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贫者饥,富者饥,贵者饥,老者饥,装者饥,妇女饥,儿童饥,六畜饥。

这是晋豫灾略中描写的光绪年间丁戊奇荒的真实情况。

此时的清国就如同大病初愈的老人,也只是刚好稳定太平天国和中英海战造成的国家动乱。

然而还没等统治者舔舐好伤口,命运就拿起一把刀狠狠地捅在了这个贫弱已久的大清身上。

旱灾发生了。

其实结合当时的气候记录来看,这次的旱灾本应早有预料。

早在光绪元年(1875年),山西等地的降雨就已经逐步减少。

虽然已经有一些小旱记录,但此时清朝的大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行着北洋海军的建设,自然也就没有发觉某地歉收的这等“小事”。

随着时间来到了光绪二年(1876年),或许是天气越来越炎热,也或许土地越来越干旱。

这些粮食歉收的农民们慢慢也察觉到了环境的异常,他们发现树皮在不知不觉中几乎已经全部吃光。

灾荒年间,只要有一部分地方动乱,那这种情况就会迅速地遍及全国。

丁戊奇荒,就此爆发。

这场灾难时间从光绪二年(1876年)一直持续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因为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所以被称为“丁戊奇荒”。

在旱灾最严重的时期曾有285个县同时受灾,受灾群体将近2亿人占了全国人口的半数,这些人遍布北方九省和南方的沿海各省。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旱灾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旱灾而导致的一系列后果。

就如“丁戊奇荒”可怕的地方在于不仅后来发生了蝗灾和瘟疫,中间更是穿插着惨无人道的人祸。

英国外交报告曾报道:“吃x已非个别现象,人们集体外出狩猎,将捕获的X杀死烹食。”

曾有记录称家中的妻子被活活饿死,丈夫都不敢高声痛哭。唯恐引来那些饥饿的人们。可最终还是被饥民发现,啃成了累累白X。

甚至到最后山西大地上每次吹起风,都能刮起大量的头发。“黑云”密布,不寒而栗。

造成这种饿殍遍地情况可不仅仅只有天灾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清朝末年的黑暗统治

虽然清王朝明言要治理旱灾,但他们首先干的并不是安置饥民,而是开坛设祭,迂腐求雨。

虽然也有一系列的赈灾措施,如以工代赈、设立粥厂。但大部分的赈灾粮款还是被地主恶霸们收入囊中。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早在旱灾初现时统治者也并未妥善管理粮价,朝廷任由地主买办们囤积粮食低买高卖。

并且在此之前为了追求利益,增加赋税。大清逼迫农民用大量良田种植国产鸦X,使得能种粮食的土地越来越少。

若遇丰年还好,种植的粮食尚可自足。但路逢灾年,民间蓄积必然渐耗。

山西巡抚张之洞:丁戊奇荒,其祸实中于此!

虽然也有一批爱国华人在海外出资赈灾,但是在满清的官僚阶级的一层一层剥削下,再扣除掉因交通不便所损失的成本,等发到灾民手中时就已经已经寥寥无几。

最可恨的是正值灾年,大清还是以定论来搪塞灾民。

西太后的宫殿和皇帝的陵墓每日仍然动工不停。

和往常一样,海外珍馐美味和奢侈品连续不断地驶入港口。

光绪年间的大旱灾,比恐怖片更恐怖的丁戊奇荒到底有多骇人?

慈禧形象

派去赈灾的大臣们随从跟班有数十人,马车轿车络绎不绝。伺候一人的酒席就需摆放数桌,每日花费最少纹银千两,

旱灾到头来成了穷苦人的旱灾,短短四年,中原人口竟然锐减千万。

清末的封建官僚们从上到下无不尸位素餐,外国教会见此情景更是大肆贱买土地,发放高利债款希望能借此掌控中国的财政。

最终灾民们避无可避,衍生出了走西口闯关东等大规模的流民迁徙,虽一度发展了偏远地区的建设,但却也大大阻碍了灾区的重建。

有时候比灾难更可怕的恰恰正是人心,短时的天灾敌不过长期的人祸。

所谓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707666259666508238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