼成都。

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蜀汉群臣有人主降、有人主战、有人主逃(投奔东吴),蜀后主刘禅否决了主战和主逃的建议。

刘禅认为不可战的原因是若要解成都之围,必须调剑阁姜维军回援,姜维军面对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本就显得吃力,再调部分军队回援,即便解了成都之围,也很可能丢掉剑阁,让钟会大军长驱直入,到时候蜀汉政权结局还是一样。

至于投奔东吴,刘禅认为还不如直接降魏,因为魏强而吴弱,日后东吴必定为曹魏所灭,到时候还要二次受辱。

请记住后主刘禅这个观点:降吴不如降魏,日后吴国乘虚而入夺取蜀地的计划没有成功,也是因为一位蜀将的这个想法,在此先埋个伏笔,后文细说。

最终,蜀汉君臣基本达成一致:开城投降。

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以后主刘禅为首的蜀国群臣投降后,获得了邓艾的善待,还在剑阁与钟会对峙的姜维接到后主下达的投降诏书后也向钟会率领的魏军主力投降,姜维的待遇更好,钟会甚至到了与其食同席、行同车的地步,魏灭蜀之战至此已基本宣告结束,但是朝堂之上的政治斗争才刚刚开始。

魏军互杀

召降刘禅集团后,邓艾开始了一系列魔幻操作,他在安抚蜀汉旧臣的同时竟开始干涉原蜀汉政权的人事任免,册封原蜀汉后主刘禅为骠骑将军,邓艾还经常在原蜀汉官员面前自夸,说幸亏你们遇上的是我,换了别人你们早完了。

而后又向司马昭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邓艾认为可以顺势将东吴一并拿下,对东吴可以先进行心理战,即厚待蜀后主刘禅,封他为扶风王(当时司马昭还没进晋公),这样可以向东吴方面释放一个积极信号,诱导东吴投降,如不成,也可以在蜀地铸造兵器,储备粮草,为伐吴做准备。

更让人感到无语的是,司马昭派遣监军卫瓘去告知邓艾如此大事应该先上奏,得到批准后再采取行动,但邓艾确说了那句让无数大将被猜忌甚至掉脑袋的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邓艾这些话传开后,正愁找不到把柄干掉邓艾的钟会立刻向司马昭告邓艾谋反,其实司马昭心理大致清楚,邓艾不会造反,也没有太多造反的能力(邓艾寒门出身,朝中没有多少势力),但是邓艾伐蜀已经完成,价值已经实现,接下来如何处置他其实并不十分重要,倒是世家大族出身的钟会,值得警惕。

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于是司马昭这样回复钟会:邓艾不可小觑,我派遣贾充入斜谷,我亲自率领10万驻扎在长安,随时准备支援你。

钟会立刻意识到不对,一个小小邓艾,自己足以对付,司马昭这些操作根本不是冲着邓艾来的,而是冲着自己来的。

但取邓艾,相国知我可独办,今来大重,必觉我异也,便当速发

——《三国志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钟会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现在魏国主力在自己手上,再加上蜀汉的降军,足以与司马昭一战,即使不成也可退守蜀汉,做第二个刘备。

钟会召集众将,以太后遗诏为名,命众将与自己一同反司马昭。

事实上钟会知道他反叛的基础并不牢靠,因为他与众将利益不符,他钟会成了可以当第二个司马昭,败了还可以退守蜀地当第二个刘备,但是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这些将士赢了也很难再进一步,输了不但要掉脑袋,还会连累魏地的家属。

所以钟会从一开始就有过利用姜维等蜀汉降将去替换他带来的魏国将领的想法,只是对于在对自己旧部的处置问题上,钟会犹豫不决。

但对钟会不满的旧部们可不像他那般犹豫,他们在私下里已经决定放手一搏,联合起来把钟会做掉。

反对钟会的人马与支持钟会的人马混战,钟会、姜维皆被干掉。

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钟会被干掉后,邓艾其实还活着,只是监军卫瓘担心邓艾回到洛阳见到司马昭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干掉了邓艾父子。

至此,负责灭蜀的两位主要将领邓艾、钟会均被干掉,伐蜀魏军在多次混战后,为了避免形势进一步失控,司马昭调大部魏军回魏。

此时魏蜀之间的权力交接尚未全部完成,蜀地尚有很多无主之地,一直在观察蜀中情况的东吴政权决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夺取蜀地,占领整个南方地区,与曹魏政权南北对峙。

永安之围

事实上,在魏军发动大军灭蜀的过程中,东吴政权也一直没闲着。

魏蜀开战伊始,东吴见魏军势大,单凭蜀军抵抗可能比较吃力,故东吴方面在接到蜀后主刘禅的求援信后,立刻派兵支援蜀汉。

只是还没等东吴援军到达蜀地,蜀后主刘禅就已开城投降,此时再去援助已没有什么意义,吴王孙休遂命令救援蜀汉的吴军回到江东。

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刘禅降魏问至,然后罢。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得知蜀汉政权被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吴主孙休内心惴惴不安,魏吴之间本就是魏强而吴弱,如今魏国成功灭蜀,兼并蜀地,国力更增,魏吴两国实力差距更大,且蜀地落入魏国手中后,魏国便形成了对东吴政权的西北两面包围,形势对于东吴来说极为严峻。

从这个角度上讲,邓艾提出的借灭蜀余威一并降服东吴的战略不无道理。

但是,就在吴主孙休一直怀着不安的心情做着抵抗魏军的准备的时候,却发现魏军不但没有积极着手准备伐吴,还陷入了内部混战,当发现大部魏军撤回,蜀中大量地区沦为无主之地后,吴主孙休心态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认为此时此刻正是夺取蜀地的绝好机会。

264年,吴主孙休派遣派将军步协率军前往吴蜀边界重镇永安,名为支援,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步协此举目的就是赤裸裸地占领永安。

盛曼此来率兵万余,而永安守将罗宪手上只有2000守军。

如今的永安守将罗宪面对的是一个无比艰难而又十分尴尬的局面,艰难是敌强我弱,尴尬是因为此时的他不知道谁是敌人?而谁又是朋友?

他所效忠的蜀汉政权已经灭亡,取而代之的曹魏政权并未与他进行交接,而昔日盟友东吴又率大军前来,对于罗宪来说,此时无论是战是降都可以找出理由,永安城头上罗宪陷入了沉思,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接下来他的决定,将深刻影响历史。

“小人物”的选择

永安城上的“小人物”罗宪没有犹豫太久,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抵抗吴军。

罗宪给出的理由是:东吴作为盟友,在蜀汉遭遇劫难的时候,不但不来救援,还想着趁虚而入,抢夺蜀汉地盘,实在是太不讲道义,罗宪宁愿当魏国的俘虏,也不跟东吴这帮无耻之徒为伍。

看到这些理由,大家是不是想到了后主给出的投降理由:降吴不如降魏。

下定决心抵抗的罗宪加固城防,激励将士,据城坚守,步协虽然兵多,但是一时之间对于永安这座坚城也没有办法,连续进攻却无功而返。

步协战败的消息传回建业,孙休大怒,派遣陆逊之子陆抗率3万大军前往永安与步协汇合,再攻永安。

与其说孙休愤怒,倒不如说他着急,因为孙休十分清楚,如果蜀地被魏国收入囊中,未来的魏吴对峙,弱小的吴国毫无胜算,吴国只有立刻趁如今蜀地空虚的机会将其占领,凭借南方四州才有可能与魏国抗衡。

步协是东吴宰相步骘之子,陆抗是前任大都督陆逊之子,东吴方面派出围攻永安的兵马达到3万之多,为了拿下永安,吴国可谓不惜家底。

东吴大军猛攻永安近6个月,永安岌岌可危,部下劝罗宪放弃永安,罗宪却表示自己守城有责,不能因为敌人强大就弃城而走,决心与永安共存亡。

就在永安城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的时候,曹魏方面终于认识到了这座坚城的重要性,决定发兵救援。

魏国这次救援的方式颇为巧妙,不是直接派兵赶往永安救援罗宪,而是发兵荆州重镇西陵,陆抗见吴国腹地遇袭,只得率军回援,永安之围遂解。

二月,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众围蜀巴东守将罗宪。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魏使将军胡烈步骑二万侵西陵,以救罗宪,陆抗等引军退。

——《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罗宪只能算一个“小人物”,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小人物的选择也能起到改变历史进程的作用。

在蜀中无主,东吴来犯的情况下,罗宪坚决选择了支持魏国,因而坚守永安,让东吴夺取蜀地的计划破产。

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明明吴军强,而蜀军弱,明明自己的故国蜀汉已亡,罗宪为什么要冒着城破被杀的风险也要投魏,而不愿去投吴呢?

降吴不及降魏

在这段蜀汉灭亡后历史中,有两个人面临过降魏还是降吴的问题,一个是蜀后主刘禅,一个是永安守将罗宪,二者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降魏。

蜀国之人愿意选择降魏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魏强而吴弱,出于对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投魏更有利,这一点蜀后主刘禅说得很清楚,即便蜀国群臣投降东吴,日后东吴也必为魏国所灭,到时候还要再受一次辱。

其二,在合法性的问题上,东吴是三国中最差的一个,曹魏代汉的做法虽然饱受争议,但是曹魏好歹在名义上是走了汉帝让位于曹丕的程序的,至少名义上讲,魏是汉的合法继承者;而蜀汉政权靠着刘备“皇叔”的身份,也争取到了一定的合法性;只有东吴政权,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不能从汉帝国处获得继承权,无论怎么粉饰,它都是一个割据政权。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也更能理解诸葛亮频繁北伐的原因,首先,魏国强而蜀国弱,如果二者相安无事各自发展,二者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其次,曹魏篡汉的行为为一些汉朝旧臣所不齿,而刘备皇叔的身份,又会帮助蜀汉政权获得这些汉朝旧臣的同情,但是时间拖得越久,人们对于汉帝国的怀念和认同就会变得越淡,诸葛亮必须充分利用刘备作为“汉室宗亲”这个身份为蜀汉政权带来的那一点可怜的合法性,来完成他的北伐大业。

刘禅投降后的蜀地惊魂,魏军互杀,吴军偷袭,三国差点变成南北朝

但历史的残酷性就在于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管诸葛亮、陆逊等蜀吴两国的诸多英雄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的国家争取一个胜利的机会,但是只要强大的魏国不接连犯多个致命错误,局势就很难逆转。

站在吴蜀两国的角度来看,吴蜀两国的英雄们当然是在积极地争取,但是如果把视线拉长,把视野拓宽,我们会悲哀地发现,他们的争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承受。

蜀地出现权力真空后,蜀国的各方势力几乎没有趁机割据或试图恢复蜀汉政权的企图,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当时即便是在蜀汉政权内部,也普遍存在渴望统一的想法,连年累月的征战早已让民生凋敝,宏伟的政治理想只属于政治家,百姓的述求只是过几天安稳日子而已。

庙堂之上的肉食者们无论有怎么宏大的政治理想,这些理想只有做到“与天下人同利”才能被长久坚持,兴复汉室对于部分政治精英来说是一个可以坚持一生的政治理想,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连续征战几十年却未能取得丝毫进展,百姓早就已经烦了。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0756526394032675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