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276年后,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至此明王朝灭亡。对于明朝的灭亡的原因,很多人或归结于明王朝内部的腐败,或归结于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或归结于自己人吴三桂的反叛,或归结于努尔哈赤领导的满清力量等。正是因为以上诸多因素的合力,导致明朝这座大厦最终倾倒。如果我们要追根溯源,其实明王朝的统治危机早已经存在了,而这个掘墓人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
一、 谋权篡位,改写历史。
如果说朱元璋一生留有什么遗憾,那么这个遗憾一定是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感情,超越了一般帝王家的父子之情。后世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朱标要起兵谋反,那么最开心的肯定是朱元璋了,甚至还担心朱标的兵力不足呢。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感情可见一斑。如果历史按照朱元璋设想的那样,等他百年之后,朱标顺利继位,那么后面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
可是,造化弄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薨,朱元璋黑发人送白发人,悲痛不已。朱标的死,也打乱了朱元璋的计划,选谁作为接班人就成为了他最头疼的事情了。权衡再三,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接班人。1398年,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在南京即位,而后在下一年改年号为建文。年轻的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温文尔雅,继承了他父亲温和与好思考的脾性。但这个性格也注定了他的悲惨下场。
对于朱允炆的即位,他的叔父们可是充满了不服与愤懑,特别是有着雄才大略的朱棣。建文帝朱允炆也十分清楚他的叔父们对他的即位有异议,而这些叔父们对他的统治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他就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藩王们的实力。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朱允炆决定对他那些叔父们下手,仅在一年内废除了五个藩王的藩封,矛头直指实力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
客观地说,朱允炆对朱棣的动手是小心而谨慎的,这反而给了朱棣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这个事态的转折就是1399年6月,朱允炆做了一个愚不可及的决定,那就是准许朱棣留作人质的几个儿子回到北京。于是,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朱棣看时机已经成熟,决定起兵。最终,为期三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告终,朱棣取代了朱允炆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允炆也从此下落不明。朱棣的造反成功,可以说直接改写了明朝的历史。作为一个新生的政权,在朱元璋时期为了巩固政权,不得已要使用杀伐果断的手腕来扫除威胁。到了建文帝这里,应该是要进入一个休养生息的缓和期,这也是建文帝以“建文”文年号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一切都被朱棣强行改写了。
二、 改革藩王制度,拖垮后世财政
藩王出身的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成功上位,虽然坐稳了帝位,但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朱棣也担心后人效仿他。于是,朱棣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出现,开始着手改革明朝藩王制度。明朝的藩王制度在朱元璋时期各藩王有着明确责任的,那就是“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因此一些重要的藩王都是有着实打实的兵权的。按照朱元璋的美好想法,用自家人来拱卫中央朝廷,中央再给予世受皇恩,两全其美。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藩王之乱发生地如此之快。朱棣深刻地清楚藩王制度的弊端,但是又不能学朱允炆那套,于是聪明的朱棣进行了另类削藩,那就是剥夺藩王的三护卫兵权,限制藩王的行动自由,然后规定每年给藩王们划拨大量的银两,以供其使用,要求藩王们“宗藩不得参政统兵,坐食岁禄即可”。随着时间了推移,藩王们的家眷人数越来越庞大,他们的岁禄占政府财政的支出也越来越大,可以说藩王们就像蛀虫一样,趴在明朝的脊髓上吸取骨血。嘉靖年间,全国各王府的岁禄开支就达到了853万石,占全国税粮总收入的37%。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就指出:“积此数蠹,民穷财尽。于是明代便非亡不可”。
三、 设立东厂制度,为宦官干政埋下祸根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特别规定宦官不得干政,但是这个规定在朱棣这里变成了一纸空文。朱棣在位时,设立东厂。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违背朱元璋的规定,执意要设立东厂呢?这个其实根源就在于朱棣的“得位不正”。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大明皇帝,但是在一些忠于建文帝的朝臣那里,朱棣就是谋逆。特别是以方孝儒为首的大臣,极力地阻止朱棣称帝,这让朱棣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大臣们的不信任。于是,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压制敌对势力,监视百官,东厂就此设立。从此,宦官开始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其顶峰时,大权独揽,干预朝政,滥杀无辜,对明王朝的影响深远,可以说它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客观地说,朱棣作为一个封建时期的君主,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要求朱棣具备预测未来的能力,他在位期间,积极维护明王朝的边境安定,对中华民族的疆域开拓与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明王朝悲惨的命运,确实自朱棣之始。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93919138410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