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刘备在三国中也算一方枭雄人物了,曹操曾对刘备说放眼天下英雄也只得他们二人,由此可见曹操对刘备的重视。刘备后来也确实打下了一番基业,成为三国鼎立之一的蜀国君主。刘备有这番基业离不开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刘备在后期为什么不信任诸葛亮了呢?

刘备后期不信任诸葛亮

刘备在称帝后对诸葛亮的态度大幅转变,由之前的言听计从开始变得对诸葛亮逐渐疏远,并且对诸葛亮没有那么信任了。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当初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身死之事,刘备对诸葛亮心有介怀;另一个方面则是因为刘备称帝了,帝王天生就会的便是猜忌,刘禅平庸无能,刘备自然对身后事感到担忧,自然不信任诸葛亮。

关羽身死导致二人有芥蒂疏远

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关羽是第一个追随刘备的人,他们桃园三结义三人的感情最为深厚,在关羽败走麦城身死后,刘备悲痛欲绝,立刻决定御驾亲征出兵讨伐东吴。但是群臣劝阻,甚至秦宓劝阻竟被刘备下令斩杀,还是诸葛亮求情才放过。不过诸葛亮也上书劝谏,这就使得刘备更加愤怒。一是愤怒诸葛亮不理解自己兄弟之情,二是愤怒诸葛亮忤逆君上,帝王尊严有损。这就让刘备开始不断疏远诸葛亮,甚至培植许靖、糜竺力压诸葛亮,还有意让蜀中旧臣与诸葛亮形成对立。

帝王心术使然

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如果我儿子不行,就你来做皇帝。这话本就是帝王心术,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刘备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不行,但是在众人面前挑明了对诸葛亮这样说就是要对诸葛亮表忠心。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最主要还是因为刘禅平庸且懦弱,成不了大气候,而诸葛亮位高权重,如果在刘备死后逼迫刘禅退位自己做皇帝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在众人面前刘备这样说出来,以诸葛亮属于传统儒生的性格,定然会表露忠心,再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三国中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故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是刘备最终能够创立三国鼎立之一蜀国的重要因素,诸葛亮在刘备的成功道路上功不可没。诸葛亮也算是比较早追随刘备的人,关系应该非常好

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古话都说最怕功高震主,蜀国是刘备同诸葛亮等人一同征战打下来的成果,虽然刘备是君主,但是诸葛亮如此神仙人物,在蜀国是德高望重,刘备在时还能暂且压制住诸葛,可如果刘备死后,靠刘禅是压不住诸葛亮的。所以刘备死前非常想杀了诸葛亮。

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此事在之前也是有先兆的,在刘备称帝之后就开始疏远诸葛亮,明显是对诸葛亮有了防备之心,甚至刘备还培植许靖、糜竺来压制诸葛亮,在朝中还有意让蜀中旧臣和诸葛亮形成对立。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都不忘表现自己对李严的信任,希望通过李严这个刘备手下三大集团中益州本土集团的核心领袖对诸葛亮形成制约。

白帝城托孤是对诸葛亮的试探

刘备临终前不信任诸葛亮,白帝城托孤试探(诸葛亮逃过一劫)

刘备临死前在白帝城进行了托孤,其中最引人深思的一句话无非就是“嗣子若才,辅之;嗣子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如果刘禅有才,就辅助他,如果刘禅不行,就让诸葛亮自己去当皇帝。

刘备白手起家,历经磨难和兄弟们打下来的刘氏江山,要说让他拱手让人,这是谁都不会相信的。况且自己的儿子刘禅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刘备再清楚不过了。所以刘备说这句话更多的还是对诸葛亮的试探,看他有无二心。当时就诸葛一人在刘备榻前,倘若诸葛有一点要答应做皇帝的表示,可能已经被隐藏着的人乱刀砍死了。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绝对有杀心。

因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就是如果我儿子不行,就你来做皇帝。这话本就是帝王心术,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不信任。刘备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不行,但是在众人面前挑明了对诸葛亮这样说就是要对诸葛亮表忠心。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最主要还是因为刘禅平庸且懦弱,成不了大气候,而诸葛亮位高权重,如果在刘备死后逼迫刘禅退位自己做皇帝也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在众人面前刘备这样说出来,以诸葛亮属于传统儒生的性格,定然会表露忠心,再反就名不正言不顺了,也是看看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反心。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707558286149107767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