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华历史文明的瑰宝,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人前往观其面貌。
关于秦始皇自己的故事,从正史野史、学术研究到文艺创作、综艺节目,我们对这位帝王,有太多太多的好奇。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励精图治,终于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他将割裂的板块统一,将各地的文字统一,建史称“千古一帝”。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采纳了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人的建议,以“朕”作为天子的自称。
自此之后,直到清朝末年,皇帝都自称为“朕”。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把“寡人”改成“朕”,有何深意?把字拆开读就懂了。
先秦时期,诸侯割据。
受各地地方文化差异及文字使用差异,从书面语上,关于一方之主的称谓有很多。
据《老子三十九章》记载,“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
我们现在基本上更多是在电视节目或是文艺作品中,看到古代的皇帝自称“寡人”或者“孤”,秦以后的帝王自称,则是“朕”。
而在古代这些词的用法又是怎么样的呢?
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皆称寡人。
古代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的。
《世说新语》载:“晋王衍诸婿大会,郭家与衍婿裴遐谈,衍谓诸人曰:‘君辈勿为尔,将受困寡人女婿。’”
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
《诗经·邶风》:“先君之恩,以勖寡人。”这是卫庄公夫人庄姜自称。
刘邦为汉王时,韩信为齐王时,隋杨广为晋王时,后汉刘谟被迎立时,均自称寡人,唯汉时尚多见,汉以后较少见。
当时作为一方诸侯的统治者,为何自称“孤寡”?
很多学者给出的解释是谦虚、“称孤道寡”,高处不胜寒……
事实并非如此。
古人认为,寡是至尊之意,并非谦辞。
所以清人龚自珍说:“寡者,无二无匹最尊之词;孤亦无二无匹最尊之词。”
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
“不榖”同样是先秦时期作为古代王侯的自称之辞,多见于春秋典籍之中,汉代以后很少使用。
对于“不穀”一词的本义,学术界大都取“不善”之义,以其为王侯自谦之辞。
一般工具书皆采用这种观点,《辞源》:不榖,不善。榖,善。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
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伯曰“天子之力臣”,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其在边邑曰“某屏之臣某”其于敌以下曰“寡人”,小国之君曰“孤”,摈者亦曰“孤”。——《礼记·玉藥》)”
可见,一国之主如何称呼自己,全国并不统一。
而且,以“寡人”一词为例,不仅诸侯王可以用,士大夫、诸侯夫人也可以用,再用“寡人”一词作为秦始皇的自称,则难以凸显千古一帝的气势。
在秦始皇吞并六国前,各地是诸侯王。
秦始皇统一后,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他想要的,是统一,也是唯一。
自称改革,是必然的事。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秦以后,朕作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汇固定下来,直至封建时代结束。
那么,为什么是“朕”?
首先要明确的是,既然在探讨秦始皇为何将“朕”作为皇帝自称,那么在查找、收集史料时,便只能对秦以前的文献着手进行研究。
在先秦时代的汉语里,共有6个第一人称代词,即“余(予)、朕、我、吾、印、台”。
“余”还写作“予”,“余”和“予”同音,两者记录的是同一个人称代词。
同时,“余”、“我”还可用为国名、地名、人名,情形较为复杂,不是纯粹的人称代词。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
可以确认,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
秦始皇选择“朕”作为自称,是由多方面原因的。
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资料的《尚书》中,作为人称代词的“朕”共出现56处,散布于50句话当中,例:“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
这是关于尧、舜的最早记录,虽然是上古神话传说,但从中也能够看到尧、舜是用“朕”作为自己的称呼。
从改“皇帝”名可知,三皇五帝,是秦始皇的对比参考。
如周天子命令齐侯时说:“敬之哉,无废朕命。”
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虽无实权,但仍是名义上的天子,天下之人表面上对周天子仍然顺从尊敬,不得行悖逆之事。
选择“朕”,也是沿用周天子之时的君主之威。
第二:“朕”不会和现有口语进行较大的冲突。
前文提到,第一人称代词有6个,而“余”“我”使用情况多且复杂,按下不提。
而“朕”在战国后期,已经从口语中消失了。
这样将它定为皇帝的自称比较方便,能确保这个词为皇帝专用,而不影响大众的交际,也不至于让大众犯讳。
这样的用意,跟后世一些皇帝为了便于臣民避讳而尽量用生僻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的用意是一样的。
例如《楚辞·离骚》中可见到“朕皇考曰伯庸”、“回朕车以复路兮”、“哀朕时之不当”、“敖朕辞而不听”等语句,其中都有“朕”。但楚国地处偏远,不会影响中原地区。
与“朕”相反,在战国后期,“我”、“吾”还都常用或比较常用。
如战国后期的《孟子》中共出现“我”158个,“吾”122个,“余(予)”44个。
跟“朕”一样,“卬”和“台”也早已在口语中消失,为什么没有选择“卬”和“台”作为皇帝的自称呢?
这主要是由于“卬”和“台”消失得太早了,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它们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令当时的人都想不到这两个词了。
而且“卬”是个方言词,也不便作为皇帝的自称。
皇帝写的诏令是要向全国颁布的,用个方言词,其他地区的人如何看得懂呢?
“台”只见于《尚书》和东周金文之中,此外,再也不见有人使用,因此它也不太可能成为被选择的对象。
“朕”虽然消失在口语中,但在书面语中还见使用。
如战国后期的《孟子》,其中用了5个“朕”,这5个朕都出现在转引古语的句子中。
如前文提到的周天子下诏令,都可见到“朕”的身影。
在春秋战国时代,“朕”已成了一个古语词,古语词所特有的色彩意义,也是“朕”当选的一个理由。
古语词给人一种古雅、郑重的色彩,这在今天仍然如此。
我们今日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推崇,对古人慢生活的向往,其中既有现实需求因素,也因古色古香,对我们这个传统的民族天生就具备莫大的吸引力。
选择具有古语色彩的“朕”,隐隐之中也为天子添上一道神秘色彩。
以上三个理由,是早期学术界比较推崇的三个说法。
但随着时代进步与资料的深度研究,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也就是,从“朕”字自身的组成结构拆开来进行分析。
“朕”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由“月”和“关”两部分组成。
“关”字在甲骨文中,形体上看,就像是人的两只手捧着一件条状物。
经过对甲骨文的考究,学术界认为手捧着的条状物是权杖。
众所周知,“尹”是由“父”发展而来,《说文》对“尹”的解释是:“治也,从又,握事者也”。
“尹”字杖长,权大,是为商代高官(丞相)。
而“君”字从“尹”,从“口”,表明“君”是众尹之中地位最高、最尊的发号施令者。
这三个字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早期的国家组织是建立在父权家长制上的,国家即是父权大家庭的扩大。
所以“关”这部分,则表示秦朝父权社会的权利扩大及掌握。
舟从古到今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住在钢筋丛林里物质丰裕的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在先秦时期,人们的食材并不丰富。
“初民在选择生存环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临水而居。”
这一方面与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不开,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考虑初民获得基本生存资料的方式。
初民往往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石器可以完成采集和浅水区域渔猎的任务,而在深水区域单单靠石器无法达到渔猎的目的,必须要借助一种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特殊工具,于是舟便被初民发明使用。
舟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初民的物质生活资料。
随着舟的增多,捕鱼量逐渐增大,人们的财富随之增加,在众多被渔猎的生物中,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生活富裕的标志。
一直到现在,仍然有“连年有余(鱼)”、“鱼跃龙门”等美好祝词。
正是因为捕鱼量的大增和舟的增多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就将占有舟的多少看作是财富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舟多的人便逐渐演变成拥有财富的剥削者,而少舟或无舟之人就沦为被剥削者。
由此看出,“朕”字中(月/舟)部分既有财富的象征,又有阶级压迫的意味。
由此推知,将“朕”字拆开来看,“朕”字本身就具有了财富与剥削、权力与权威的历史文化意义。
自秦以后,一直到清朝封建王朝统治结束,历代国主,均以皇帝为称谓,以“朕”为自称。
“车同轨,书同文。”快速减小各地区文化差异,便于民众互相来往沟通。
“修长城,抗外族。”长城一直到明朝,都是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重要军事屏障,直到今天,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遗产。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760394379817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