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完人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画像

王守仁从小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显赫家庭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据说他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神仙,在万众瞩目中身披紫霞圣衣,脚踏五彩祥云自云端而下,把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送到了自己的怀中,他的祖母很紧张,从梦中惊醒,这时旁边传来隔壁房间儿媳妇分娩的消息。他的爷爷根据这个梦就给他起名王云。

但是王守仁一直到五岁还不会讲话,有一位得道高僧路过他的家门看到他之后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其改名为王守仁。改完名字之后他居然就能讲话了。

王守仁青少年时期很是叛逆,父亲王华作为传统家庭的长辈希望他能按照自己为孩子规划的道路,熟读圣贤之书考取功名。毕竟老子作为状元儿子总不能考不上功名呀。但是他却不以为然,他曾几次落榜,状元父亲安慰他,他却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大明第一完人 王守仁

王守仁诗碑

在他到南昌与妻子成亲返回家乡之后,他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竟然下定决心“格竹”,结果就跑到自家后院中,坐在竹子面前一动不动。整整坐了七天七夜,不仅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居然还病倒了。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守仁格竹”,由此,他也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正德十一年(1517)八月,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南下剿匪,当时南中地带匪患盗贼层出不穷,一直是朝廷的隐患。王守仁在接任之后就立即奔赴,他用兵向来“诡异,独断”,到任之后,他先揪出官服中盗匪的耳目,但并没有惩罚他们,二十让这些耳目侦探盗匪的信息。接着根据各个帮派匪患的特点,用兵如神出其不意,一一击破。并在剿匪期间,他说出来那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名言。之后的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叛乱,也是王阳明用计击败了他。

王守仁酷爱讲学,他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他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在日本朝鲜等国的影响要比在中国的影响大。1905年,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返回家乡,他在众人的一片夸赞声中拿出自己的腰牌,上面只写了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至此,大明一代完人落幕。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77625066762977805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