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官居丞相,却因买盔甲而死,为何古代私藏盔甲这么严重?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早年以细柳营治军闻名,后来又以汉军主帅身份成功平定“七国之乱”,他也因此凭借功勋出任丞相,从而实现了古代军人出将入相的最高人生目标。然而就是周亚夫这样一位功勋卓著,位居极品的人物,却在晚年时因买盔甲打算用作陪葬品而被朝廷认定谋反。最终周亚夫在狱中绝食自尽,含冤离世。那么问题来了,以周亚夫的身份地位,为什么买些盔甲、盾牌做陪葬品都不被允许呢?古代私藏盔甲性质到底有多严重?

许多人认为,武器、战马这些装备能直接提升战斗属性。而盔甲、盾牌虽然能在战场上给将士们增加防御力,但却牺牲了灵活性,作用相对要小一些。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大将许褚就嫌盔甲穿着碍事,在单挑马超的时候直接卸甲上场。那么盔甲的作用真的是一增一减吗?其实不然。

古代一副盔甲重达数十斤,穿在身上确实会造成行动不便。所以古人在行军的时候都是轻装而行,要是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穿着盔甲到处溜达,那还没等遇上敌人,自己就已精疲力尽了。所以只有两军对阵准备开打的时候,大家才会将盔甲穿上,这时有没有盔甲区别就很大了。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带着三千多重甲骑兵(玄甲军)向窦建德大本营发起冲锋,硬是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打得落荒而逃。假如当时李世民的军队是轻骑兵,那三千多人冲进对方十万人的军阵中无疑就是以卵击石了。

还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清朝的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他早年丧父,家里留下的唯一遗产就是十三副盔甲。结果努尔哈赤凭着这点家当开始创业,经过数十年打拼,竟从一个穷小子逆袭成为清王朝的奠基人。清史中提及努尔哈赤的创业经历时,总是再三强调“遗甲起兵”这件事,由此可见盔甲的重要性。

由于盔甲、盾牌都是非常重要的战备物资,所以历朝历代都将其严格管控起来,禁止人们私藏。比如元朝就规定:“诸私藏甲全副者,处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下堪穿系御敌者,笞三十七。”而民间也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说法。

盔甲在战场上很重要,但在平日里却没用武之地。刀枪剑戟还能用于防身或打猎,而盔甲又能干什么呢?民间打群架要是穿着盔甲出门,打赢了追不上人,打输了又跑不掉,实用性极差。而且盔甲制作成本极高,平日里还要费不少钱维护,正常人家谁会没事私藏这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呢?

因此,周亚夫买盔甲受到皇帝怀疑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一次性采购甲盾五百副,都足够装备一支小型军队了。要知道李世民发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时,他所带的兵力也只有区区数百人。

虽然周亚夫在面对廷尉审讯时说道:“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可廷尉回答道:“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许多人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感觉廷尉咄咄逼人。可反过来想,周亚夫要是买几副盔甲盾牌作陪葬品是可以理解的,但买五百副作陪葬品这数额就太过巨大了。要是连这种事情皇帝都不闻不问,那这个皇位就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951759494410142246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