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大一统国家其实只有西晋25年,之后就是分裂的国家

我们耳熟能详的魏、蜀、吴三国之战精彩至极。但最后的结果,却被司马懿这个家族获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晋朝。

公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灭蜀。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 ,自己登基——正式成为晋国第一位皇帝。然后在280年收复了吴国,终于统一了中原。

纵观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无论是汉朝,还是唐宋,开国皇帝都是靠自己率众拼杀打下来的,这个晋朝则是靠着篡夺曹魏的政权得来的。司马懿虽然堪称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但他并没有为未来的晋朝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以及培养出辅佐后代的贤能之臣,所以导致了晋朝成为一个短命且混乱的王朝。

西晋时期的版图

一.西晋:

相比之下,开国的晋武帝司马炎,应该是晋朝唯一有所作为的皇帝。他施行了一系列进步政策以增强国力。他力图革新政治,并大力振兴经济。他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促进人口增殖,使得经济社会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但在统一全国后,他也开始骄奢淫逸,并大力分封诸王——为之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伏笔。

也许因为晋朝来历不正,仅仅到了第二代皇帝——公元290年司马炎的儿子晋惠帝司马衷上台后,朝廷就开始陷入混乱。先是皇后贾南风杀人、废太子,然后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乱”,把晋朝的朝廷弄得乌七八糟,杀伐不断。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均遭到严重破坏,因而导致了西晋的亡国,以及之后三百年的动乱,使中原北方进入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五胡十六国“的来历:八王之乱以后,由于晋室分裂,导致国力空虚,民不聊生,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于是,在之后的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因为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史官崔鸿著有《十六国春秋》一书,该书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所以后人称这一时期称为“五胡十六国”。实际上政权的数目远大于十六个,建立者也不仅仅限于胡人,汉人也有不少。

公元313——316年,南匈奴贵族刘渊部下相继杀死了晋朝的两个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西晋政权终于被灭了。

东晋时期的版图

二.东晋——衣冠南渡后的半壁江山

晋元帝司马睿原属于东海王越一党。八王之乱后,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迁镇到建康。而后大量北方世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在王导号召下共同支持司马睿。“永嘉之乱”后司马睿被天下推举为盟主,建立了东晋王朝。

东晋初期,由于王导等人稳定局势。江南获得全面开发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手工业和商业也有长足进步,后来就有了大运河的出现。

北征“五胡”之战役——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政权成立后,南迁的晋人一直期盼收复北方沦陷的家园,于是曾经进行了多次北伐 。其中最著名而且成功的,便是“淝水之战”。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370年前秦灭掉前燕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前秦帝苻坚即有意灭东晋以统一天下,于是公元383年8月,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前来。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淝水之战

战争结果: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冷静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部署,又犯了一系列战术指挥上的错误,这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东晋谢安等人临危不乱意志坚决。军队战斗力强,将兵上下齐心协力,再加上有淝水天险且准备充分。

这场战争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东晋灭亡:

之后,东晋又经历了朋党之乱,桓玄篡位称帝等等一系列乱政,最终于420年,实权派人物刘裕废掉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国,史称南朝宋。

晋朝的文化特色: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期间,由于边疆民族内迁,以及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艺术的大交流及融合。由于儒学一统的局面被打破,以及玄道佛的兴起,使得学术研究朝向多元化。当时出现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及王献之 ,著名画家顾恺之,以及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东晋后期的陶渊明,以其擅长描述田园生活的古体诗文内涵,表现出高尚纯洁的情操。其代表作《桃花源记》极其富有哲理。他的诗歌、散文及辞赋,广泛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名家。

竹林七贤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77400941049332224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