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我国古代的统治者不看重航海事业发展,所以直到清朝海军仍不受重视。所以,在数千年封建史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郑和下西洋”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段可被外界称之为“海洋霸主”的时期,郑和在28年的时间里先后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将大明的国威宣扬到三十多个海外国家。

可惜,这种壮举就像是昙花一现一样,从这以后中国再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就在郑和船队第七次完成了使命之后,这一系列航海档案也被当局销毁。

那么,郑和的宝船及那些领先世界的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呢?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呢?

档案都是写在纸上或书简上的文字,所以销毁起来十分容易。然而,郑和船队的远洋船起码有上千艘,这么多大型船只的销毁,总不至于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吧?

可怪就怪在这里,史料中我们根本无法找到相关的记载。

在《客座赘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郑和船队远洋船的规格和大小:“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通计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水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瀛涯胜览》是郑和船队随船翻译所著的作品,这里面亦给出了相同的数据,由此可见这组信息可信度极高。

将当时的度量衡折算成现在的公制,郑和宝船的长度约为150公尺,宽约61公尺,排水量在两万吨以上。即便是现在,能达到这个标准的船只也不多。宝船的主桅高度超过了72米,堪比一栋大厦。这一组数据,让人不由得对船只的材质产生质疑。如果说打造远洋船的主材料是木质,那么,这等规模的巨轮是如何承受住海上风浪的?它的动力来源只是风帆吗?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从《崇明县志》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这艘宝船由于体积过大,吃水量太深,连停泊都成问题,甚至无法驶入长江。倘若能掌握这样的造船技术,那么,我国古代的航海业无疑会笑傲世界。

就像郑和所说的那样:“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一旦这种领先优势被其他国家夺走,那么,中国便会陷入外患。这句话是相当有远见卓识的,发生在晚清的北洋海战就是最好的反证。由此可见,早在郑和时代,时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航海事业的重要性。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但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当局竟否定了七下西洋,甚至,将此前的成果全部破坏呢?

《王赓武自选集》的作者认为,明朝之所以停止下西洋,是因为当局认为明朝的国力强盛,已经失去了继续远洋的必要。因为,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都是远逊于中国的弱小国家,他们不可能对中国造成威胁。

这一点,在《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著作中亦有提及。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统治者犯了和清朝皇帝一样骄傲自大的毛病,他们的目光仅局限于当下,并没有考虑到海外诸国亦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强。

我国航海史研究会则总结了另一个原因,该研究会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明朝统治者认为下西洋的开销巨大,且收效完全不值一晒,所以才终止这一壮举。永乐年间,朝廷打造两千艘远洋船,每艘船花费的银两在五千上下。这还只是造船所耗的费用,为了扬威,当时每艘船上还装载了大量华而不实的装饰物,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宪宗时期,有朝臣刘大夏指出:“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这位谏臣,显然没有看到隐藏在航海事业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只看见了短期的蝇头小利,所以他甘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也要阻止宪宗“重蹈覆辙”。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而刘大夏,正是销毁了郑和航海档案的罪魁祸首。

然而,仔细读文献我们不难发现,郑和下西洋之前国内尚无成套的航海理论,七下西洋完全是从无到有的探索。所以,只要统治者想要发展航海业,就算刘大夏销毁了那些资料也无伤大雅。

那么,刘大夏为何还要执意销毁所有航海档案呢?

原因只有一个,刘大夏的初衷根本没有那么大义凛然,他考虑到的并不是“国家的利益”,而是“自身的利益”。

在明朝前中期,文官集团无疑是明朝资本家的利益代言人,所以他们自然会掐断所有外贸活动,从内部贸易中瓜分利益。在刘大夏之前,朝廷曾出台了“胡椒代发薪俸”等政策,这显然已触及到文官集团的既得利益。

不过,明宪宗对这些一无所知,他甚至对“番舶始集,诸货宝南北巨输,此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也缺乏了解,正因为他想要了解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所以他才会考虑阅读那些航海资料,并效仿明成祖再次进行一番远洋冒险。

所以,刘大夏甘愿用自己的脑袋当赌注,也要蒙蔽明宪宗的眼睛,不让他看到隐藏在航海事业背后的真相。文臣集团的诱导,使大明海禁如期而至,后又引发了一系列恶性循环。海禁的政策虽然出台了,但文官集团根本不会认真执行,他们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顺便从海上走私中牟利。

以至于,到了嘉靖年间,海上走私的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海上贸易的发展前景如此巨大,而国家的政策又不严格,所以参与走私的人越来越多。在陆地贸易线上,往往会有山贼铤而走险,海上也不例外。于是乎,一群以劫掠走私为利益来源的海盗迅速崛起,他们在打劫商船之余,还会劫掠沿海的百姓。

有不少学者觉得,明朝中期之所以涌现了大量海盗,就是因为海禁的实行,实则不然。若海禁实行到位,走私现象将被有效地扼制住,没有了生意的海盗哪有发展空间呢?在为了针对海盗而增强海禁的政策出台以前,海禁只是一纸空文,根本没有什么约束力,所以海盗才会越来越多。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海澄县志》里说的已经非常明白了,当时有不少富商靠走私生意一夜暴富,打造了不少远洋船。正因他们在海上获取的利益让人眼红,所以才“诱寇内讧,有司法绳不能止”。

海盗的出现,让繁荣的走私贸易受到了巨大损害。因此,既得利益蒙受损失的文官集团也想治理海患。先前他们既不废除没有实际意义的海禁,又不增强海禁,就是因为有了海禁朝廷便不会向进行海上贸易的走私者收税,他们可以从中渔利。

不过,在海盗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这笔买卖就变得不再划算了。为了尽可能地保住利润,他们不得不借助朝廷的力量剿灭海盗。不过,这样势必会让朝廷涉入对海上贸易的控制管理中。

因此,文官集团首先做的并不是对付海盗,而是让海上贸易变得合法。至于该如何继续从中牟利,则凭借文官集团的影响力将海上税收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隆庆开关”。

很多史学爱好者对“隆庆开关”的褒扬过分夸张,认为它就像是明朝海上贸易繁荣与否的分界线,实则不然。海上贸易在此之前就已存在,而且也相当繁荣,否则也不会引来海盗的觊觎了。海上贸易线是需商人们长期运营才能打通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隆庆开关”的唯一意义就是让走私商变成了合法商,从此开始向朝廷缴纳一定税金,仅此而已。

郑和远洋船,它们最后去了哪里?是被废弃了,还是被销毁了?

不知不觉讲了这么多,从郑和七下西洋扯到“隆庆开关”,但这并不算偏题,因为从明朝航海事业的发展上我们就能看出,不论是郑和的功绩遭到否定还是后来的海上走私、海禁政策、贸易合法化,都是文官集团下的一大盘棋而已。

推动了这一切的,绝不是什么守旧的儒学思想,亦或是某个大臣的个人原因,而是永恒的利益。只可惜,明成祖和郑和用了二十多年时间创造的海上奇迹,就这样成了既得利益者的牺牲品,遭到了否定和质疑。

更可怕的是,上位者对航海事业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清朝末期那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海战的失败,最终以船坚炮利突破国门的侵略者惊讶地发现,那个曾七度向世界耀武扬威的海上强国早已名存实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64248179340575243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