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侠与贪婪:论袁术其人

凭运气获得的东西,也会凭实力而输掉。

袁术是汉末枭雄,曾图谋荆州,争夺豫州,北上兖州,又割据扬州,一度成为东南势力最大的军阀。

虽然袁术家大业大,僭号称帝(197),但他的历史评价却并不高。陈寿称其“奢淫放肆”,范晔称其“变诈妄生”,裴松之更是骂他“人鬼同疾”,憎恶之情溢于言表。

袁术的历史评价之所以如此糟糕,与他的个人特质密切相关。

从史籍记载来看,袁术的性格特质有二:其一是气侠,其二是贪婪。

袁术以“气侠”而发迹,因“贪婪”而败亡,可谓理数之常也。

本文共 7000 字,阅读需 14 分钟

所谓“气侠”

“气侠”是袁术的典型特征之一。

无论是《魏书》还是《后汉书》,均称袁术“以侠气闻”。

袁术字公路,司空逢子,绍之从弟也。以侠气闻。–《魏书 袁术传》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司空逢之子也。少以侠气闻。–《后汉书 袁术传》

《何进传》也提到“袁术尚气侠”。

虎贲中郎将(袁)术,亦尚气侠。–《后汉书 何进传》

“气侠”中的“侠”,主要指游侠。

“侠”者,即“见危授命,以救时难”的勇士。

游侠之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汉纪 卷十》

在汉末的动乱背景下,许多豪族名流也崇尚游侠之气。比如袁绍 “召养死士”,张邈“振穷救急”,许攸“赴难不惮濡足”,皆如此类。

(袁绍)好游侠……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英雄记》

(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魏书 吕布传-附传》

许子远(许攸字子远)虽不纯,而赴难不惮濡足。–《汉末名士录》

袁绍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

因此袁术的“气侠”,其中一层含义,便是交结三教九流,博求虚名,即所谓“坐作声价”。

气侠当中的“气”,则另有含义。

气本身释义极多,一般作“勇气”解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即是如此。但袁术的气侠,另有隐喻。

袁术出身公族,倚仗家族权势,宦途畅达,官至长水校尉。长水校尉是北军五校之一,掌管京师禁军,位尊权重。

在长水校尉任上,袁术“好奢绮,盛车马,以气高人”,因此被称作“路中悍鬼”。

(袁)术为长水校尉,好奢绮,盛车马,以气高人。谣曰:“路中悍鬼袁长水。”–《北堂书钞》引《魏志》

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袁术的“以气高人”,实际就是“仗势欺人”。其中“气”,指权势。

类比而论,夏侯渊之子夏侯称,仗着父亲的显赫地位,酷爱在贵戚圈子中出风头。他每逢宴会,便“气陵一坐”,其实就是倚势凌人。

(夏侯称)与文帝(曹丕)为布衣之交,每宴会,气陵一坐,辩士不能屈。–《魏晋世语》

因此,“尚气侠”的精确解释,便是袁术倚仗家族权势,交结江湖亡命。

袁术曾对“豪杰归附袁绍”的情况不满,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

豪桀多附于(袁)绍,(袁)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后汉书 袁术传》

所谓“群竖”即三教九流之徒;“家奴”则指袁氏庶子袁绍。从这番言论中可以看出,袁术一方面“以气高人”,一方面“好尚游侠”。

豪桀多附于袁绍,袁术大怒

袁术出身尊贵,身份与江湖草莽自然不同。他的“好尚游侠”,可以视作“叶公好龙”;但彼时缺乏社会地位的寒门武人,也确实需要袁术这类贵戚作后台,因此双方存在合作基础。

从《魏略》记载可知,袁术麾下的游侠势力,在中平末年(189)已经形成规模,被称作“部党”,即集团。

兴平末(当作“中平”),袁术部党与太祖(指曹操)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魏略》

注:“兴平”与“中平”的时间校勘,见方诗铭《袁术与孙坚》。文多不载。

从历史发展看,袁术“尚气侠”的性格特征,为他日后发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袁术以“气侠”而发迹

袁术“好尚游侠”的行为,使他在江湖中获得了广泛声誉,许多缺乏地位的武勇之士,因此与袁术合作。

典型案例便是孙坚。

孙坚出身较低,陈寿称他“孤微发迹”。由《宋书》、《幽明录》、《太平御览》等史料,可知富春孙氏“种瓜为业”。

孙坚之祖名(孙)钟,家在吴郡富春,独与母居,性至孝,遭岁荒,以种瓜为业。–《宋书 符瑞志上》

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吴书 孙破虏传》

虽然孙坚与袁术合作时(190)已官至长沙太守,但由于出身卑贱,多次遭遇上级与同僚的轻视。

荆州刺史王叡“言语侵凌”,南阳太守张咨则“拒绝发调”,鄙视之情溢于言表。

(王)叡先与(孙)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吴录》

(孙)坚到南阳,移檄太守请军粮。(张)咨以问纲纪(指郡功曹),纲纪曰:“(孙)坚邻郡二千石,不应调发。”(张)咨遂不与。–《献帝春秋》

彼时(190)的袁术,恰好因为避董卓之祸,客居南阳。

董卓之将废帝,以(袁)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魏书 袁术传》

在孙坚杀死太守张咨之后,二人迅速合作。袁术为主,孙坚为辅,向北进兵,图谋豫州。

虽然孙策将此事讳称为“同盟结好”,其实看孙坚接受袁术表奏的官职(豫州刺史),可知孙坚是臣,袁术是君,尊卑分明。

(孙)策径到寿春见袁术,涕泣而言曰:“亡父(孙坚)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指袁术)会于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江表传》

(孙坚)与袁术相见。(袁)术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吴书 孙破虏传》

袁术表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彼时(190)的袁术,客居南阳,不过是“孤客穷车,仰人鼻息”的宾旅寄寓之士,无异于光杆司令。他凭什么能够指挥兵强马壮的孙坚呢?

这是因为袁术有名,孙坚有兵。在汉末的社会环境下,军阀单靠武力无法实现长久的统治,必须与士大夫合作。董卓集团的下场,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

其实孙坚为了控制荆州,也曾主动与武陵太守曹寅、江夏太守刘祥等人合作;但不幸以失败告终。

(曹)寅惧,诈作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檄,移(孙)坚,说(王)叡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孙)坚即承檄,勒兵袭(王)叡。–《吴录》

(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时孙坚举兵讨董卓,以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杀之。(刘)祥与(孙坚)同心。–《零陵先贤传》

在此背景下,袁术能够提供孙坚需要的社会地位;孙坚则能够提供袁术需要的军事力量,双方存在合作的动力。

如果注意到袁术的性格特质,便会发现“尚气侠”的江湖声誉,在其中必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便如同《水浒传》中的宋江,虽然资质平平,但声名在外,因此总会被各路势力奉为上宾,乃至尊为盟主。

除了孙坚之外,许多“游侠亡命”均先后归附袁术麾下。

(1)黑山军与于夫罗

黑山军即张燕率领的黄巾支党,本是冀州的流寇,一度被灵帝招安;但灵帝死后(189),黑山军又再度投入中原混战。

初平年间(190-193),张燕接受了长安朝廷的招募(见《臧洪传》),对抗袁绍,因此与袁术联合。

足下(指袁绍)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加飞燕(指张燕)之属,悉以受王命矣。–《魏书 臧洪传》

于夫罗是南匈奴单于,曾与袁绍合作,之后叛离(见《张杨传》),因此归附袁术。

黑山军与于夫罗曾佐助袁术讨伐兖州(193-194),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击溃,袁术被迫东走淮南。

(袁)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于夫罗等佐之。–《魏书 袁术传》

袁术兵败兖州时,由于遭遇袁绍、曹操、刘表三家的围剿,失去了根据地南阳。因此,袁术究竟是凭借哪支力量东山再起,便不得不加以分析。

(初平)四年春,(曹操)军鄄城。荆州牧刘表断(袁)术粮道。–《魏书 武帝纪》

(袁术)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袁术能够夺占淮南,靠的是孙坚余部。

彼时(193)孙坚已死,袁术遣孙贲(孙坚兄子)统率淮泗旧部,袭击九江郡阴陵县,并以阴陵县为桥头堡,攻占淮南地区。

(袁)术从兄(袁)绍用会稽周昂为九江太守,绍与术不协,术遣(孙)贲攻破(周)昂于阴陵。–《吴书 孙贲传》

(袁)术败于封丘,南向寿春。(陈)瑀拒术不纳。(袁)术退保阴陵,更合军(当为孙贲军)攻(陈)瑀,瑀惧,走归下邳。–《英雄记》

孙贲以骁勇闻名,与“尚气侠”的袁术自然十分相投。他接受了袁术表奏的豫州刺史,代替孙坚为其征伐。孙坚族子孙香,也“为袁术驱驰”。

(袁)术表(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讨平山越。–《吴书 孙贲传》

(孙)香从(孙)坚征伐有功,拜郎中。后为袁术驱驰,加征南将军,死于寿春。–韦曜《吴书》

袁术利用孙坚余部攻占淮南

(2)韩暹与杨奉

在统治淮南时期(193-199),袁术又先后招募了韩暹与杨奉。

韩、杨二人是并州西河郡白波谷的流民帅,被称作“白波贼”。白波军战斗力极强,多次阻击董卓的讨伐,曹操也曾感叹“杨奉兵精”。

白波贼众十余万。(董)卓遣中郎将牛辅击之,不能却。–《后汉书 董卓传》

太祖曰:“此孤本志也。杨奉近在梁耳,闻其兵精,得无为孤累乎?”–《魏书 董昭传》

(3)陈兰与雷薄

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大失人心。在曹操、孙策、吕布、陈瑀等军阀的联合围剿之下(见《江表传》),袁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最终迎来末日。

穷途末路之际,袁术曾想去投奔部曲陈兰、雷薄。彼时二人已在天柱山落草为寇。

(袁)术前为吕布所破,后为太祖所败,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灊山。–《魏书 袁术传》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馀里,道险狭,步径裁通,(陈)兰等壁其上。–《魏书 张辽传》

雷薄一作雷绪(见《刘馥传》),长期寇暴地方,赤壁之战后(208)依附刘备。照此推断,或许陈、雷二人的最初身份,就是地方草寇。

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魏书 刘馥传》

(刘备)南征四郡……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蜀书 先主传》

不难看出,袁术交结豪侠,高尚气力,在最初阶段,确实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政治回报。

可惜的是,除孙坚家族之外,袁术麾下的诸多“气侠之士”并未带给他想象中的回报,因此孙策叛走(195)以后,袁术的版图势力也便逐渐坍塌。

所谓“贪婪”

袁术贪婪暴虐,人所共知。相关例证极多,不能穷尽;仅列举部分,以供参考。

(1)豺狼之质

《吴书 刘繇传》引袁宏《汉纪》,记载了许邵的言论,称“袁公路隔在其间,其人豺狼”。

若收合吏民,遣使贡献,与曹兖州(即曹操)相闻,虽有袁公路(袁术字公路)隔在其间,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袁宏《汉纪》

许邵即许子将,以“臧否人物”著称于世。东汉末年的人才品评活动“月旦评”,即许邵兄弟所创。

(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 许邵传》

“豺狼”则是史籍的常见书法,指“贪婪”。

《魏略》记载,曹洪在黄初年间(220-226)被文帝下狱,赦免之后上表谢罪,称自己“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

(曹洪)自分必死,既得原,喜,上书谢曰:“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魏略》

《晋书 罗尚传》记载,罗尚“性贪少断”,蜀中百姓称之为“贪如豺狼,无复极已”。

(罗尚)性贪少断,蜀人言曰:“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富拟鲁、卫,家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晋书 罗尚传》

由此可见,豺狼者,贪婪无度之人也。

(2)寇暴南阳

袁术在南阳统治期间(190-193),不修德政,专事聚敛,搞得民怨沸腾,人畜流离。

《后汉书》记载,袁术入南阳之初,户口尚有百万,结果袁术“专以抄掠为资,百姓患之”。

初,(袁)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抄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后汉书 袁术传》

袁术离开南阳之后(193),关中军阀张济曾因饥荒出走荆州(195),在南阳劫掠,结果竟然一无所获。张济无奈,被逼攻城,战死。

张济饥饿,出至南阳,攻穰,战死。–《后汉书 董卓传》

赤壁之战(208)以后,庞统曾无奈地表示:“荆州已经荒残,不是能够长久居住的地方。”

(庞)统说(刘)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九州春秋》

庞统:荆州荒残,人物殚尽

长江以南,彼时受到的兵祸波及相对小,可知庞统所言,主要指江北的南阳。刘备之前驻防的新野县,便隶属南阳(后划入义阳)。

(刘)表自郊迎(刘备),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蜀书 先主传》

南阳的荒残,直到魏黄初年间(220-226)都没有缓解。

黄初三年(222)曹丕车驾南巡,在宛县(南阳郡郡治)停驻,结果发现“市不丰乐”,因此处死了南阳太守杨俊。

黄初三年,车驾至宛,(曹丕)以市不丰乐,发怒收(杨)俊。–《魏书 杨俊传》

虽然杨俊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党附曹植(见《杨俊传》),但南阳的荒残问题,也确实让曹丕找到了借口。

南阳曾是天下第一大郡(见《后汉书 郡国志》),结果在袁术的抄掠之下,成了一片人间焦土,数十年难以恢复。可见袁术性如豺狼,不为虚言。

(3)谋夺玉玺

孙坚反攻洛阳时,曾在皇宫废井中得到秦汉的传国玉玺。

孙坚死后(191),玉玺不出意外地被袁术窃取。为了谋夺此宝,袁术还把孙坚的妻子吴夫人给绑架了。

袁术将僭号,闻(孙)坚得传国玺,乃拘(孙)坚夫人而夺之。–《山阳公载记》

袁术本人是“公族子弟”,汝南袁氏又世代研习《孟氏易》,算是经学世家。但袁术为了称帝,丧心病狂,竟连最起码的体面也不顾了。

(4)运粮不至

建安元年(196)袁术欲独霸徐州,遂讨伐刘备,即《吴录》中所谓的“争盟淮隅”。

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袁术以二十万斛军粮为诱饵,求吕布出兵。

(袁术曰)“……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吕)布得书大喜,遂造下邳。–《英雄记》

但吕布得手之后,袁术却拒不履行承诺。吕布因此与刘备讲和,共抗袁术。

(吕)布又恚(袁)术运粮不复至,乃具车马迎(刘)备,以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后汉书 吕布传》

由此可见,袁术不仅“豺狼无厌”,而且“锱铢必较”,其结果便是搬石砸脚,自取其辱。

(5)骄奢淫逸

兴平二年(195)献帝东迁,袁术认为汉廷气数已尽,因此紧锣密鼓地谋划称帝大业。

兴平二年冬,天子播越,败于曹阳。(袁)术大会群下,因谓曰:“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指僭号称帝),于诸君何如?”–《后汉书 袁术传》

彼时袁术后宫数百,皆披绫罗绸缎,吃粳米肥肉;淮南军士却只能捉蝗虫、捡蛤蜊充饥;扬州百姓乃至“易子相食”。

(袁术)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魏书 袁术传》

袁术在寿春,穀石百馀万,载金钱之市求籴,市无米而弃钱去。百姓饥寒,以桑椹、蝗虫为干饭。–《太平御览》引《吴志》

袁术荒侈滋甚,江淮人相残食

袁术对此全然不顾,一味纵情声色;后宫女眷,甚至为了“争做皇后”而大打出手。

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让县自明书》

冯氏以为然,后见(袁)术辄垂涕,术以有心志,益哀之。诸妇人因共绞杀(冯氏),悬之厕梁。–《九州春秋》

“立皇后”的问题尚未解决,袁术又派使者去徐州求吕布之女为“太子妃”。春秋大梦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无奇不有了。

(袁)术欲结(吕)布为援,乃为子索(吕)布女,布许之。–《魏书 袁术传》

(6)独享重名

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之后,遭遇多方围剿,“大将死,众情叛,天旱岁荒,士卒冻馁”。

(袁)术兵弱,大将死,众情离叛,加天旱岁荒,士民冻馁,江、淮间相食殆尽。–《后汉书 袁术传》

绝境之下,袁术掏出十万斛军粮,调拨给沛国相舒仲应,充作军资。结果舒仲应天良未泯,将军粮用于赈济百姓。

袁术闻讯大怒,率兵讨伐沛国。在舒仲应慷慨陈词之下,袁术竟然换了一副面皮,拉着对方的手,表示“赈济百姓,是我所愿,你不要一人独占美名”。虚伪得令人齿冷。

(袁)术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后汉书 袁术传》

可见袁术不仅贪财,还贪名。不过历史是公正的,袁术的诸多劣迹,最终还是被忠实记录,以警后人。

小结

气侠与贪婪,是贯穿袁术一生的两大特质。

“尚气侠”是袁术发迹的倚仗。

它带给袁术巨大的江湖声誉,也奠定了他与孙坚合作的理论基础。袁术因此在汉末乱世,先后占据富庶的南阳与淮南,雄踞一方。

“豺狼无厌”则是袁术败亡的根源。

在南阳与淮南任上,袁术不仅没有富民强兵之计,反而“抄掠为资,奢淫无度”,最终被历史所抛弃。

从根源上看,袁术的奢淫行径,与他的出身密不可分。古代的贵戚子弟,出于阶级的局限性,往往重视面子、讲究排场。

便如《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虽然家道衰败,但表面却依然要维持着花团锦簇。用王熙凤的话讲,便是“虽有艰难的去处”,表面上却也得“烈烈轰轰的”。

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红楼梦 第六回》

袁术亦无法逃脱此规律。他锦衣玉食,穷奢极侈,乃至以蜜糖乳浆佐食,极尽铺张。

袁公路年十八,常饭乳,食蜜饭。–《录异传》

(袁术)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韦曜《吴书》

统治者对口腹之欲的过分追求,一贯被认为是“无道”的象征。也无怪乎历代史家,对袁术都极尽鄙视。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尚书 五子之歌》

裴松之甚至表示,即使袁术“恭俭节用”,也难逃死于非命的下场。

袁术无豪芒之功,纤芥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虽复恭俭节用,而犹必覆亡不暇。–裴松之

可见命运馈赠的礼物,冥冥中自有其价码;凭运气获得的资产,终究也会凭实力而丢掉。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82840418652176929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